買600一雙的鞋子,就能防止學生攀比?這讓窮家長情何以堪!

伊印 2024-05-09 18:29:05

看到網絡上有一個調查問卷,這個問卷的主旨倒是蠻好的,爲了防止學生攀比,這樣的形式放在教育實踐中,是比較有現實意義的。然而這件事中,有一個角度,卻被太多人忽略了。

當然,就像後來當地回複告知大家的一樣,這只是一份問卷,並不是最後的定調,所以也算是提前給家長看一眼而已,他們需要的是采集數據。

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可能不知道賺錢的辛苦,但看得到同學的衣著打扮,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攀比不是一個缺點,這只是人性正常的反應,所以家長和老師也不應該用這一點去否定一個學生,從教育的意義來看,幫助學生改變自己的想法,才是更爲關鍵的。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

而學校,恰恰是這樣一個起到教育功能的場所,那麽,學校教師理應做好教書育人的事。給孩子們買600塊的鞋子,花費的這筆錢,還得從家長身上支取。那麽,這是不是將教育責任轉移了?這又讓窮家長情何以堪?

即便這只是一個問卷,能被曝光出來,引起不少的討論,也應該引起我們重視,足以說明有的家長不夠認同。一雙600塊的鞋子,說實話真的不算便宜,即便是商場的品牌鞋,也不一定雙雙這麽貴。

然而,就爲了要防止學生攀比,學校擬統一爲孩子們購買600塊一雙的鞋子,這樣的事情真的算得上是對學生的幫助嗎?對學生來說或許是,因爲600塊的鞋子會讓他們覺得不廉價,而且和同學穿的一樣,也沒有別的討論。

可事實呢?600元並不算小數目,對很多家長而言,他們不一定舍得花費60元買一雙鞋子,就連購買60元一雙的鞋子,有的家長都會心疼得不行,但恰恰是這部分家長,他們可能會願意爲了孩子付出一切,哪怕讓自己過得更拮據辛苦。

這是父母沉甸甸的愛,但不應該被如此釋放到這些與學習無關緊要的地方,如果600塊是購買教材或者讓學生遊學增長見識,那麽這筆錢不會被很多人非議,畢竟行萬裏路和讀萬卷書,都同樣重要。

鞋子是日常消耗品,一雙600塊的鞋子就能保證穿好幾年都不會壞嗎?從使用的實用效果來說,一雙鞋子花費三位數,對很多不富裕的家庭來說都是沒那麽必要的。畢竟花錢花在刀刃上,才是更實際的用途。

既然初心是爲了防止學生攀比,那麽對于學生所穿著的鞋子,也不應該強調具體的金額,如果是60元一雙的鞋子,可能大部分家長還會接受,畢竟誰不願意爲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東西?

其次,從統一采購這一角度而言,采購方應該是有價格協商的條件的,畢竟批發客戶和零售客戶是不同的,那麽售價也會有所差別。

如果一雙鞋子批發價60塊,大家能夠理解,但若一雙鞋子的批發價是五六百塊,確實也不應該是學生去使用的,由奢入儉難,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這一個階段,還是應該以讀書爲重。

想要消除學生的攀比心理,實在是不複雜,畢竟很多學校都想到了統一服飾的辦法,只是若這些統一的服飾鞋子價格能夠再實惠一些,物美價廉的前提下,難道還會有家長提出反對意見嗎?

0 阅读:2

伊印

簡介:去看這個世界,或讓世界來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