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1944》的“漢語美學”,放棄母語說中文,人人都是哲學家

花煜寒 2024-05-09 14:50:17

在最新兩集《哈爾濱一九四四》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幾乎所有人都在變得越來越像“哲學家”。

面對注定會到來的失敗,面對一定會迎來的勝利,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都在爲自己的將來做著打算。

無論是重新出山的潘越,還是整天將忠誠挂在嘴邊的淺野大吾,甚至是去而複返的甯勵,他們不僅在演技上暗自較勁,更是宛如口吐蓮花般妙語連珠。

雖然宋卓武這場火車上竊取機密情報的大戲看得我一頭霧水,雖然無論從選擇火車運送情報的原因,還是冒充餐車服務員的換裝意義,都在邏輯上出現了巨大硬傷。

但好在有像潘越這樣一個近乎瘋癫的人物,在事發之後用他那富貴險中求式的演技,巧妙掩蓋了前面一系列的不可能與無法理解。

但作爲看似潘越靠山的淺野大吾,卻在他賣力演出的同時,藏在他背後悄悄捅了他一刀。

作爲一名滿嘴忠誠並對屬于極爲嚴厲的帝國軍人,我很想象淺野大吾這樣一個角色,爲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居然用一份僞造的電報逼迫長官做出某種決定。

當他的目的達成後,他居然還能在車上恬不知恥的跟下屬說“那些手中握有研究成果的人,無論這場戰爭結局如何,他們永遠都有退路”。

多麽精辟的一段審時度勢,多麽有遠見的退路謀劃,淺野這個看似被宋卓文牽著鼻子走的人,實際上比任何一個人都要聰明與厲害。

也許是到了最後的緊要關頭,也許是再不挑明一切將不再有機會展開大結局時的對決。

金慶元這個關雪真實的盟友或朋友,原來在將常嬸安排離開時,便已經在爲他與關雪的將來做著打算。

而他那句“眼前這幾個,哪個該留下,哪個該帶走,哪個該除掉”,幾乎將他這個類似于關雪智囊的角色,在無形中發揮到了極致,原來他才是那個最可怕的人,那個被所有人都忽略的人。

雖說甯勵不僅去而複返還專門找上潘越,想跟他做戰略聯盟這事多少有些“無厘頭”。

但幾乎可以說是整部劇中面部表情管理最到位的兩個男人,確實在演技這方面從來沒有人讓失望過。

而原本這個有些歇斯底裏的甯勵,甚至在潘越面前說出了“淺野大吾只能給你退出,而我卻能給你出路”這樣一個讓他無法拒絕的理由與條件。

面對這樣的條件與誘惑,或許潘越並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那般聰明。

當他在淺野大吾面的囂張已經引起原田不滿後,當他還在對自己的態度過分而不自知時。

在淺野大吾來看“失敗對于自己和原田來說,只是會失去前途,而對于潘越來說卻是連退路都會一並失去”。

無論是前途、退路或出路,無論是留下、帶走或除掉,都讓我看到了《哈爾濱一九四四》之前從未展現出來的一面,這是帶有“漢語美學”的一面。

這種語言或文字上的精雕細刻,不僅讓原本邏輯混亂的劇情有了不一樣的美感,更讓這些只能通過演技證明自己的演員瞬間有了靈魂。

這是一種通常只會出現在哲學家口中的文學邏輯,一種不適合在鍋爐房中念出來的優美辭藻。

可這些詞彙就這般隨意的出現在這些配角口中,甚至了爲精准表達這些詞彙的意思,淺野大吾都放棄了自己的母語改說中文。

也許只有顔色單一的字幕不足以讓我注意到這些詞彙,也許只有人物用富有感情的語氣,加上意味深長的表現,才能充分准確表達這些詞彙背後的深意。

可即便是如此,當今天的潘越與昨天的潘越判若兩人時,當潘越的表現已經有了超越福爾摩斯的趨勢時。

作爲觀衆的你,真能像我一樣只去細品劇中那些所謂的“漢語美學”,而將所有邏輯上的問題徹底忽視嗎?

關于《哈爾濱一九四四》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裏,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還請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0 阅读:18

花煜寒

簡介:一起品百味人生,百味情感 劇評 影評 書評 動漫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