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醫小茵|今日立夏

中國軍網 2024-05-05 08:50:20

2024年5月5日

我們迎來立夏節氣

畢業聯考在即

戰友們全力以赴的同時

也要注意避免産生訓練傷

不僅在軍營裏

隨著氣溫升高

不少朋友會選擇親近自然的戶外運動

活動增多不免增加了受傷的風險

今天跟隨小茵

一起了解如何預防腳踝扭傷吧!

一、什麽是踝關節扭傷呢?

通俗來講,踝關節扭傷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崴腳”。從專業角度來看,踝關節扭傷是指在下台階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時,踝關節位于跖屈位,此時若遭受暴力,導致踝關節過度內翻或外翻,則會使踝關節周圍韌帶受到過度牽拉而超過正常活動度[4],從而導致周圍關節和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發生牽拉或撕裂傷。[2]

根據損傷的部位不同,我們可以將踝關節損傷分爲以下三類。

踝關節外側扭傷

踝關節內翻旋後造成踝關節外側的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和距腓後韌帶等出現損傷。這種損傷是最常見的踝關節損傷。[1]

踝關節內側扭傷

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相對薄弱容易受到損傷,而踝關節內側副韌帶較粗,損傷相對少見,僅占踝關節扭傷的5%~10%。內側的扭傷主要是由于踝關節過度外翻或前旋時導致內側的三角韌帶或複合體損傷。

下胫腓聯合扭傷

又稱高位踝關節扭傷,是踝關節背伸或外翻時下胫腓聯合受到的損傷。下胫腓聯合扭傷可單獨發生,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是與踝關節其他類型的損傷同時發生。因爲該損傷本身的複雜性導致其很容易被遺漏或者不恰當診治,進而導致踝關節不穩定、長期慢性疼痛和創傷性骨關節炎等並發症[3]。

二、踝關節扭傷分期和臨床症狀

了解扭傷的分期對于後續的治療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5]

早期[4]:

一般在踝關節扭傷48小時以內,表現爲踝關節及附近區域劇烈疼痛和活動受限,並伴有或輕或重(主要與損傷程度相關)的腫脹和皮膚淤青,同時觸摸會感覺局部皮膚“發燙”。

中期:

一般在扭傷後3天~2周之間,踝關節的疼痛、腫脹和皮膚淤青都逐漸減輕,但是活動踝關節仍會覺得疼痛難以行走。

後期:

一般是扭傷2周以後,疼痛逐漸減輕至沒有,腫脹和淤青基本消失,踝關節活動度基本恢複,但是一部分患者此時仍會覺得局部疼痛以及關節不穩定,容易反複扭傷、腫脹。

三、急性期的急救措施

在劇烈運動,或者不小心絆倒造成踝關節扭傷時,一定要及時休息,並采取相應措施,處理的時期越早,預後越好,恢複越好。所以一旦發生損傷不要掉以輕心,要盡早處理,牢記“PEACE”小技巧。

保護(Protection)

停止或限制運動1~3天,以減少出血,防止受傷肌纖維的腫脹,並減少損傷加重的風險。但也不能長時間休息,長時間的休息會使組織力量和性能下降。可依靠疼痛信號來移除保護器械,並逐步恢複運動。

擡高(Elevation)

就是擡高患肢,盡量使腳踝高于心髒的水平。我們可以坐下或躺下,使用腳凳或枕頭擡高腳踝。這樣有助于血液循環,達到消腫的目的。

避免使用抗炎藥物

(Avoid anti-inflammatory modalities)

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對于組織再生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對于炎症,也不建議一味地控制。所以使用抗炎藥物可能對組織的長期愈合有害。

加壓(Compression)

可使用彈力繃帶或是長毛巾,向心加壓包紮腳踝。將繃帶纏繞在腳踝和腳上,並用醫用膠帶固定,保持包裹幹燥直到腫脹消退。注意包裹不要太松和太緊,感覺舒適爲宜。還可以使用上翻或上拉式繃帶,它們可確保均勻施加壓力而不會影響腳部血液的循環。加壓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局部出血並減輕水腫。

教育(Education)

醫護人員也要對患者做好全面正確的宣教。良好的健康教育和負荷指導將有助于避免過度治療,過度治療會增加藥物注射或手術的風險,以及由于失能補償而增加的醫療成本。

四、慢性期的康複

踝關節損傷並不是短期就能迅速恢複的,需要“LOVE”我們的身體,堅持康複。

適當鍛煉運動(Load)

積極地運動和鍛煉,有益于大多數肌肉骨骼疾病患者。我們在康複期間應盡早地增加機械應力,在症狀允許的情況下盡快地恢複正常活動。慢性期給予機械刺激和適當負重(不産生疼痛情況下),可以促進組織複原,加快機體肌腱和韌帶的修複。

保持樂觀心態(Optimism)

大量的研究事實表明,人的心理狀態,心理暗示都在傷後的恢複扮演著關鍵角色。恐懼、抑郁等負面心理,可能會影響機體恢複。患者的悲觀預期也與結果和較差的預後有關,在實際情況下,醫護人員可以通過鼓勵病患保持樂觀來提高康複的可能性。

促進身體恢複(Vascularisation)

包括有氧運動在內的身體活動是肌肉骨骼損傷管理的基石。無痛的有氧運動應在受傷幾天後就開始,以提高動力,增加受傷結構處的血流量。早期的動員和有氧運動可以改善肌肉骨骼疾病患者的功能、工作狀態,減少患者對止痛藥的需求。

活動有益健康(Exercise)

有大量的證據表明活動可以治療踝關節扭傷並減少複發性損傷的概率。活動有助于損傷後早期運動能力、力量和本體感覺的恢複。但要注意避免疼痛,我們應以疼痛信號作爲運動量的指導,確保在慢性期中得到最佳修複。

希望戰友們在辛苦訓練的同時

要及時關注自己踝關節的穩定性

確保訓練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胡德鑫,徐玥,王沈濤,王麗娜,倪國新.《踝關節穩定和運動協調障礙:踝關節外側韌帶扭傷2021版》臨床實踐指南解讀[J].足踝外科電子雜志,2021,8(04):1-6+17+73.

[2]胥少汀,葛寶豐,盧世壁主編.實用骨科學上第4版修訂本[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060).

[3]孫正濤,孫海钰,陳斌,張宇,李碩.下胫腓聯合損傷的診治進展[J].實用骨科雜志,2019,25(06):537-541.

[4]吳孟超,吳在德,吳肇漢主審;陳孝平,汪建平,趙繼宗主編;秦新裕,劉玉村,張英澤,孫穎浩,李宗芳副主編.外科學 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5]徐禮才.踝關節扭傷不同階段的康複治療與訓練[J].按摩與康複醫學,2020,11(09):20-21+24.

空軍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團委

軍醫小茵工作室

指導老師

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骨科(關節外科)張弘韬 主治醫師

空軍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教學實驗中心

蒲雪茵 助教

策劃 張城恺 王 杭 趙昱舜

文字 李一琛 梁紫京

漫畫 晏銘瑤 郭一琳

解放軍報微信發布

編輯:劉妍

編審:張華婧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