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熱議最高法工作報告之一:做實爲大局服務,以能動司法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人民法院報 2024-03-09 16:05:57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作最高法工作報告。萬人大會堂裏,不時響起陣陣掌聲。

“司法助力企業走出困境,有政策、有空間,攜起手,更有作爲!”當掌聲再次響起時,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康橋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張巧良和大家一樣,發自內心地感到振奮。2023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張巧良提交了關于提振民營經濟信心的建議,如今在最高法工作報告裏有了積極回應和推動,他倍感欣慰。

和張巧良一樣,很多代表細數了最高法工作報告裏人民法院“做實爲大局服務,以能動司法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亮點和成效,感受到了過去一年人民法院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落實統籌發展和安全要求,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邁出的堅實步履。

舉穩人民群衆“平安傘”

過去一年,人民法院出重拳、敢亮劍,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公共安全治理,在反腐敗鬥爭中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展示法治之力,築牢平安之基。

黑惡不除,則民不安,國不甯。最高法工作報告指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堅持“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新鄉市糖業煙酒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買世蕊明顯感覺到,人民法院持續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走深走實,爲全社會營造了公平正義、安全穩定的環境。“這體現了人民法院依法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爲”。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廣南縣蓮城鎮北甯中心學校落松地小學高級教師農加貴關注下一代的成長,對孩子們陷入電信網絡詐騙尤爲心痛。有感于最高法工作報告裏披露的一組數據“審結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1萬件6.4萬人,同比增長48.4%”(件數,下同),在感歎法院辛勤付出的同時,他建議全社會持續關注懲治電信網絡詐騙和涉網絡貸款等典型案例,進一步提高反詐意識。

同樣關注在校學生權益的全國人大代表、河北齊心律師事務所主任齊秀敏調研後發現,在校大學生往往涉世未深、法律意識薄弱,容易經受不住蠅頭小利的誘惑,滑向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的深淵。而幫信罪等輕罪案件數量和比重的上升,還會造成司法資源的失衡與浪費。

最高法工作報告裏談到,對受蠱惑出售出租“兩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淪爲電詐“工具人”的在校及剛畢業學生等依法從寬處理,這令齊秀敏眼前一亮。“如今,深化治理幫信罪,適度提高幫信罪的追訴門檻、設置幫信罪的出罪標准,已經條件成熟,正當其時。”齊秀敏這樣建議。

“審結涉黑惡犯罪案件1855件11191人,同比增長5.1%”“審結貪汙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2.4萬件2.7萬人,同比增長19.9%”……“這些‘撸起袖子加油幹’出來的數據,就是一份人民滿意的成績單,答卷上演繹著‘能動’,寫滿了平安。”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四四七廠)防務事業部502車間數控車工劉彥冰如是說。

當好民營企業“老娘舅”

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環境,以審判工作現代化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職責使命。

最高法工作報告顯示:“制定優化法治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7條意見,把依法平等保護原則融入司法政策、落到個案辦理,以法治的確定性助力提信心、穩預期、促發展。”代表們一致認爲,該舉措堪稱去年法院工作的一大亮點。

作爲一位民營企業家,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會長、國衆聯集團董事長黃西勤一直非常關注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話題,她已經連續兩年提交了具體的建議。

“建議將相關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的政策上升爲法律,從法律層面進一步保障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提振發展信心。”張巧良說。

黃西勤還有更深度的思考,她建議出台關于維護涉案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司法處理實施細則,爲審慎采取強制措施和加大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司法保護力度提供制度依據;同時建議加快出台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法。

與最高法工作報告裏“推動清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執行到位金額187.8億元”暖心數據相映襯的是,代表們發現,在全國各地,人民法院助企、護企、暖企蔚然成風。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華能濟南黃台發電有限公司汽機隊副主任栾俊感受到了山東法院保護民營企業的努力,出台辦理破産、解決商業糾紛等12項改革措施,“不論國有民營、內資外資、大中小微企業,一律平等對待、一視同仁,讓企業家敢闖敢幹、安心經營”。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汽研發總院試制部高級技師、首席技能大師楊永修告訴記者,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服務經營主體提振市場信心十項措施”,切實提升經營主體的司法滿意度和獲得感。

司法的濃濃暖意,也洋溢在了最高法工作報告的字裏行間。

司法當好民營企業“老娘舅”!——聽完最高法工作報告,很多代表仍在反複品味這句表述,“很親切,也很感動。”“最高法工作報告越來越接地氣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泰安市泰山玻璃纖維有限公司設備動力部部長溫廣勇對這個表述頗爲認同,他以曾經的調研經曆舉例說,人民法院開展拖欠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賬款案件專項執行行動,企業信用修複專項行動等,力解中小企業急難,讓一大批企業重拾信心。

怎樣當好民營企業“老娘舅”?最高法工作報告給出的“真厚愛真嚴管”答案,引發代表們的強烈共鳴,大家紛紛建言獻策。

“以‘嚴父慈母’般的關愛,厚待民營企業。在執法、司法、法宣等各層面全時空推進落地見效,提振市場信心和活力,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北京達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高子程滿懷期待。

高子程表示,最重要的是,要通過立法解決執法、司法難題,促進實現立法初衷,把能動司法體現在所有的司法環節和每一個司法裁判當中,避免機械司法,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如何能動司法?高子程連打了幾個比方——

“比如統一司法標准”“比如依法懲治侵害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擾亂民營企業正常運營等違法犯罪問題”“又比如依法糾正涉産權和企業家權益的冤錯案件、發布典型案例,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提振市場活力,促進經濟發展”。

“繼續推動清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多舉措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張巧良說。

“積極探索涉案企業合規改革中的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適用、分案處理、律師介入、訴源治理等難點問題。”全國人大代表、甯夏回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法學研究所所長李保平呼籲。

做優營商環境“大文章”

在形成良好營商環境的多重因素中,法治毫無疑問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過去一年,人民法院積極主動發揮審判職能,切實做到講政治、顧大局,通過法治環境之“善”促進營商環境之“優”。

破産審判是驅動營商環境優化的關鍵變量。最高法工作報告顯示,破産審判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審結破産案件2.9萬件,同比增長68.8%,力促‘僵屍企業’及時出清,涉及債權2.3萬億元”。

“個人可破産、可重整,更可再創業!”對于最高法工作報告中提及的我國境內首宗個人破産案審結執結,長期關注破産審判的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江蘇新高的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薛濟民評價說,“該案爲實施個人破産立法積累了司法經驗,提供了經驗樣本。”

薛濟民回憶說,2020年5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個人破産立法”。他認爲,加快完善我國個人破産法律制度,爲陷入嚴重財務困境但誠實守信的個人提供債務重組機會,促進債務人繼續創業創新,有利于推進現代社會文明與法律文明,推動經濟發展。

保護生態環境,也是優化營商環境。最高法工作報告的一組數據令人欣慰,“審結環境資源案件23.2萬件,同比下降5.8%,其中涉環境汙染案件5386件,同比下降11.5%,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人民法院以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自覺,推動形成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許慶民結合其在環境監測一線的工作經曆,深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越來越受重視,對人民法院在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表示欽佩。

助力加強金融法治建設、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服務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最高法工作報告裏的這些舉措,同樣記錄了人民法院做實爲大局服務,以能動司法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前行印迹,也都受到代表關注和引發熱議。

談到助力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全國人大代表、河北金融學院校長楊偉坤給出具體的建議:“繼續深挖司法裁判背後的金融治理問題,密切與金融監管部門協作,著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關于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發出明確的倡議,“激發創新活力,發展新質生産力。”

圍繞服務區域協調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破産管理人協會會長、浩天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會議主席朱征夫述說著自己的藍圖:“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世界級企業重整中心,在大灣區‘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說起服務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雲南衆濟律師事務所主任萬立有著深深的期許:“加大涉外法治人才隊伍培養力度。”

……

聆聽完最高法工作報告,萬立和代表們步出人民大會堂。迎著北京初春的陽光,他不無感慨地說:“人民法院在維護社會穩定、護航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得非常紮實、到位,體現了高要求、高水平、高成效,我爲法院工作點個贊。”

來源:人民法院報

記者:郭士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