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劉備能夠三分天下,有兩個人的貢獻比關羽大!你猜《隆中對》中諸葛亮給了劉備什麽東西

姜子說書 2024-05-10 19:39:58

三國演義:劉備能夠三分天下,有兩個人的貢獻比關羽大!你猜《隆中對》中諸葛亮給了劉備什麽東西?

文/姜子說書

問大家一個問題:男人想要創業成功,最重要的是什麽?《天下無賊》的電影裏,演員葛優飾演的那個比強盜更要技術性的大盜,說了一句很經典的對白:“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麽?人才!”

答案真的是人才嗎?人才兩個字又意味著什麽呢?盜和賊真的是一回事嗎?

其實,人類社會從古至今最重要的都是種子與地。種子是信念,是智慧,而土地則是創業資本和立足之地。

再者,葛優飾演的是盜,從事的是小偷小摸的行爲,而賊的本意是聚衆鬧事,破壞原世界的既定秩序,是破壞規則者,曹操是傳統意義上的賊,世稱曹賊,劉備也可以算作造勢舉兵的賊。

《三國演義》故事裏,劉備說他是皇族後裔,以皇叔自居,但他卻空有建功立業的信念,卻是個落魄的孤家寡人。

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歎耳。”

此時的劉備,需要的是出力的人才,更需要出錢的人才,而張飛就是那個自帶幹糧還奉獻全部家資的投資型人才。換句話說,關羽雖然被後世奉爲各種祖師爺,威望聲名遠超張飛,但貢獻真的沒有張飛這個“三國及時雨”大。

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才見公看榜而歎,故此相問。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三國演義》故事裏,劉備創業,可謂是“無中生有”,僅僅用著“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口號,就當了桃園三結義的老大,中山大商張世平和蘇雙也主動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镔鐵一千斤,以資器用。

《三國演義》故事裏,張飛不但粗中有細,而且頗有創業頭腦,他資助劉備起事,也不止這一次,出錢又出力,還全程出人替劉備賣命,當真是劉備的貴人。

《三國演義》故事裏,劉備的另一個貴人,自然是諸葛亮了。相信大部分人都跟關羽和張飛一樣,不理解爲啥諸葛亮就因爲一番交談就被劉備器重。關羽和丈夫不服氣,是因爲他們不理解《隆中對》對于劉備意味著什麽?僅僅是出謀劃策四個字這麽簡單嗎?

普通人在商場上創業需要起始資本,那劉備這樣的人在戰場上創業除了原始資本積累,還需要什麽呢?當然是立足之地。而諸葛亮大手一揮,直接給劉玄德劃了一塊“應許之地”。這就是“定三分隆中決策”的威力所在。

指謂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爲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三國演義》故事裏,劉備聽見諸葛亮指著荊州和益州兩塊地對他說:“這是你的!”這對于沒有尺寸之地的劉備來說,該是多大的驚喜呀?諸葛亮哪裏是給他出謀劃策的人才,簡直是上帝嘛!諸葛亮還給他找好了奪漢室宗親土地的理由,玄德聞言,頓首拜謝。

玄德聞言,避席拱手謝曰:“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但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備安忍奪之?”孔明曰:“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後必歸將軍。”

再看劉備是怎麽說服諸葛亮收下禮物,出山幫他出謀劃策打天下的呢?禮物只是心意,救困扶危才是正當理由,換句話說,諸葛亮、張飛、關羽等人,都是爲了自己“拯救蒼山,幹一番大事業的信念”而傾盡所有,而非是爲劉備一人賣命。

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濕。孔明見其意甚誠,乃曰:“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玄德大喜,遂命關、張入,拜獻金麻禮物。孔明固辭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賢之禮,但表劉備寸心耳。”孔明方受。

爲啥有志者多起于阡陌?若是二代,作爲守業者,大抵功勞都大不過父母,只有創業的一代們,可以靠著自己的信念,可以借助兄弟和對象的資源,揚名立萬,闖出一片天來!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三國演義》、《隆中對》、《天下無賊》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