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丨劃重點!2024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信息通信業

锵锵通信 2024-03-06 14:47:05

信息通信業作爲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行業,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2024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哪些信息通信業重點需要關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01

爲信息通信業劃重點

過去一年亮點回顧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我國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傳統産業加快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産業蓬勃發展,未來産業有序布局,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一批重大産業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第四代核電機組等高端裝備研制取得長足進展,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8.6%。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持續提升。

依靠創新引領産業升級。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全面部署推進新型工業化。出台穩定工業經濟運行、支持先進制造業舉措,提高重點行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推動重點産業鏈高質量發展,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升。數字經濟加快發展,5G用戶普及率超過50%。

全面加強政府建設,大力提升治理效能。推動完善國家安全體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效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平安中國建設取得新進展。

今年發展目標任務

在推動2024年信息通信業發展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區,推動傳統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快發展現代生産性服務業。

積極培育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實施産業創新工程,完善産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産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産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制定未來産業發展規劃,開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創建一批未來産業先導區。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産業投資基金功能。加強重點行業統籌布局和投資引導,防止産能過剩和低水平重複建設。

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積極推進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推進服務業數字化,建設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支持平台企業在促進創新、增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大力推動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要以廣泛深刻的數字變革,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堅持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一體統籌推進,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一體部署實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綜合改革,爲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數字教育。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強化基礎研究系統布局,長期穩定支持一批創新基地、優勢團隊和重點方向,增強原始創新能力。瞄准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産業發展需要,部署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産品等大宗消費。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重點支持科技創新、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加強民生等經濟社會薄弱領域補短板,推進防洪排澇抗災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各類生産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加快實施“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7000億元。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加快國際物流體系建設,打造智慧海關,助力外貿企業降本提效。繼續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准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標准制定,推動解決數據跨境流動等問題。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穩步推進重大項目合作, 實施一批 “小而美”民生項目,積極推動數字、綠色、創新、健康、文旅、減貧等領域合作。

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推動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

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提高網絡、數據等安全保障能力。有效維護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支撐國民經濟循環暢通。

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穩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大力改善農村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加強充電樁、冷鏈物流、寄遞配送設施建設。

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大力優化經濟布局。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打造宜居、智慧、韌性城市。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完善網絡綜合治理,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

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數字政府建設,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爲牽引,提高政務服務水平。

02

政府工作報告極簡版

3月5日,李強總理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要點如下:

一、2023年工作回顧

國內生産總值增長5.2%

糧食産量1.39萬億斤

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

全年新增稅費優惠超過2.2萬億元

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

電動汽車、锂電池、光伏産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

二、今年主要預期目標

國內生産總值增長5%左右

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糧食産量1.3萬億斤以上

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降低2.5%左右

三、今年部分重點工作

財政:赤字率擬按3%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上年增加1.1萬億元

政府投資: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7000億元

特別國債: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未來産業:開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

數字經濟:開展“人工智能+”行動

消費: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産品等大宗消費

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完善商品房相關基礎性制度

就業:要強化促進青年就業政策舉措。分類完善靈活就業服務保障措施

鄉村振興:在全國實施三大主糧生産成本和收入保險政策。加強充電樁、冷鏈物流、寄遞配送設施建設

城鎮化: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解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停車等難題

教育:開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推動學前教育普惠發展

醫保: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准提高30元

社會保障: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准提高20元,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務供給

開放: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准入。提升外籍人員來華工作、學習、旅遊便利度

環保: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相關市場化機制

信息來源:中國政府網、人民日報

0 阅读:11

锵锵通信

簡介:做最新行業發展時評、立足品牌視點微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