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我和冠心病(心肌梗死)支架術後患者朋友一起走阿裏。

胡大一的備忘錄 2024-05-15 04:58:42

原標題:胡大一:我和冠心病(心肌梗死)支架術後患者朋友一起走阿裏,上珠峰大本營。

2022年冬季,我在五指山檀溪小區經一位河南老鄉和朋友介紹,有緣結識了河南登封的另一位老鄉郝先生。他剛滿60歲,辦完退休手續,和夫人一起來五指山養病養老。

他59歲因患急性非ST段擡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在冠狀動脈前降支置入了2個支架。右冠狀動脈遠端還有90%的狹窄。當地醫院建議擇期在右冠狀動脈再放一個支架。

患者在五指山後,由夫人精心照料。醫生與家人都不讓患者運動,尤其右冠狀動脈還有重度狹窄,患者本人也心有余悸,不敢運動。

我見到患者後認真問了症狀,複習了病史。患者並無心絞痛,做心肺運動評估,運動中心率達到150次/分,運動中無心絞痛,心電圖無缺血。因此我明確告訴患者,右冠狀動脈不再需要支架,應盡快開始心髒康複,要循序漸進,恢複運動,逐漸增加有氧運動能力。心肌梗死和支架術後不是“靜養”,而是“動養”。我開始與他及另一位北京過來的支架術後患者一起晨練。每早6點半從居住的檀溪小區,經水墨雨林小區,一直爬坡,到南國夏宮。從南國夏宮下山,轉入翡翠谷,經公園,回到檀溪小區,總共需時90分鍾。

這位患者由開始不敢運動、逐漸慢走到快步健走。運動中患者無不適症狀,而且越走越放心,越走越愉悅。他有時除晨練,晚飯前再走一次。

4個月過去了,患者的體能越來越好。我2023年3月回京前又爲他做了一次運動心肺評估,運動中無心絞痛,心電圖無心肌缺血。有氧運動能力明顯提升。患者知道我近年來經常去西藏,便提出可否今年進藏帶上他?北京過來的支架患者也想一起去西藏。

我回到北京不到一個月,在五指山的學生王領軍來電話說,郝先生前夜突發劇烈胸痛,大汗,瀕死感,到醫院急診查了心電圖正常,血肌鈣蛋白不高,顯然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王領軍醫生跟隨我出診多年,他判斷爲驚恐發作,但心血管介入醫生不會識別驚恐,仍堅持要對患者再次造影,並強調“病情很危險”。造影結果,冠狀動脈血管中兩個支架開通良好,右冠狀動脈狹窄也與先前造影結果一致。之後證實患者此次發作確系驚恐發作,經藥物治療此後再未複發。

北京支架患者2023年6月勞力型心絞痛複發,到醫院造影,又有一處冠狀動脈重度狹窄做了支架。因需術後康複,決定取消了進藏行程。

2023年7月18日我和患者及其夫人一起開啓了我第21次進藏,第九次走進阿裏高原的旅程。

乘飛機到成都,7月19日從成都乘車沿318國道前行。

頭三天在四川境內,海拔不高,患者的夫人出現“高反”,頭疼,惡心,嘔吐和失眠。除了生理原因,“心理性高反”也可能是主要原因。她第一次進藏,心中沒底,又特別擔心丈夫的心髒出風險。但3天後,她的高反越來越輕,隨海拔逐漸升高,反而越走越快樂。而患者一路無身體不適。

當我們平安到達拉薩後,我建議患者夫婦參觀完布達拉宮和大昭寺,觀看文成公主演出後,花一天時間遊羊湖,之後返程。因爲再向前走是日喀則,之後就是此次行程海拔最高的珠峰大本營(海拔5200米),我也擔心患者的心髒能否適應?

但患者要求繼續隨隊前行,自覺良好。當我們到達珠峰大本營時,天氣突變,下起大雨。大家仍興趣不減,患者夫婦兩人非常開心。次日一覺醒來,是個大晴天,我們決定再次上珠峰大本營,拍照珠峰。

接下來是天上阿裏的行程,盡管阿裏海拔很高,但不會超過珠峰大本營海拔5200米。

患者夫婦和我們一起遊完阿裏首府獅泉河和阿裏的普蘭、紮達、改則、革吉和措勤縣,和我們一起多次瞻望神山岡仁波齊,遊瑪旁雍錯聖湖,看壯觀的紮達土林,登頂古格王朝,最後遊覽高原湖泊納木錯後,從拉薩返回家鄉。

我們繼續完成那曲和青海行程,平安圓滿結束了此次青藏高原行。

如何幫助心血管病患者病後或術後做好心肺康複與二級預防,很重要的是個體化制定好五大處方,包括運動處方。不但要預防疾病複發、再住院、再手術,也要幫助患者逐漸恢複和提高生活質量。心肺功能的訓練與提升至關重要。

並非每位患者都有去西藏的願望。即使去西藏,林芝、拉薩和阿裏,不同地區的海拔也不同,可因人而異。但事先務必做好心肺功能與心理評估。

1 阅读:433

胡大一的備忘錄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