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賣不動,造車新勢力出海有戲?

華爾街科技眼 2024-04-18 16:45:31

文/陳昊

編輯/侯煜

日前,特斯拉開始了公司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

根據CEO馬斯克的內部郵件,特斯拉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逾10%”。如果以他們2023年超過14萬的員工數量計算,此次裁員的人數至少是1.4萬。這次裁員規模之大,甚至波及了特斯拉高管層,馬斯克的兩位核心副手高管德魯·巴格利諾和羅漢·帕特爾也將離職。

這是特斯拉七年內第五次裁員,裁員比例創下新高,裁員的直接原因是銷量下滑。數據顯示,特斯拉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全球交付量爲38.68萬輛,這一數字不僅遠低于外界分析師預期的45.42萬輛,也是四年來首次出現同環比下滑。爲了實現年度盈利,他們甚至啓動了公司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詳見:《特斯拉向競對開放充電網,分食75億美元補貼!》)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下調了特斯拉2024年出貨量預期至200萬輛,其根本原因是新能源汽車的供過于求。

特斯拉賣不動,中國新能源車卻在海外市場加速布局。

中國已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中國目前已經取代日本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根據乘聯會年初公布的數據,中國2023年全年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相比之下,日本在2023年的汽車出口量爲442萬輛,同比增長16%。

在2023年中國出口的414萬輛乘用車當中,燃油車依然占了大頭,爲370.7萬輛,同比增長52.4%。但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勢頭更加迅猛,2023年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在出口乘用車中占比超過29%。

如果按地區劃分,不同國家的消費者對于乘用車類型的偏好十分明顯。

俄羅斯、墨西哥是中國汽車最大的進口國,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的進口量增速也相當高。但這四個國家的消費者只鍾情于燃油車,2023年共進口中國燃油車約160萬輛。

相比之下,歐洲和東南亞的消費者更加偏愛中國的新能源汽車。

歐洲已經連續多年成爲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區域。主要出口國包括比利時、英國、斯洛文尼亞、法國等。在中國2023年出口的120.3萬輛新能源汽車當中,約有45.7萬輛銷往歐洲,占比達到38%。

最近幾年,泰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迅猛,也逐漸成爲中國新能源汽車重要的進口國。數據顯示,泰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在2023年達到76,314輛,是前一年的7.8倍。在這些售出的汽車當中,中國品牌占比高達80%,而日本品牌還不到1%。

傳統車企扛起新能源出海大旗

如果從品牌劃分來看,扛起新能源汽車出海大旗的,仍然是傳統車企,而非造車新勢力。

根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公布的數據,2023年中國自主新能源汽車企業海外零售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上汽集團(163,022萬輛)、比亞迪(98,020萬輛)和吉利集團(83,253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總出口量達到了242,759輛,從總量上看僅低于特斯拉(344,078輛),可以說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當之無愧的名片。

而在造車新勢力當中,哪吒汽車的出海表現最好,2023年海外售出12,958輛,剩余的小鵬、蔚來、零跑和賽力斯,海外銷量均不過萬,有的甚至才一千出頭。

上汽和吉利這些老牌車企,不僅資金實力雄厚,在産能、渠道和售後上也更具優勢,這讓他們在面向海外市場的研發、生産和擴張等各個環節上更有底氣。而源自燃油車時代的海外市場的布局,也讓他們擁有了造車新勢力所無法企及的市場知名度。

至于比亞迪,其不僅是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更是已經超越特斯拉成爲全球最大的純電汽車制造商。如此看來,比亞迪在出海征程中的迅猛勢頭也不難理解。

反觀造車新勢力們,在國內市場看似風光無限,但各家的煩心事一點不少。(詳見:《年營收破千億僅八年,造車新勢力能否保持“理想速度”?》)

蔚來2023年巨虧超過200億,五年半的時間裏累計虧損764億元,急需投資人續命。李斌曾放言要在2023年底建成120座海外換電站,最後實際只建了30座。

小鵬去年也虧掉100多億,整車毛利率甚至跌至負數。其在出海聲勢最鼎盛的時期設計的歐洲總部和四國辦事處,如今早已裁撤大半。

對于不少新勢力而言,擺在面前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活下去,(詳見:《蔚小理的2023:理想賺翻,蔚來巨虧211億,小鵬自救》)而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不在海外市場。

理想如今已經解決了活下去這個難題,而其出海之旅尚未開始。據悉,理想計劃在今年開始擴張海外市場,首批目標市場將包括中東的阿聯酋和沙特等國家,還可能覆蓋部分北非國家。(詳見:《李想的“陰陽”:造車新勢力恐爲他人做嫁衣》)

假如造車新勢力們有朝一日能夠解決糟糕的財務狀況,在海外建立起成熟的銷售渠道和售後體系,憑借著他們在智能化方面的優勢,屆時他們的表現值得期待。

0 阅读:12

華爾街科技眼

簡介:理性看待商業世界 審慎研判科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