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保研清華、華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她們在畢業季攜手捐出獎學金

武漢發布 2024-05-13 09:29:43

張曉康,保研至清華大學;陳佳蕙,保研至華中科技大學。5月10日,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畢業生晚會現場,這兩名女生將所獲得的共計10000元“周駿獎學金”捐贈給學校,回饋學校對自己的培養。其中,部分獎學金已用于購買一面正衣鏡和其他紀念品,意在期望同學們能“正衣冠,昂首向前”。此前,在2023年畢業季,該校就有畢業生向母校捐贈了10萬元。

張曉康(左)和陳佳蕙(右)

當了三年小老師,順利保研清華

“我們班同學們成績都很好,剛分班的時候,我的成績其實是倒數。”就讀金融學類計算機雙學位2001班的張曉康回憶說。進入大學後,張曉康把學習放在首位,大一上學期高數就取得了99分的成績。

因優異的數學成績,張曉康加入學院組建的“伴學坊”團隊,成了第一屆的小導師。爲了給同學們講好課,她經常要反複備課多次,還和團隊成員一起交流。

“伴學坊”上課

每周日晚上,張曉康就在學院教室給同學們上小課,最初前來聽課的只有幾名同學,慢慢地前來聽課的同學越來越多,期末複習周時常有20多名同學前來聽課。“伴學坊的規模越來越大,小老師也越來越多,現在已有69人了,我們累計上線了300余期‘每日一題’微講解,組織開展了108期數學輔導,已有1400人次的同學參加了學習沙龍活動。”張曉康說。

伴學坊的經曆也正向激勵了張曉康的成長,推動了她思維的轉變,學習方法的轉變,讓她對于知識框架的搭建和重點的把握有了更爲熟絡的經驗。她的學習成績也不斷提高:大一時均分93分,大二時95分,大三時97分,大學期間6門課程滿分,70余門課程滿績,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

張曉康

“在伴學坊,我找到了很好的夥伴。”張曉康與伴學坊的朋友們合作申報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並獲得國家級優秀結項。她還參加了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團隊定制化搭建《科創鏈AI-科技成果轉化與交易區塊鏈平台》,斬獲國家級銅獎、湖北省金獎。“這次比賽對我鍛煉很大,是一次專業知識的實踐,我主要負責了數據庫搭建工作,真正運用了金融+計算機的知識。”張曉康說。

憑借優異的學習成績和豐富的實踐經曆,目前張曉康已保研至清華大學。她所在的伴學坊團隊第一屆小講師團隊共9人,8人升學至清華大學、複旦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頂尖名校,1人入職世界前50強公司。

與中小學生當筆友,保研至華科大

熱愛文學的陳佳蕙,大學期間一直通過文字的力量鼓舞著求學路上的中小學生。自大一起,陳佳蕙就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各類書信支教活動,和數名來自全國多地的同學們保持著書信往來,累計寄出了近40封的信件。

在每封信裏,陳佳蕙都會向這些孩子們分享自己的大學生活和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承載著千字的信封從中南大出發,寄往湖北武漢、湖北鄂州、湖北恩施以及甘肅酒泉等地。

中小學生的信

“尺素傳情深,片箴寄心長”,薄薄的一封信寄托的不只是文字,更是其中的情誼。信件往來間,陳佳蕙與這群孩子們的情感聯系愈發緊密。2022年,陳佳蕙得知了畢業于華科附中的祁澤然的好消息,她考上了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如今,陳佳蕙通信的多位孩子都已考上大學。

陳佳蕙的大學生活同樣是忙碌的。2022年暑假,陳佳蕙參與了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實訓,修讀《國際公務員管理勝任力培養》《聯合國組織架構與人才戰略》等課程,撰寫科研報告。

每天晚上9點多,就是陳佳蕙開始忙碌的時候。她通過線上參與聯合國訓練研究所的相關會議,與外國友人展開跨時差的學習交流。由于所處空間不同,以及屏幕裏早與晚的同時存在和與會人員的膚色差異,她認識到了跨文化交流的魅力。同年暑假,陳佳蕙還入選了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項目,線上修讀香港中文大學《媒體藝術與社會性別》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創新實踐與領導力》課程,最後以滿分結課。

陳佳蕙

文學和英語一直是陳佳蕙的愛好,大學期間她還獲得第38屆“楚才寫作大會”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英語四六級成績均拿到600+的高分。目前,陳佳蕙已成功保研至華中科技大學。

感恩母校,她們攜手捐贈獎學金

“沒有金融學院各位老師的幫助指導,同學們的陪伴支持,我們兩個其實是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績,我們商量了下把這份獎學金捐獻出來回饋學校。”5月10日,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畢業生晚會現場,張曉康和陳佳蕙一起將“周駿獎學金”捐贈給學院。

活動現場

回憶大學四年,張曉康始終難忘恩師的指導。在感到焦慮迷茫時,張曉康會主動尋求老師們的幫助。她與冀志斌老師的交流往往在課後,跟穆帆老師的交流更多在辦公室,無論時間長短,老師們都會根據自身經驗和對學生的了解給予張曉康正向積極的疏導。“我能感受到的是金融學院的每個老師,只要你去問,他們都很願意去幫助你”張曉康說。

陳佳蕙也表示,大學四年,學校這個平台給了自己諸多成長的機會。她回憶,參加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實訓項目和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項目,都是通過老師推薦報名。“如果沒有老師和同學們的前期策劃和宣傳,我可能接觸不到相關的項目。”陳佳蕙說。

目前,兩位學生捐贈的獎學金用于制作的镌刻了全年級同學名單的正衣鏡已在學院大樓擺出。“我們希望學弟學妹們都能正衣冠,昂首向前,奔赴美好未來,同時也記住自己在大學的美好時光。”陳佳蕙說。

正衣鏡

“她們兩個同學是我們優秀畢業生的代表,優秀學生黨員的代表,有紮實的學問和本領,更有一顆感恩之心。大學四年,她們在奉獻中成就自己,真的做到了德才兼備。”金融學院輔導員老師穆帆說。

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汪平介紹,金融學院作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始終以培養“又紅又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拔尖經濟人才”爲目標。未來,學院本科生學生工作將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走深走實,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 實習生 張伊婷 劉嘉慧 通訊員 朱誠蕾 穆帆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