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醫學院擬更名爲醫科大學,或將獲得更多學術支持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2024-04-15 17:55:18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爽 趙萌萌)桂林醫學院擬更名爲桂林醫科大學,沈陽醫學院擬更名爲沈陽醫科大學,海南醫學院擬更名爲海南醫科大學……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注意到,多所醫學院擬更名爲醫科大學。

“學院更名爲大學,是國內多年來的一股風潮。將‘學院’更名爲‘大學’後,無論是在招生、政府項目、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都將獲得更多的學術支持。”鄭州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河南省醫學科學院原院長聶偉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海南醫學院2024屆畢業生醫學專場招聘會現場。“海南醫學院”微信圖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分別以“醫學院”“醫科大學”“醫藥大學”等爲關鍵詞查詢後發現,名單中的“醫學院”共有30所、“醫科大學”26所、“醫藥大學”25所。

其中,僅2023年,就有4所醫學類院校成功更名“大學”:蚌埠醫學院更名爲蚌埠醫科大學、贛南醫學院更名爲贛南醫科大學、濰坊醫學院更名爲山東第二醫科大學,以及河北中醫學院更名爲河北中醫藥大學。除此之外,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海南醫學院、承德醫學院、沈陽醫學院、皖南醫學院、桂林醫學院等多所醫學院的更名工作也在進行中。

4月8日,海南省教育廳回應稱:教育部于2024年1月底組織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組對海南醫學院更名醫科大學進行了實地考察……最終完成審批時間以教育部發布正式通知爲准。

學院和大學存在哪些差別呢?在教育部2006年印發的《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的通知中,就對“學院”與“大學”提出了不同的設置標准,二者無論是在辦學規模、學科與專業、師資隊伍、教學與科研水平、還是在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要求都存在不同。

比如,在辦學規模上規定,稱爲學院的,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5000人以上;稱爲大學的,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數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5%;此外,稱爲大學的學校應在近兩屆教學成果評選中至少有2個以上項目獲得過國家級一、二等獎或省級一等獎。

以去年底完成更名的蚌埠醫科大學爲例,1958年,國家決定創立蚌埠醫學院,成立60多年來,蚌埠醫科大學擁有龍子湖校區、治淮校區、宏業校區等五大校區,培養醫藥衛生人才15萬余名。根據蚌埠日報的報道,從蚌埠醫學院晉級蚌埠醫科大學,意味著辦學規模、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對外合作等方面從量的積累迎來質的飛躍。除此之外,更名後,學校對學子的吸引力也更爲強勁,2024年學校研究生初試報名人數爲4207人,較上一年增加457人,其中約一半是省外考生。

不過,無論是“醫科大學”還是“醫學院”,聶偉認爲,二者不該有先天差異,應一視同仁,高校要合理地根據辦學實力、學科建設水平和專科特長等進行資源分配。“名字叫什麽不重要,要注重的是高校內涵建設,教育部門也要支持特色醫學院的發展。”

5 阅读:2438
评论列表
  • 2024-04-16 07:45

    縣改叫市,皆大歡喜,

  • 2024-04-16 19:18

    改名叫大學,就真有大學的質量嗎?[橫臉笑]

  • 2024-04-16 09:30

    趨勢:本科100% 碩博50%

  • 2024-04-16 15:04

    把精力放在稱呼上面,荒唐

  • 2024-04-16 15:38

    重點不放在,如何讓人少生病,不生病上,悲哀。現在哪聽說有老死的[靜靜吃瓜]

  • 2024-04-21 22:26

    欺騙,欺騙,還是欺騙。大學就是招更多人來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