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降清,真是沖冠一怒爲紅顔嗎?其實這都是康熙潑給他的汙水

經濟史話 2024-04-20 18:14:00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

中國曆史上有很多故事,都和女性有關,往往大家都會說,女性是紅顔禍水,尤其是明末清初之際,甚至有人說,就是因爲一個女性,導致了整個天平的失衡,導致了大明王朝徹底的失敗,和滿清的入關與崛起,真是這樣嗎?實際上就曆史真實,這就是滿清統治者,在坐穩龍庭之後,潑到吳三桂身上的髒水。

咱首先講,吳三桂這個人他是有問題的,但是你這個髒水潑的,他未必對,幾百年來的流傳,明末清初之際的故事是怎麽樣的呢?一方面闖王打破了北京城,崇祯最後選擇上吊自殺,這個時候李自成完全有可能登基做皇帝,開創一個新朝,但是他眼巴前有兩個敵人,一個是山海關之外的滿清,一個是山海關之內的吳三桂,尤其是吳三桂當時也是手握重兵的,所以曆史傳說講,闖王已經派人和吳三桂談判了,吳三桂這方面也選擇了投降,他表示畢竟大家都是漢人,那我就忠于新的君主吧,我把軍隊都移交,而且幫助李自成防著滿清的軍隊。

李自成方面也表示,能夠給吳三桂相當的官階,然而正當雙方已經達成協議之時,一個意外的小插曲,改變了曆史的大勢。

吳三桂當時在北京城中,有一個寵妾叫陳圓圓,絕對的國色天香,比曆史的四大美人,甚至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陳圓圓的美色究竟如何呢?金庸老先生在鹿鼎記之中有了一番演繹,用韋小寶的話說,韋小寶當年迷戀陳圓圓的女兒阿珂,他見到自己這個准丈母娘的時候,陳圓圓已經四五十歲年齡了,可是韋小寶還是不由得全身一震,甚至韋小寶還編出謊言說,吳三桂手下的大將,就因爲看了陳圓圓一眼,手碰到了陳圓圓一下,手就被砍掉了,即便這樣那員大將還說,早知道只是砍一只手而已,他那只手也要去摸一下陳圓圓。

當然曆史小說的不斷演繹,讓我們對陳圓圓的國色天香,有了無盡的遐想。

英雄愛美人,吳三桂有了這樣一位寵妾,但是當吳三桂和闖王達成合作協議之後,吳三桂聽他的家裏人說,他的這個寵妾,被闖王手下大將占爲己有了。吳三桂一聽是火冒三丈,于是就有了後來詞人所寫的,沖冠一怒爲紅顔,大家認爲吳三桂就爲了陳圓圓這一個女人,撕毀了和闖王的協議,馬上胳膊肘往外拐調炮向裏轟,轉頭和滿清達成了協議,二者聯手進攻北京,導致闖王勝利果實拿到手才幾十天,就徹底的敗下陣來。

如果吳三桂沒有放滿清入關的話,那麽中國曆史真的要改寫了。所以吳三桂也被定爲千古罪人,就是他的存在,導致異族入侵近300年,而陳圓圓當然也成了中原陸沉的罪人,所謂紅顔禍水,可問題是,這真的是曆史事實嗎?一個女人再美貌,能夠讓吳三桂這樣殺伐果斷的枭雄,爲了她而徹底改變自己的戰略抉擇嗎?實際上這完完全全是滿清,潑向吳三桂的髒水。爲什麽?我們知道雖然後來吳三桂和滿清聯手,吳三桂也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康熙年間,三藩造反,國家用了快8年的時間,才把這場風波平息下去,那麽滿清的統治者,當然要昭告天下,吳三桂是一個多麽罪大惡極的人,包括他當年和滿清的聯手這件事,都要給他拿出來好好講一講。

實際上對于當年的吳三桂來講,他幾乎是不可能選擇和李自成聯手,爲什麽?道理很簡單,李自成是賊,李自成的農民起義把大明王朝推翻了,逼得皇帝自殺了,整個明代是非常講究忠臣孝子的。吳三桂一家幾代在大明王朝做官,結果自己的主人,皇帝被李自成逼死了,吳三桂有可能去選擇投降李自成嗎?那樣的話他就完完全全是亂臣賊子了。

尤其是吳三桂一開始,其實存著一個念想,什麽呢?他和滿清合作,這不是投降,而是借兵。春秋戰國的時候經常有這樣的故事,楚國被人打得剩幾個城池了,楚國的大夫跑到別的國家去借兵,利用外部勢力,幫助自己的國家複國,當然複國之後,你要給人家國家一些城池,一些百姓作爲犒勞。

當時的吳三桂其實也是這麽想的,他甚至可以和滿清約定,現在我們家皇帝被人給逼死了,大明王朝亡了,但是大明的疆域非常廣大,他希望滿清能夠跟他合作,一起把闖賊打跑,到時候可以列土作爲犒賞嘛。而且吳三桂覺得他如果這麽做的話,他就是複興明室的第一人,他根本就不是漢奸,反而是大大的英雄。

當然後來情況的變化,完全出乎了吳三桂的預料,他手裏的籌碼太少,沒法和人家談條件,甚至滿清要求他的軍隊,統統的把頭發剃掉,打扮成滿人的模樣,從合作者變成了打工的,吳三桂也只能接受,但是不管怎麽講,對于當時的吳三桂來說,他還可以對外宣稱,我跟滿清合作,是爲了報崇祯自殺之仇,可是如果吳三桂當時,就選擇和李自成合作,那估計對吳三桂的罵名恐怕會更大,畢竟直接導致大明王朝亡國的,是闖王而不是滿清呀。

當然三藩之亂之後,滿清王朝要好好的,把建國以來的很多曆史事實,重新書寫一遍,定好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是忠臣,誰是奸臣。那麽吳三桂作爲當時最大的奸臣,自然所有的汙水都要潑到他身上,于是吳三桂成了三姓家奴,大明王朝的臣子,結果選擇了和滿清聯手,滿清的臣子,最終他又選擇了造反,那麽這樣的人,再給他冠上一個好色之徒的惡名,也就順理成章了嘛。

原作者:李承偉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