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大多老板該有什麽樣的心態?

秦朔朋友圈 2024-05-15 17:50:23

當前,我們倡導高質量發展,不斷鼓勵大家要努力、要加油、要正能量!積極向上當然是沒錯的,永遠都需要,尤其越是艱難越需要,我們都懂。不過,我們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勸慰大家靜下來,慢下來,適當躺躺,也不失爲一種正向選擇。

我們要看到,過去80%的企業好過,20%的企業難過,如今,反過來了,20%的企業還過得去,而80%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難過,這是大家的體感。也就是說,盡管我們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但成功的機會卻並沒有因此增加,反而在某種程度上變得更加渺茫甚至會更糟。

這是一個殘酷但卻無法回避的現實,卻是當下的現狀。

因爲增長邏輯變了,不是過去的線性增長了,有這麽幾個特征:

一、低速增長、微利時代來臨

經過40年的高速發展,我國進入了調整期,經濟會中低速增長。雖然如此,我們的供給還是很充足,發展空間自然受擠,商家利潤急速下滑。我們已經進入微利時代,已經很難再有暴利的行業,各行各業都要過緊日子了,這是大家的基本共識。

二、巨頭聚集加劇,中小企業難過

科技的發展帶來的紅利是不均等的,顯然巨頭的吸附能力強太多,因此現代社會更加容易資源聚集,比如流量、資本、人才等,兩極分化更加嚴重,導致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這很自然也會導致中小企業更加艱難。不僅中國如此,世界亦如此,比如互聯網巨頭,將來的AI巨頭,壟斷性更強,中小企業機會甚微。

三、原有紅利消失,新的機會有限

以前有人口紅利,如今人口每況愈下,人工成本卻節節升高,原來中國的對比優勢漸失,導致産業往海外轉移,機會減少,而新興産業門檻日高,很難有過往靠一個APP就迅速崛起的發展可能性了。現在的投資體量巨大,如電動車、光伏、AI、生物制造等,都是豪門盛宴,對大多企業來說只能望塵莫及,新機會極其有限。

四、房地産式微,市場需求萎縮

原本國人指望的財富托底的房地産業式微,影響太大了,帶來了連鎖反應,整個市場需求萎縮,而等待分蛋糕的飯碗卻沒減少,可想而知會是一個多麽卷的局面,不僅不能靠房子增值,而且還直接或者間接受到影響,上上下下都挺難過,包括政府,因爲土地財政斷炊了。

綜上所述,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需要理性看待、勇敢面對。有幾個觀點跟大家分享:

一、降低預期

顯然不可能回到以前了,業績目標、盈利水平、企業規模等都只能相應調低了,而難度卻升高了,能活著就好;

二、調整心態

不怨天不怨地,不怪罪別人,不懷念過去,而是看清形勢,心安理得,順其自然——實際也沒啥大不了的,在中國,很多中産多少也有些積累,如今只要勤快,日子也還可以過的,只是沒以前潇灑而已,滿足三餐,略有盈余,不算太難;

三、放下執念

過去可能很多人都有抱負,希望發大財,成爲偉大的企業家,甚至要改變世界,也曾經成功過輝煌過。可如今,接連打擊,相信很多人都挺喪氣的,眼看當年的夢想沒指望了,財富地位也不保了,難免有很強的失落感,我想是時候放下執念了,過去順風順水,是因爲風口在那,誤以爲我們自己有多大能耐,現在風口沒了,而且一時半會也來不了,那就得放下了,可以把過去看做一場夢吧,現在夢醒了,回歸正常;

四、休養生息

既然暫時沒機會了,該努力也努力了,該糾結也糾結了,該焦慮也焦慮了,其實都沒用,人在洪流面前是渺小的,撲騰只是自我安慰罷了。爲此,還不如消停點,適當躺平,也未嘗不可,也就是不折騰了,靜下來,思考思考,享受生活。

這裏就展開說說關于休養生息的事。

適當躺躺,休養生息,是學會在困境中尋找一種更爲理性平和的生活態度。當我們暫時不具備足夠的能力去應對複雜的市場環境時,盲目地折騰只會讓我們陷入更大的風險之中。

相反,保持一種靜觀其變的態度,等待合適的機會再出手,未嘗不是一種更爲明智的選擇。

就跟當下最吸引眼球的雷軍一樣,要不是他從金山軟件退出來休養生息了一段時間,到處閑逛觀察,怎麽可能投入做小米呢,頂多就是把金山搞得更大些而已,就不會有今天的“雷布斯”了,更不可能有小米汽車上市了。

我住在廣州一個碧桂園的大樓盤,有個姓朱的鄰居也是,之前做過物流,曾經是某品牌廣東地區的老大,但太卷了,又辛苦,于是把物流業務停了,然後就研究電子商務,終于看准拼多多這個風口,果斷入局,結果真的走出一條路來,比物流輕松,賺錢還不少,他覺得很慶幸果斷放下原有業務,才有新的機會。

還有一位姓吳的鄰居,原來爲房地産企業做勘測的,不料房産公司頻頻爆雷,收款無望,也是決定休養,結果無意中遇到一個鄰居,做基于區塊鏈技術支付的互聯網公司,招募代理商,他果斷加入,等于兼職在做,如今漸有起色,很快在香港上市了,說不定還“躺贏”了呢。

有一個網上盛傳的笑話,說的是深圳一個高級白領,蠢蠢欲動想創業,正好看中一個好機會,爲此在2019年賣掉別墅,賣了1500萬,誰知剛好遇到疫情,項目擱淺了,等過了兩年,機會過去了,他也後悔了,想買回原來的房子,對方也是因生意受挫急于出手,房子降到了1000萬,結果兩年啥都沒做,淨賺500萬!那是真正的“躺贏”啊。當然也許是編的故事,但當前現實中也不足爲奇。

此外,適當躺躺,休養生息,還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心靈的治愈和通透人生的狀態。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裏,我們常常被各種欲望和執念所捆綁,而無法真正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滿足,我們可以放下那些過重的包袱,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滋養,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的挑戰和機遇。

我還有一個鄰居,80後,之前躊躇滿志,血氣方剛,心浮氣躁,卻充滿焦慮。疫情來了,一切都變了,原來的夢想旁落,很郁悶,因爲不用那麽多應酬了,公司也搬到住家附近,時間充裕起來,生活也有規律了,于是心也靜了下來,他決定惡補看書,古今中外都看,堅持半年下來,感到一下就通透了,如今雖然沒機會實現大夢想,但公司還在運轉,卻輕松很多,煙也戒了,酒也少喝了,也不在乎那些名和利了,跟家人歡聚也多了,他感到挺好的,幸福指數高了很多,也不焦慮了,多好。

當然,休養生息並不是對所有人的建議,對于那些有能力、有資源、有機會的人來說,他們完全可以繼續追求更高的目標和夢想,但對于普通人、大多數人來說,接受現實並努力過好每一天,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休養生息並非消極逃避現實之舉,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理性選擇與調整。它既能夠幫助我們規避風險、保存實力,在等待更好機會到來之前做好准備;又能夠讓我們放下執念、享受當下生活所帶來的幸福與滿足感,這未嘗不是一種積極且智慧的生活策略。

/// END ///

No.5778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南人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