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陽縣沙坪鎮:電商夫婦送土特産“觸網”助農增收

鹹甯新聞網 2024-05-17 12:10:28

本報記者 汪思敏 通訊員 洪玲

掌上鹹甯報道

“每天只需在家養養雞,曬曬幹辣椒,就有人上門收土貨,一年下來就有一萬多塊的收入咧!” 5月10日一大早,沙坪鎮東關村村民田運保便將自家的土雞和竹筍放在家門口,等待著“電商夫婦”前來收貨。

田運保口中的“電商夫婦”是來自隔壁沙坪村的艾素芳和南成強。近年來,夫婦倆通過短視頻+直播的方式,向全國無數網友推薦家鄉地道美食的同時,幫助村民銷售土特産,帶動了許多像田運保一樣的村民“足不出戶”實現增收。去年,夫婦倆農産品銷售額達到了370多萬元。

沙坪鎮位于崇陽縣東南部,106國道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特色農産品衆多。然而,土特産的保存期限短、銷售渠道受限,村裏的優質農産品難以走出去,群衆的收入增長緩慢。如何把這些優質“土特産”賣到城裏,增加群衆收入,成了沙坪鎮的一個難題。

2017年,考慮到家裏老人孩子需要照顧,一直在外地做電商生意的艾素芳和丈夫南成強決定回到家鄉沙坪鎮發展。一次機會,聽說村民們成片的幹菜賣不出去,夫婦倆便萌生了用電商助農的想法。

萬事開頭難,怎樣才能自己既有收入的同時,幫助村民將土特産賣出去呢?除了學習電商相關技術知識外,夫婦倆堅持品質至上的原則,在沙坪鎮各個村挨家挨戶地向村民們請教“選品”技巧和經驗。

一次偶然的機會,艾素芳將自己挖竹筍、熏臘肉的場景拍成視頻發到抖音上,沒想到竟收獲了一撥粉絲,于是便堅持每天都在抖音上發“土味”視頻,粉絲量噌噌往上漲,這讓夫婦倆幹勁更大了,2019年,夫婦倆創建了一個專門賣土特産的抖音號“昊師傅土特産”。

上山挖竹筍、研制辣椒渣、制作雪裏蕻……從土特産選品到制作,一幕幕樸素而真實的鄉村片段勾起了不少在外遊子的鄉愁。

“土特産實惠又好吃,我每次都要帶一兩千元的選品回溫泉。”一次,在抖音視頻上刷到家鄉沙坪的土特産,在鹹甯溫泉工作的艾彪便成了夫婦倆小店的常客。

短短幾年時間,夫婦倆的賬號粉絲數達到了3.8萬,點贊數接近90萬,一個個視頻,一場場直播、一條條鏈接,將沙坪村土特産銷往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各國。由于保持著最原始、最傳統的手工制作,土特産銷量還不錯。 

隨著人氣越來越旺盛、銷量不斷上升,村民們紛紛當起了他的“供貨商”,家裏能賣的、想賣的都搬到了她的小店,讓她幫忙上鏈接,同時利用自己的網絡人氣,夫婦倆還會幫助村民銷售一些滯銷産品或者當地的特色農産品。

“多虧了艾素芳夫婦,我的收入有了保障,我很感謝她們。”去年十月,古城村水果種植大戶楊谷奇自家種的上萬斤猕猴桃遭遇滯銷難題,了解情況後,夫婦倆便立馬將其放在直播間銷售,解決了她的滯銷難題。

如今,夫婦倆生意越來越好,倆人更是默契十足,妻子主要負責線下選品和直播帶貨,丈夫則主要負責産品打包和網絡技術。近幾年,夫婦倆還在鎮上建立了一個集生産車間、直播間、冷鏈庫、倉庫于一體的2000平方米廠房,將于今年下半年開業,實現線上線下聯動銷售。

“我們希望將沙坪土特産這個品牌做大做強,將沙坪的優質農特産品推廣出去,帶動更多的村民一起增收致富。”面對未來發展,艾素芳夫婦信心滿滿。

責編:聶瑩穎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