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教育如何高質量發展?這場名校長齊聚的論壇幹貨多!

佛山新聞網 2024-04-10 15:50:38

4月9日,2024年大灣區名校長論壇在佛山市中黃星瑜港澳子弟學校舉辦,來自香港、澳門、佛山、廣州等粵港澳大灣區各地的公民辦中小學校長與骨幹教師、高校學者、教育專家、教研機構代表等200多人參會。

2024年大灣區名校長論壇在佛山市中黃星瑜港澳子弟學校舉辦。

本次論壇以“大灣區高質量教育發展探索”爲主題,圍繞教育強國與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人工智能賦能課堂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課程建設與教育評價改革等不同維度共同探討大灣區高質量教育發展的實踐樣本,旨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教育交流合作,探索大灣區教育協同發展的新生態。

在主旨演講中,中黃教育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名譽總校長,中華國際文憑學校協會創會會長崔建社以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爲切入點,深入剖析了當前世界形勢和科技革命浪潮下,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全新要求以及教育行業的必然趨勢。他以中黃教育集團的實踐爲例,通過人才觀、課程觀、教學觀、評價觀四個核心維度,詳細闡述了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爲培養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創新型人才提供了可落地的經驗和啓示。

崔建社以《構建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助力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爲主題發表主旨演講

澳門教業中學校長、教育學博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澳門中華教育會副監事長賀誠,結合學校的實踐案例從文化、課程和數字化三大維度分享打造大灣區教育新高地的三大基點。

賀誠發表主題爲《大灣區教育高地的三大基點》的主旨演講。

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助理教授戴韻分享了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與創新實踐案例。

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助理教授戴韻博士發表主旨演講。

現場同步舉辦了廣州市中黃港澳子弟學校、佛山市中黃星瑜港澳子弟學校和澳門教業中學締結姊妹學校簽約儀式,未來雙方將在師資培訓、教學資源分享和師生交流等方面建立姊妹校合作關系,包括合作探索大灣區教師專業一體化培訓機制,共同舉辦體育、藝術和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多元化研學交流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習經曆,增進友誼;共建優質港澳籍生源培養基地,共同探索聯合培養優秀創新人才的方式。

廣州市中黃港澳子弟學校、佛山市中黃星瑜港澳子弟學校和澳門教業中學締結姊妹學校簽約儀式。

中黃教育集團學曆事業部運營總校長陳海淑表示,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實踐,中黃教育集團打造了中西融合的全人教育教學體系,在融合課程探索、課堂教學改革、教育評價創新、教師專業發展以及學生全球勝任力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豐富的實踐成果。希望借助此次論壇的機會,搭建粵港澳基礎教育交流的平台,助力大灣區基礎教育的融合與高質量發展。

中黃教育集團學曆事業部運營總校長陳海淑致辭。

此外,據陳海淑介紹,中黃在廣佛兩地建設的港澳子弟學校,將基于中黃多年在IB教育(國際預科證書課程教育)方面的實踐優勢,打造引領灣區,具備中黃中西融合全人教育的底色,凸顯IB賦能特色,提供最正宗的DSE課程(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課程),全方位支持學生的均衡發展,爲灣區基礎教育的融合創新貢獻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樣本。

廣東省區域性課堂教學改革與智慧課堂指導專家,廣東省書香校園評審專家庫成員,廣佛名校長工作室導師與顧問汪耀祥教授表示,4月2日順德高規格召開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計劃通過3年的努力,打造由“四好”向“四優”邁進的高質量教育體系,構建新時代高質量教育的順德新樣態,並重磅發布“教育二十條”,以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發展思路描繪出順德未來三年的教育發展“新藍圖”。

佛山市中黃星瑜港澳子弟學校作爲順德第一所港澳子弟學校,以新理念、新行動、新優質,踐行順德教育高質量發展由“四好”向“四優”邁進的戰略,打造新時代高質量教育的順德新樣態中的一個具體範式,形成“佛山優質教育+港澳教育+國際化教育”三維一體、三元互補的新辦學模式,對佛山當地家長來說,增加了高品質的、有實踐成果的國際化教育供給,提升了佛山對大灣區人才的吸引力,爲順德以及佛山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了可視化、可借鑒的一條路徑。

據了解,佛山市中黃星瑜港澳子弟學校是在粵港澳大灣區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由深耕大灣區21年的中黃教育集團打造的12年一貫制國際化學校。學校招收對象以中國香港籍、中國澳門籍學生爲主,適量招收中國台灣籍、華僑、外籍人員子女和歸國留學人才子女。

學校在兩文三語的授課語境下,全面落實香港課程框架,融入IB國際文憑教育特色及中黃獨特的優秀中華文化學習體系,助力學生實現內地、港澳、海外全球升學;同時結合佛山本土特色文化,積極建設中華武醫青少年傳承及研發基地學校,培養學生的君子品格與全球勝任力,致力于成爲大灣區教育融合的新標杆。

4月13日(本周六)

中黃星瑜港澳子弟學校將開放探校活動

想了解師資、課程等更多資訊

馬上掃碼報名!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