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高調宣發,“航母無用論”熱議,馬偉明全能艦構想面向未來

光電科技君 2024-05-13 11:41:58

福建艦航母首航之後,“人民海軍”宣傳矩陣發布了4K高清無水印視頻,這對于一個全新的軍事裝備宣傳來說,還是第一次。此前不少網友熱衷于宣稱“美軍裝備制造很自信,常常高清宣發建造過程”。

但是,筆者注意到,福建艦航母海試之後,不少網友又開始炒作“航母無用論”,理由很簡單,無非是拿美軍航母在紅海被胡塞武裝襲擊,不得不動用幾百萬美元的反艦導彈等去收拾幾千美元的無人機之類。

又或者說,按照福建艦航母的自持力,很難像美軍航母進入南海一樣,在世界範圍內“航行自由”。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前主任舒斯特(Carl Schuster)告訴美媒稱:福建艦成軍後,無法匹敵美軍航母在該區的軍力部署,只能在中國近海即第一島鏈外圍短暫出擊。不過,福建艦在南中國海或東海巡弋時,將伴隨中國陸基空軍和火箭部隊的支援,那將是美國航母難比肩的“主場優勢”。

美國海軍則認爲,福建艦服役之後,中國隨時有一艘航母處于戰鬥值班狀態,第一島鏈的所有美軍基地也將進入其作戰範圍,因此“陸戰隊須轉型爲具‘遠程精准打擊力’、分散部署的小型機動部隊,以執行遠征前進基地作戰任務。”

實際上,福建艦航母的作戰半徑是山東艦的兩倍,一方面可以阻止美軍介入西太平洋進行馳援,另一方面第一島鏈中的敵對軍事基地和戰力都會在火力覆蓋範圍之內。而沖破美軍苦心經營的“島鏈圍困”,光靠航母和潛艇還遠遠不夠,還需要面向未來的戰艦。

其實,軍迷們都清楚,福建艦航母首次試航非常成功,有三大亮點:它的動力系統可靠、穩定性良好,海軍官兵也已具備操縱福建艦的能力。這是一個模式,就是從設計到建造和交付的快速模式。

福建艦是在一個零基礎的起點上,完全國産化的設計和建造的模式。目前這個模式的響應速度應該是全球第一。

但是,這絕不意味著,我們的目標只是建造更多的航母,或者核動力航母,以數量和續航能力來代替未來戰鬥力。因爲在強調體系作戰的今天,在人工智能運用到實戰的趨勢中,我們的海軍戰艦也必將面向未來。

通俗一點說,如果海軍的艦艇像是下餃子,我們必須有一些“包著金幣的餃子”,這樣才能確保人民海軍始終面向未來。

不過說來也巧,福建艦海試返回船塢的時候,罕見出現“三艦合影”的一幕,即:福建艦、075型兩棲登陸艦四號艦、076型兩棲攻擊艦首艦。

這是什麽概念?意味著我們的艦艇實際上處于不斷創新的階段,叠代速度非常快,從“075”到“076”,不僅是輕微的改型,而是戰鬥對象的改變。

鑒于“076”還沒有正式公布,咱們就不過多猜測,反正這樣和你說,馬偉明院士手裏幾個“殺手锏”一個也沒留,諸如:電磁彈射、電磁阻攔、電磁發射、中壓直流綜合供電系統、無軸泵推、全電推等等,全部用上了,並且還有很多極具幻想的戰艦還在建造之中。

最近,還有軍迷稱,近期還有一些海上試驗艦下水,是“將科幻小說帶入現實世界”的存在,相信朋友們也有所耳聞。

2017年,馬偉明院士在“第十一屆發明家論壇”上做主題報告,就提到了“全能艦”的概念。他說:“要想贏得戰爭,亟須艦船平台在能源動力、武器及發射方式上進行顛覆性變革,以技術性創新牽引作戰樣式創新。”

確實,本以爲航母就已經無敵了,結果胡塞武裝用無人機就讓美國航母艦隊不堪其擾;本以爲核潛艇就已經力壓全雄了,美軍核潛艇在南海撞上“不明物體”,一撞一個不吱聲。

百年來,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海戰還沒有打過,但是作戰平台似乎已經固化了,無非是航母+驅逐艦+核潛艇+各型戰機+電磁戰裝備等形成一個作戰體系,一旦新的技術和裝備加入,就會出現一場變革。

胡塞武裝的無人機凸顯了不對等戰爭態勢下,成本的考量;俄烏戰爭中無人機的使用,則改變了陸軍的戰場優勢。

究竟以什麽樣的眼光看待未來戰爭?太空戰?信息戰?這些還只是作戰環境和方式的變化,最重要的還是思維。

2023年6月14日,《南華早報》報道稱:馬偉明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電工技術學報》上,他提議打造集成電磁軌道炮、激光武器以及大功率微波武器于一身的“超級戰艦”,並表示將會徹底顛覆現代海戰。

論文中升級了“全能艦”的提法,改爲“超級戰艦”,准備代替航母編隊的既定模式。因此,基于馬院士的幾項全球領先的技術,構想的戰艦並不幻想,而是務實的戰略思維,也應該在急需創新的海軍裝備中被驗證,被試制。

所以,接下來可能有很多好消息,看起來不起眼,用起來就是面向下一個世紀。“制勝深藍”是幾代人的夙願,我們慶幸一大批像馬偉明院士一樣的科學家和領軍人物,始終保持著獨立的思索,秉承著創新的精神,向深藍挺進。

也許我們知道姓名的,只是他們團隊的代表;我們知道成果的,只是他們無數個課題之一。未來的競爭,終究是民族生命力的競爭;未來的戰爭,也是取決于現在想象力的戰爭。

福建艦只是我們積累過程中的一個裏程碑,其戰鬥力是否超越美軍航母本身並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將全新的技術,在極短的時間內以最少的代價和時間周期變成現實的戰鬥力。

這一點,無可匹敵。

0 阅读:200

光電科技君

簡介:關注科技進步,解析行業發展,深度科普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