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成員,48歲被打倒,49歲被關入秦城監獄

悟空談曆史 2024-05-17 07:25:51

1966年,十年浩劫開始後,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立,陳伯達擔任了小組的組長,江青等人擔任了小組的副組長,康生則擔任了小組的顧問。戚本禹、關鋒、王力等人也進入這個小組,成爲小組的組員。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曾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成員之一,他的名字叫關鋒,長期從事理論宣傳工作,曾擔任《紅旗》雜志副總編輯等職務,主持《紅旗》雜志的常務工作。那麽,關鋒的身上都有什麽故事呢?他後來又過得如何呢?

關鋒出生于1919年,山東慶雲人,早年時期,關鋒主要在家鄉一帶讀書,也是在讀書過程中,他廣泛接觸進步思想,並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1933年,關鋒加入了我黨,此後他主要從事地下工作,秘密發展黨員,暗中積蓄革命力量。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關鋒擔任了山東樂陵縣委書記,他積極宣傳我黨的抗日思想,廣泛發動群衆支援前線,爲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做了很多工作,促進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放戰爭時期,關鋒繼續留在山東,參與領導了山東地區基層組織的建立與恢複、基層幹部的培養等工作,爲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也是這段時期,關鋒得到了康生的欣賞。新中國成立後,關鋒繼續留在山東工作,而康生則擔任山東省委書記。1956年,在康生的推薦下,關鋒被調到中央,進入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這個機構是一個咨詢、參謀機構,在這裏工作的人都是理論經驗豐富的筆杆子,由此可見,關鋒還是比較受重用的。

1958年,《紅旗》雜志成立後,關鋒又被調到《紅旗》雜志社,先是擔任了編委,後來又擔任了副總編輯。因爲《紅旗》雜志的總編輯是陳伯達,他的工作比較繁忙,所以關鋒主持雜志社的日常工作。那段時期,關鋒也得到了陳伯達的賞識,成爲陳伯達身邊的得力助手。

不過,關鋒真正受到重用還是在1966年,這一年,關鋒進入了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爲小組成員之一,手中的權力很大。那段時期,關鋒也借助手中的權力迫害了很多幹部與群衆,比如他參與迫害了彭老總,提出了“揪軍內一小撮”的口號,使得很多軍隊的幹部受到沖擊。

1967年,武漢發生了七二零事件,這次事件後,關鋒的地位急轉直下,8月26日,48歲的關鋒被打倒,並被隔離審查。在這之後,關鋒先是被關押在釣魚台2號樓,10月又被轉移到北京西山,繼續被關押。1968年年初,49歲的關鋒被關入秦城監獄。

關鋒一直在秦城監獄被關押了十四年時間,1981年,“兩案”審判完畢之後,相關部門對關鋒的問題也進行了調查。1982年1月,關鋒被釋放,走出了秦城監獄,同時,中央考慮到當時的特殊情況,對關鋒免予起訴,並維持原來的開除黨籍的決定不變。

出獄之後,關鋒回到《紅旗》雜志社的宿舍中居住,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北京,對與十年浩劫有關的人和事閉口不談,也刻意回避那段時期的話題。關鋒晚年有三大愛好,分別是看古書、看電視、練氣功,他也過著平淡的生活,徹底與過去劃清了界限。2005年,關鋒因病去世,終年86歲。

2 阅读: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