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天神”大刀關勝,謊稱關羽後代,爲何說他憑實力抹黑了關羽

讀書悟道君 2024-04-15 16:26:16

關勝,位列梁山大排名第五位,但他總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形象模糊,實力不濟。爲什麽這樣?原因只有一個,因爲他是個冒牌“天神”。

小說中的關勝,謊稱自己是關羽嫡派子孫,實際上這一說法矛盾重重,理由有三:

其一,推薦人身份卑微,可信度不高

小說中第一個介紹關勝身份的人是醜郡馬宣贊,他爲什麽要向蔡京推薦關勝呢?

因爲他本人不得志,雖武藝出衆,但因長得醜,遭郡主嫌棄,竟然把個郡主整得抑郁而亡。因此,他也成爲人們眼中的罪人,被人看不起,自然不得重用,只做了個兵馬保義使。

眼見朝廷被梁山泊搞得頭大,無人可用,而且小說中特別交代,說他平日與童貫合不來,小說第77回也確實派童貫去了,結果大敗。

此處刻意說到宣贊與童貫相處不和諧,不排除宣贊有意要壓童貫一籌的嫌疑。所以,爲了逞強,抓住機會顯擺一下自己,他忍不住站出來,向蔡京推薦了關勝。

由此可見,宣贊推薦關勝的動機,並不是爲了報效國家,本質上就是爲了滿足個人的虛榮心和面子。同時既然是推薦,那此人至少要有些來頭,簡曆一定要漂亮,否則門檻都達不到,誰又會用呢?

所以,他一開口就說關勝是漢末三國關羽的嫡派子孫,這一名頭非常大,因爲此時的關羽在北宋已經很有地位了。

話說宣贊一個掌管兵馬的小官,如何與大名鼎鼎的關羽後代如此熟悉呢?值得懷疑。而且也就是宣贊的推薦,暴露出關勝地位的可疑性,這也是我們要說的第二點。

其二,關勝與關羽的親緣關系,實系“無頭案”

宣贊說關勝是關羽的嫡派子孫,但卻僅做了蒲東巡檢,屈在下僚。既然是關羽的子孫,在宋朝,特別是宋徽宗一朝更不可能屈在下僚。

宣贊提到關羽時,說他是義勇武安王,這一封賜就是出自北宋,還是宋微宗封谥的,這是怎麽回事呢?

唐末時,關羽作爲配享神靈被供奉于武成王姜太公廟,這是關羽首次作爲被祭祀的神靈出現在官方祀典中。

到了北宋,作爲神靈形象的關羽,其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宋神宗元年(1081年),重建了玉泉寺,因爲相傳玉泉寺的建立之所,就是源于關羽顯靈才修建的。

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解州知州重修了解縣的關帝廟;

哲宗紹聖三年(1096年),玉泉寺就被皇帝賜額“顯烈廟”,這也是宋代關羽被封爵賜號的開始。

隨後關羽在政治地位上也發生了跨越式的提升,而這一提升就是發生在宋徽宗趙佶統治時期,宋徽宗在位25年,對關羽的封賜就高達四次,分別是:

第一次:

徽宗崇甯元年( 1102年),關羽被封爲“忠惠公”,而在此之前,關羽曾被孫權封爲忠義侯,後被劉禅封爲壯缪侯,宋徽宗加封後,關羽就從侯爵上升爲公爵 。

第二次:

第二年,也就是1103年,宋徽宗在聽了道教天師張繼先關于關羽顯聖的故事後,又封關羽爲“崇甯真君”,從此,關羽在道教的地位得以提升。

第三次:

大觀二年(1108年),徽宗又封關羽爲“昭烈武安王”,這樣一來,關羽又從公爵晉升爲“王”,政治地位進一步提高。

第四次:

宣和五年(1123年),此時的北宋王朝已是內憂外患,但就在這種風雨飄搖的危難形勢下,宋徽宗仍然沒有忘記關羽,又封關羽爲“義勇武安王”,這一封號與宣贊口中的封號就對上了。

也就是從第四次賜封之後,關羽從武成王廟獨立出來,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獨立的廟堂。

從以上四次徽宗對關羽的賜封,足以看出他對關羽的重視程度,既然如此,那麽對于關羽的後代,他又怎麽可能讓他“屈在下僚”呢?

所以,從宋徽宗對關勝的態度,也讓人不得不懷疑關勝的真實身份。

在小說中,關勝與關羽的親緣關系無法證明,連個族譜都沒有拿出來過,口說無憑,令人難以信服。

但爲何無人追查關勝的真實身份呢?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三點。

其三,關勝居心不良

關勝與關羽最大的相似之處,就是長相。

在《水浒傳》中,關勝是這樣的:

堂堂八尺五六身軀,細細三柳髭髯,兩眉入鬓,鳳眼朝天,面如重棗,唇若塗朱。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形象是這樣的: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兩部小說對比一下,確實長相很接近,更爲關鍵的是,關羽和關勝一樣,手中都有一把青龍偃月刀。

但並不能因爲長得像就可以謊稱自己是關羽後代了,細觀關勝言行,他身上毫無“忠義”可言。

宣贊因何得知關勝爲關羽嫡派子孫,肯定是關勝自己散布的,因爲和關羽長得像,又同出生于運城,使同樣的兵器,對外宣稱自己是關勝後代,大部分人都會信。

那麽宋徽宗爲什麽不知道他呢?因爲既然你說你是關勝後代,那皇帝是要啓動確認身份程序的,不是一句話就能證明的。

清朝在確認“朱三太子”身份時,那是要把明末的妃子、老太監等相關人士請來,逐一辨認的,辨出是假的,一律處死。所以,官方謊稱是有代價的。

所以,關勝沒有官方認可,只有民間傳聞。他編造自己的身份,那是有目的,就是爲了能夠獲得一個好的前程,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因爲他是關羽的後代,所以才有機會被啓用去攻打梁山。

但作爲關羽後代,他憑實力抹黑了關羽。

關羽的確投降過曹操,但有約法三章在前,一旦得知劉備下落,他自然就要離去。身在曹營心在漢,說的就是他。

反觀關勝,幾句話就被宋江策反了,然後死心塌地的跟著宋江混,甚至與自己曾經的同僚兵刀相見,何談一個“忠”字。

你就算投靠了宋江,那麽在宋江死後,關勝有何表現嗎?李逵爲宋江而死,吳用、花榮爲宋江而死,而關勝則完全沒有任何反應,要知道他當時可是大名府正兵馬總管,手上有兵,爲何不爲宋江報仇呢?這又何談一個“義”字。

既不忠于國家,又對主人不義,關勝要是關羽後代,那他真是抹黑了關羽的名聲。

蔡京不追查他的身份,啓用他去攻打梁山泊;宋江也沒有追查他的身份,還給了他第五把交椅;征方臘還就後,關勝被任命爲大名府正兵馬總管。

可見,關勝利用關羽後代的身份,獲得了殊榮。從中也不難發現,不論蔡京,還是宋江,甚至是他自己,關羽後代身份都不過是各方利益的犧牲品。

綜上所述,大刀關勝不可能是關羽嫡派子孫,因爲這一說法漏洞太多了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