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野”突然爆火!重要提醒:這些不要碰!不要碰!不要碰!

四川健康 2024-04-05 16:20:29

除了踏青、賞花

最近還有一項活動相當火爆

那就是“打野”!

“打野”原本是個遊戲裏的詞

如今被社交媒體上的青年

代指挖野菜

“打野”熱近期也在各地興起

一到周末假期

不少人會到城市周邊的山野中

感受摘野菜的樂趣

現在正處清明假期

不少人出門踏青後

應該也會隨手采摘一些野菜回去吧~

▲“打野”戰利品

“打野”雖快樂

但也不要盲目跟風

因爲很可能因辨認不准

吃到劇毒植物

“化兒草”誤當成“血皮菜”

2023年4月1日,四川省宜賓張女士(化名)一家6人回到老家掃墓,結束後在野外摘了一斤“血皮菜”拿去飯店加工,食用後沒多久全家人陸續嘔吐頭暈。去到醫院才發現,將只能外敷的“化兒草”誤當成了“血皮菜”。

當地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科普,“化兒草”葉子邊上有卷齒、比血皮菜更修長,放在嘴中咀嚼有苦澀味,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外敷但不能食用,吃多會産生頭暈、腹瀉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食物中毒。若誤食應該盡快就醫,若中毒情況嚴重,要立即呼叫救護車。再者要催吐和導瀉,進食的時間在1-2小時內,可進行人爲催吐;進食超過2小時,精神較好的,可服用瀉藥,促使中毒食物盡快排出體外。

“蔥蓮”易與“野蔥”混淆

在醫院從事藥劑工作的楊女士表示,“打野”雖然很有趣,但更重要的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比如說,蔥蓮就容易被當成野蔥食用,但蔥蓮是有小毒的,且在成都都很容易見到。尤其是對于沒有經驗的人來說很危險,因爲他們無法從外形上來區別兩者,容易誤食用。”

▲野蔥

蔥蓮是石蒜科植物,又叫做肝風草,誤食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嘔吐、腹瀉、渾身無力、昏睡等中毒反應。

野生蘑菇一類更是“重災區”

2022年5月6日,家住成都蒲江的陳先生在自家後山閑逛時,偶然在松樹林裏發現了6朵白色的蘑菇,陳先生拾起它們帶回家,在中午的時候將它們全部素炒吃了。當晚10點左右,陳先生開始劇烈嘔吐、腹瀉。家人急忙把他送到當地醫院檢查。

在經過醫務人員爭分奪秒的全力診治後,陳先生有驚無險的度過難關。經過毒檢確認,陳先生食用的這6朵看起來純潔無害的蘑菇是可以造成急性肝損害型中毒的致命鵝膏。

這些川渝地區常見的蘑菇

都有毒!

按照毒性強弱排列順序

還有這些野菜也務必注意千萬別吃!

特別提醒

對不熟悉的野菜

不要采摘、不要食用

防止野菜中毒

以下幾個問題要牢記

1. 仔細鑒別,謹慎采食

不熟悉、不認識、易認錯、受汙染的野菜堅決不采不食,不買不賣。爲滿足公衆需求,一些野菜已實現人工規模化種植,大家可以通過正規銷售渠道進行選購。生長在路邊、化工廠河邊或附近的野菜,請大家不要采集。

2.妥善貯存,合理烹饪

野菜不宜存放過久,生食野菜應清洗幹淨,對不宜生食的野菜,需要經浸泡、蒸煮、烹調等處理後才可食用。

3.保存拍照,及時就醫

食用野菜前留存少許野菜或拍個照以便中毒後鑒別種類,食用野菜後若有不適,及時就醫。

4.下列人群不建議食用野菜

嬰幼兒、孕婦、乳母、老人以及對野菜有過敏史、消化系統存在疾病的人群,不建議食用野菜。

如果一不小心誤食中毒了

該怎麽辦?

停止食用、催吐、就醫

食用野菜、野蘑菇後有頭暈、惡心、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時,立即停止食用;

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及時進行催吐;

攜帶剩余野菜、野蘑菇及嘔吐物,及時就醫。

轉發擴散!

綜合:四川日報、成都發布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