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需要背鍋,爲什麽不出姚明,你們責任很大

CBA籃球弟 2024-05-16 17:41:58
媒體責任很大!爲什麽不出姚明,根源在于媒體

在近期的采訪中,姚明直接指出“現在出不了姚明、劉翔、李娜的根源是媒體環境改變了!”但他的這個說法就讓諸多的媒體人蒙受了不白之冤。而且在籃球弟看來,姚明這句話的意思頗有一股CBA聯賽之所以出現不了像姚明、劉翔與李娜那樣的國際巨星,根源就在于媒體的傳播形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如今媒體的傳播形式已經由于過去的點對點傳播進化成極具碎片化的信息展現形式,這也就讓國內的粉絲們群體擁有了更多的選擇,如今的媒體人顯然就有這方面的傳播責任。可諸多的媒體人真的需要背起這口黑鍋嗎?下面,隨籃球弟一起來看看吧!

然而看過這段采訪的粉絲們都能夠看出來,鳳凰衛視記者吳小莉想問的就是過去的人才培養形式與現在的人才培養形式究竟哪個更適合當下國內的籃球環境。畢竟當中國男籃去年在國際賽場上遭受了連續的重錘之後,國內的CBA聯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關于這一點,我們通過CBA聯賽在當下的曝光度就能夠明顯地看出來了。如今國內的大批粉絲都希望姚明乃至CBA公司能夠拿出真正的魄力,對現有的賽制模式,球員准入規則以及裁判的判罰尺度、淘汰制度等方面出台更多的改革措施。只有這樣,中國男籃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東山再起!

姚明轉移話題,並指向諸多媒體人

然而姚明的回答呢?卻將矛頭指向了諸多的媒體人,說真的,他的這波回答還真的讓人挺懵逼的!難道從根源上闡述過去與當下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劣就有這麽難嗎?要知道,不管是國內的媒體環境還是籃球的整體水平依舊還與歐美籃球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球員的整體水平方面,就連CBA聯賽的20支球隊所采用的戰術打法也與歐美籃球的差距十分驚人。因爲我們還是喜歡打陣地戰,而歐美籃球呢?小球風就已經風靡了數年。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球員的整體水平顯然就與歐美球員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大,這也是最需要姚明深刻反思的!

畢竟他現在可是主導著國內籃球的整體走向,而且粉絲們也都想看看,姚明怎麽幫助中國男籃在短短數年內重新崛起。是徹底變革各隊的人才培養模式?還是固守現有的一畝三分地選擇苟延殘喘?但在籃球弟看來,姚明極有可能會選擇前者!畢竟他現在還兼任著亞洲籃球聯合會主席,這也就讓他對亞洲乃至全世界的籃球發展形勢都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尤其是中國籃球的發展形勢依舊面臨著殘酷的考驗。除了需要大力發展CBA選秀之外,他還要大力推廣校園籃球,讓各大高校成爲CBA聯賽造血的龍興之地,這項大計也決定著中國籃球的未來!

國內人才培養模式正處在新老交替

而且只要是中國男籃的資深粉絲應該都能夠發現端倪,那就是國內籃球的人才培養模式正處在原有模式崩潰而新模式還沒有誕生的尴尬期間。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中國籃球顯然還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因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誰也不敢保證將各大高校作爲20支球隊造血基地的做法是正確的,這件事我們也只能通過時間來驗證結果。不過,郭凱、王少傑與陳國豪等選秀球員在賽場上的出色發揮,這也就讓中國籃協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但這些球員的年紀普遍都有一些偏大。就拿陳國豪來說,他正式加盟北控隊的時候就已經24歲了,在年齡方面並不占優勢。

反觀青島隊的年輕中鋒楊瀚森呢?他登陸CBA聯賽的時候也只有18歲,雖說他的整體水平還不能完全碾壓陳國豪,然而眼尖的粉絲依舊能夠一眼看出來,這兩人的實力明顯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這也就讓一些強隊很難放棄以往的人才培養模式。除了青島隊之外,浙江、新疆與廣東等球隊也都存在著類似的問題。畢竟這幾支球隊的青年梯隊每年都能夠爲一隊輸送一批優秀的年輕球員,反觀CBA選秀呢?真正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即時戰力的球員也就只有那幾名球員,這點人還不夠20支球隊塞牙縫的,在這方面就需要中國籃協做出更多的努力了。

姚明仍需再接再厲,助男籃走出低谷期

至于說姚明在開頭部分提到的一個話題,將CBA聯賽在最近幾十年沒有誕生出像姚明那樣頂級巨星的責任完全歸結到諸多媒體人的頭上?這顯然有點不負責任!而且在籃球弟看來,以姚明見識與辯解能力他還不至于把無法誕生國際巨星的責任完全扣到媒體人的頭上。究其根源就是國內人才的培養模式已經處在新老交替的關鍵時期,在這段時間內,由于受到新老模式交替的影響,新一代年輕球員的整體水平必然會受到直接的影響。關于這一點,我們從這20支CBA球隊在本賽季的表現就能明顯地看出來了,關鍵就看我們什麽時候能夠走出低谷期了。

0 阅读:82

CBA籃球弟

簡介:首鋼與北控的忠實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