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專家鮑長友——精于臨證,學驗俱豐

太乙堂 2024-02-22 17:04:15

中醫博大精深,岐黃之術至精至微,學習中醫而欲有所成者,必須對中醫懷有以身相許、一生相隨的決定與恒心,畢生以論歧黃之道、謀蒼生之福爲己任,勤求古訓,體驗意蘊,師古不泥,精研創新,精于臨證,學驗俱豐。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會員、雲南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科主任鮑長友,就是這樣的一位精于臨證,學驗俱豐,在中醫腫瘤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經驗並取得確鑿效果的名醫。

博采衆長,擇善而從

鮑長友主任出身于中醫世家,從小閱讀醫書,隨父侍診,耳濡目染中,培育了對中醫的深厚興趣。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後,鮑長友主任又跟隨多位名醫學習中醫理論和腫瘤臨床治療,通過長期跟師抄方,通過虛心學習並深刻感悟名師的接診之工、辨證之巧、醫道之聖、療效之奇,在潛移默化中繼承了名師的寶貴經驗,業務水平不斷提高。

中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源到流,學派衆多。鮑長友主任在學術上不囿于某一家一派,而是博采衆長,擇善而從。多年來精勤探索,孜孜以求,俯身臨床,升華臨床,通過持久的學習和大量診療病人、不斷總結病案,在運用中醫藥治療各種惡性腫瘤方面取得確鑿效果,受到患者認可與業界肯定。

鮑長友主任注重通過辨證使用中藥材、抗腫瘤中藥膏方調理,來達到治療目的。尤其在消除腫瘤並發症、控制腫瘤細胞、提高腫瘤患者免疫力,以及改善腫瘤治療後不良反應方面有獨到造詣,能切實延長患者生命、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勤學古方,體驗意蘊

中醫學對包括腫瘤在內的各種疾病的闡釋既是奇妙的,但同時又是晦澀的。對于後人而言,中醫的理法方藥有許多值得我們研究和繼承的東西,但僅僅繼承是遠遠不夠的,更多是需要通過我們的臨床實踐,去探索那些隱晦的東西,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勤學古方,體悟意蘊;師古不泥,勇于創新。

鮑長友主任對腫瘤病因病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認爲:在癌症的發病中,正氣虧損,正不勝邪是發病基礎。癌症的發生多爲正氣衰退、內環境失衡,致癌因素蓄積體內,擾亂髒腑,從而使痰濕毒瘀聚爲有形而發病。癌發之後,癌損正氣,正不敵邪,是致使癌瘤擴散轉移的重要因素,後期癌瘤肆虐,也始于正氣衰敗。在深刻把握腫瘤病因病機的基礎上,鮑長友主任攜手同道經多年研究,形成了“扶正祛邪·抗癌消瘤”這一創新性療法。扶正是使用培本補虛的藥物來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調整人體陰陽、協調五髒安和,消除體內致癌因素,使癌細胞發生逆轉,從而達到抗癌、治癌目的;祛邪則是采用軟堅散結、解毒消癌、活血化瘀、祛逐邪毒的方法,來祛除病邪,控制和消散癌塊,實現邪去正安目標。

三辨治癌,治病留人

鮑長友主任治癌的另一個特色是三辨施治,即“辨證論治、辨病理論治、辨病位論治”。辨證論治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辨別患者究竟是屬虛證、實證還是虛實夾雜證,之後根據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用藥;辨病理論治是借鑒現代醫學的成果,使用中藥進行針對性治療,因爲現代科學已證實不同癌症的病理分型各不相同;而辨病位論治則是中藥的引經理論在方劑上的應用,即應用君臣佐使的使藥,類似于現代醫藥的靶向給藥、靶器官給藥。

三辨論治解決了中醫病因病機定位模糊不清的缺點,率先把中醫整體性治癌優勢與西醫的病理學優勢結合起來,實現癌症治療效果最大化,幫助衆多患者實現了抑癌保命、與瘤共存的目標。

【名醫檔案】

鮑長友

雲南中西醫結合醫院 腫瘤科主任

著名中醫腫瘤臨床專家

“扶正祛邪·抗癌消瘤體系”創始人之一

中國醫師協會會員

中國抗癌協會常務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中醫藥促進會中醫藥傳承發展工作委員會委員

個人簡介:

從事中西醫結合腫瘤臨床診療工作30余載,曾在北京廣安門中醫院,北京301醫院進修,多年來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繼承與創新並重的治學觀,在控制腫瘤進展、改善患者臨床症狀、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等方面療效顯著,幫助衆多患者實現高質量帶瘤生存。曾獲省級醫療新技術應用獎2項、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並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承擔參與多項腫瘤研究相關科研課題。

擅長領域:

善于運用中醫治療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腸癌、甲狀腺癌、乳腺癌、淋巴瘤、食管癌、腎癌、鼻咽癌、口腔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各類良惡性腫瘤及其並發症。對肺結節、乳腺結節等癌前病變的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腫瘤術前控制及術後的體質調理、增強免疫力、減輕放化療和靶向藥毒副作用,延緩靶向藥耐藥有獨特的治療方式。在中晚期腫瘤治療方面,以配方精當、收放自由、存活率高而聞名業內,深受患者肯定。

0 阅读:5

太乙堂

簡介:太乙堂中醫專注弘揚中醫文化,傳播中醫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