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複國的波蘭,再次與俄國關系緊張,曆史的種種記憶恐難抹除

燃竹君 2024-03-27 23:04:27

在閱讀此文前,懇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每日爲您推送精彩內容,不要錯過哦~

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最近波蘭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似乎並不融洽。

回顧蘇聯時代,波蘭人與當時的俄羅斯人,曾保持著兄弟般的情誼。

爲何這種關系,走到今日,會變得這般緊張呢?

回到原來的曆史中,或許可以探尋兩國關系微妙變化的一些線索。

1.波蘭差點成爲歐洲第一大國

如果我們拿起一張世界地圖,隨意問一個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是哪個?”

他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一個國家-俄羅斯。

然而,回溯到16、17世紀,當時歐洲領土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國家並非俄羅斯,而是波蘭。

不過,那時的波蘭,並非今日之波蘭,它是波蘭與立陶宛公國的聯合體-波蘭立陶宛聯邦。

今日的波蘭領土面積,如果與當年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領土面積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巅峰時期,波蘭立陶宛聯邦擁有將近10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妥妥的歐洲龐然大物。

波蘭大約在公元十世紀左右,建立了封建制國家。

波蘭在建國初期實力尚弱,不斷受到條頓騎士團的侵襲,爲了抵禦強敵,波蘭只能選擇與立陶宛合並,雙方聯合起來對抗條頓騎士團。

1411年,波蘭立陶宛聯邦成功擊潰了條頓騎士團,對方後續對聯邦的威脅大幅減弱,此次勝利,爲波蘭贏得了100多年寶貴發展時間。

與此同時,基輔羅斯貴族弗拉基米爾大公,建立了莫斯科公國,逐漸嶄露頭角。

莫斯科公國與波蘭立陶宛聯邦位置很近,雙方關系一直緊張,爲了應對莫斯科公國施壓,波蘭便積極拉攏欽察汗國,前後夾擊對方。

然而1480年,由于波蘭立陶宛聯邦的軍隊食言未至,欽察汗國對莫斯科公國的進攻慘敗,間接促成了欽察汗位的重新洗牌。

波蘭未曾料到,這次看似微小的失誤,竟爲自己樹立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2.強大的沙俄形成

擺脫了欽察汗國的制約後,莫斯科公國便有了偷發育的機會。

莫斯科公國不斷向周邊擴張,吞並鄰國領土,至15世紀,沙皇迎娶了拜占庭的公主,宣稱自己爲東正教正宗,通過教會,在西方社會有了更高的影響力。

此時的莫斯科公國,曆經幾代大公的苦心經營,已經擁有了歐洲最大的領土面積和超強的戰爭潛力,沙皇俄國隨之而生。

單看眼前利益,欽察汗國因爲一系列連鎖反應覆滅,並非全然不利。

欽察汗國崩潰的時候,各國忙于爭奪地盤,對波蘭的關注度自然就降低,波蘭立陶宛聯邦穩步發展當中。

若波蘭立陶宛聯邦能夠抓住時機,集中國家力量,大力發展經濟,整頓軍隊,或許能一躍成爲歐洲首屈一指的大國。

然而,波蘭卻遭遇了一位奇特的君主,波蘭的未來發展,明顯走歪了。

這個君主叫齊格蒙特一世,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波蘭和立陶宛徹底融合在一起了,雙方已經接近不分彼此。

眼看大局已定,他卻幹了一件很離譜的事,別出心裁地弄設計出一套“選舉君主制”。

新的君主選拔模式實行,就意味著波蘭失去穩定的統治中心,國王一換再換,波蘭的內部,時常混亂不堪。

好在波蘭家大業大,依靠這些年的積蓄,成功打敗過俄國和瑞典的聯軍,甚至在1683年指揮歐洲聯軍打敗了土耳其,阻斷了其重新崛起之路。

但種種榮譽,對波蘭而言,都只是昙花一現,進入18世紀以後,波蘭的國力明顯走了下坡路,逐步被俄國控制。

3.波蘭王國

如今,我們翻開波蘭的地圖,會發現它所處的位置極其微妙。

波蘭恰好扼守在俄羅斯的波羅的海出海口,同時又是奧地利、普魯士等國抵禦俄國進攻的屏障。

問題的核心在于,無論是奧地利、普魯士,還是俄羅斯,都不願看到一個強大的波蘭擋在自己前進的路上。

因此,出現了三次瓜分波蘭的曆史事件。

第一次瓜分波蘭的戰爭,發生在1764年至1773年。

1772年,德國、奧地利和普魯士三國簽訂了條約,三國已經大軍壓境,波蘭無奈地承認了喪權辱國的條約,失去了大片領土。

起初,波蘭的貴族尚能組織兵力進行抵抗,但面對三個歐洲強國,波蘭的國力已不複往昔,勉力抗爭,只是徒勞。

第二次瓜分波蘭的導火索,是波蘭推行了富國強兵的《五三憲法》,此舉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俄羅斯趁機扶持反對派,找到出兵理由,聯合普魯士再次攻入波蘭,進一步瓜分了波蘭領土。

第三次瓜分波蘭的原因,則是領土大面積喪失,波蘭民衆強烈不滿。

這時,波蘭出現了一位民族英雄-科希丘什科,在他的指揮下,波蘭人民屢屢抗擊侵略者,收複領土。

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三國重新組織聯合大軍,波蘭人民耗幹了反抗的熱血,爲了徹底清理掉波蘭人的威脅,三國下定決心,徹底滅亡波蘭,波蘭就此亡國。

4.寫到最後

至于後來的事件,我們或許都已有所了解。

拿破侖的時代,法軍途經波蘭,拿破侖看中了波蘭的戰略地位,同時波蘭人厭惡俄國人、普魯士人以及奧地利人。

見民心可用,拿破侖大手一揮建立了華沙大公國,用以牽制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

但拿破侖失勢之後,華沙大公國再次陷入了困境,重新被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瓜分殆盡,好不容易複國的希望,再一次被殘酷地掐滅。

種種一切都表明,波蘭的每一次興衰榮辱,幾乎都有俄羅斯人的影子。

即便到了後來的蘇聯時期,波蘭人也未從俄羅斯人那裏獲得太多的利益。

蘇聯解體後,雙方失去了同志關系的維系,幾百年間積壓的民族仇恨,隨之被喚起。

如果選取斯拉夫人的傑出國家代表,南斯拉夫人有塞爾維亞,西斯拉夫人有波蘭,而東斯拉夫人無疑是俄羅斯。

有一點無可否認,斯拉夫民族的傑出代表,抗爭意識強烈,且特別記仇。

因此,波蘭對俄羅斯人的深深敵意,如今看來便合情合理了。

更何況,俄羅斯人在波蘭領土的東北部,還安置了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加裏甯格勒。

正如我們的古話所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波蘭人的憤怒,已經忍了很久呢?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