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複新疆後,陳兵9萬的沙俄,爲何甘願退出伊犁九城?

曆哥說曆史 2024-04-02 20:49:14

在曆史的長河中,有些事件如同璀璨的星辰,即使歲月流轉,也依然閃耀著奪目的光芒。左宗棠收複新疆,無疑是晚清曆史上最爲震撼人心的一幕。

然而,當左宗棠在1878年1月2日成功收複新疆後,伊犁九城卻仍被沙俄占據。那麽,這場對峙最終如何收場?沙俄又爲何在1881年選擇了退出呢?

1881年,對中國來說,是個多事之秋。這一年,《伊犁條約》的簽訂,標志著沙俄在伊犁的霸權終于畫上了句號。這個轉變,對于當時的新疆,乃至整個中國來說,意義非同小可。要知道,就在不久前,沙俄還以強大的軍力爲後盾,對伊犁九城虎視眈眈,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

沙俄對伊犁的侵占,始于1871年7月。那一年,沙俄趁阿古柏之亂,出兵占領了伊犁,這無疑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粗暴踐踏。清廷對此表達了強烈的抗議,但沙俄卻置若罔聞,甚至聲稱他們只是“暫時幫清朝鎮守伊犁”。然而,事實上,他們卻一直暗中將伊犁視爲自己的囊中之物。

當左宗棠收複新疆後,沙俄的野心徹底暴露。他們不僅拒絕歸還伊犁,反而迫使清廷在1879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裏瓦幾亞條約》。當這一消息傳來,左宗棠憤慨不已。他深知伊犁的重要性,不僅關乎新疆的安危,更是中國領土完整的底線。于是,他毅然上書清廷,要求治崇厚的罪,並重新派人談判。

在左宗棠的堅持下,清廷于1880年派遣曾紀澤前往俄國重新談判。然而,談判過程異常艱難,沙俄方面態度傲慢,對曾紀澤冷嘲熱諷。面對這種情況,左宗棠再次展現了他的堅毅與智慧。他一方面支持曾紀澤據理力爭,一方面在1880年6月又做好了武力收複伊犁的准備,派遣金順、張曜、劉錦棠等大將率兵逼近伊犁,以武力威懾沙俄。

面對左宗棠的強硬態度,沙俄終于感到了恐慌。他們擔心一旦左宗棠真的動武,他們將在新疆遭受重創,甚至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同時,沙俄也面臨著其他方面的壓力。剛剛結束的第十次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讓他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國內矛盾激化,他們急需穩定國內局勢。因此,在多方面的考量下,沙俄最終選擇了妥協。

經過多輪談判,1881年2月24日,曾紀澤與沙俄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和《陸路通商章程》。雖然中國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包括割讓特克斯河流域和穆素爾嶺給俄國,以及支付大量賠款,但至少保住了伊犁這座新疆的命脈之城。對于沙俄來說,這或許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對于中國來說,這卻是左宗棠等愛國將領用智慧和勇氣贏得的勝利。

當我們回顧這段曆史時,不禁爲左宗棠的堅毅與智慧而贊歎。正是他的堅持與努力,讓中國在沙俄的霸權面前挺直了腰杆,維護了國家的尊嚴與領土完整。而沙俄的退出,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曆史的必然:任何一個國家,無論其強大到何種程度,都不能肆意踐踏他國的領土與主權,否則最終只會自食其果,遭受曆史的懲罰。

1 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