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影評:有個死人就躺在那裏

賀國涵 2022-01-11 14:22:25
1967年,底特律,白人警方在私營的盲豬酒吧裏,大動作逮捕多名黑人,引發圍觀群衆不滿,隨即演變爲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族群暴動事件之一,美國政府派遣國民兵、州警協助當地警方鎮壓;暴動第二日,阿爾吉爾旅館傳出槍聲,警方認定旅館內藏有狙擊手,三名巡警率先進入旅館盤查,造成三名黑人青年死亡,多名黑人住客及兩位來自俄亥俄州的白人女性,遭受毆打與虐待與逼供.....

《底特律》場面調度極其出色,盡管電影有半場時間都限縮在阿爾及爾旅館內,然而魄力十足的剪輯與運鏡與節奏掌控,不但維持影片戲劇張力不墜,並爲觀衆帶來強大的壓迫感;《底特律》沒有半場贅戲,先介紹底特律暴動起源,接著花了些篇幅帶出劇中幾位要角,包括主張以武力打壓黑人族群的克勞斯巡警、想要成爲知名歌手的神情合唱團主唱賴瑞、相信好友賴瑞一定會成功的年輕男孩佛瑞迪、在保全公司上班,懂得與白人打交道的迪斯穆克、個性大方外放的白人女孩凱倫與茱莉等,電影建立起觀衆對角色的熟悉度後,才進入影片主題,巨細靡遺地呈現阿爾吉爾旅館事件的始末。        

一個爛導演可能花一整部影片時間,還讓觀衆搞不清處劇中角色的性格爲何,而厲害的導演,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人物性格大略勾勒出來,角色建立完成,觀衆就知道要把感情投射到哪個人物身上;我們該如何評斷一部影片的角色建構成功與否?        

以《底特律》爲例,賴瑞從一開始想要站在舞台上,把歌唱給每一個人聽,到後來堅持不再爲白人表演,說明阿爾吉爾旅館事件,徹底改變賴瑞對我是黑人這件事的認知,漫漫長夜,那些無助與驚慌與惶恐經曆,摧毀了賴瑞對白人的信心,而身在銀幕外的我,不只理解甚至認同賴瑞的轉變;《底特律》的哀傷,在于片中有些黑人行動激進,卻有更多黑人選擇低調不惹事,但不惹事不代表就能置身事外,膚色與階級差異,終會在沖突中被放大,清楚看見:你是黑人,我是白人,你低一等,我高一級的界線。        

武戲出色,文戲不落俗套,《底特律》再次證明凱瑟琳·畢格羅導演是美國當代最好的導演之一,電影片尾字幕提及阿爾吉爾旅館事件並未被完整記錄下來,影片內容取自新聞資料與當事人的訪談,並以戲劇性方式加以重現,因此,《底特律》到底呈現多少程度的真實,我們無法確切得知,但這部影片的意義與價值,在于它沒有用特效娛樂糖衣包裝美國黑人都過得很好的假象,而是深入挖掘與討論底特律沖突事件對不同族群對美國社會的傷害;對長期受到打壓的黑人觀衆來說,《底特律》搬演的是他們的真實人生,而《逃出絕命鎮》則是他們渴望許久的超級英雄電影。

0 阅读:43

賀國涵

簡介:以獨特的視角,帶你走進電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