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繡衣禦史

隴右行者 2024-04-12 15:29:40

明朝成化年間,山東博興出了一個進士,名叫顧鼎臣。他中進士後,被朝廷委派到湖北出任按察副使。顧鼎臣鐵面無私,一身正氣,當地的不法官吏都怕他,卻得到了百姓的擁戴。不久,顧鼎臣被調回京城,任爲刑部郎中,又遷爲大理寺丞。因其行事正直,被同僚所嫉,又得罪了不少權貴,最後被誣陷而革職,貶爲平民,回到了故鄉。

顧鼎臣有個女兒,名叫顧阿繡。阿繡從小受父親嚴格的家教和良好學風的熏陶,知書達理,深明大義。父親被革職,她雖然知道父親是被冤枉的,但聖旨已下,君命難違,只能勸慰父親。顧鼎臣回到博興後,不願與當地官紳有來往,便在城東買了幾畝地,蓋了幾間茅屋,與女兒阿繡一起過著清苦的生活。

城東這片地緊靠麻大湖,地雖偏僻,但環境優美。顧鼎臣與女兒種了一片竹林,將茅屋掩隱在一片翠綠之中。顧鼎臣給這片竹林取了個雅號,叫“千竿竹”。父女倆在這裏種竹,寫詩,過著世外桃源一樣的生活。

當時,博興縣有一大惡霸,名叫趙通判。他仗著京城裏有親戚做官,在博興一帶無惡不作,巧取豪奪,霸占民田,百姓們敢怒而不敢言。這一天,趙通判帶著一群家丁,來到城東竹林邊。他早就聽說“千竿竹”的大名,想將這片竹林據爲己有,砍下竹子回去做竹器賺錢。顧鼎臣當然不答應,趙通判大怒,命家丁上去搶奪,又命人將顧鼎臣狠狠打了一頓。顧鼎臣年近七十,哪裏經得起這般折騰,竟一病不起。

阿繡欲哭無淚,只能勸父親暫且養病,不要多慮。這天夜裏,阿繡憂心如焚,怎麽也睡不著。到了後半夜,她起床照料父親,忽聽門外響起輕微的腳步聲,出門一看,只見一條黑影翻牆而去。阿繡不知是何緣故,也沒聲張。

第二天一早,阿繡給父親熬藥,卻發現藥罐旁放著一個小小的紙包,她疑惑地打開一看,只見紙上寫著一行小字:“神藥專治跌打損傷,服之三天可痊愈。”旁邊正是那包神藥。

阿繡心中納悶,不知是什麽人留下的。她將神藥熬好,端給父親服了。說也奇怪,父親飲鸩止渴後,覺得傷痛好了許多,躺在床上也可以挪動了。顧鼎臣問起這藥的來曆,阿繡也說不明白。

一連三天,神秘的藥包都會出現,顧鼎臣的傷痛也一天比一天輕了。顧鼎臣覺得這件事很奇怪,便讓女兒到門外等候,看看到底是什麽人來送藥。

夜深了,窗外一片漆黑。阿繡藏在門後,眼睛緊緊盯著院子。後半夜,只見一條黑影又翻牆而入,直向廚房走去。阿繡輕手輕腳地跟在後面。那黑影到了廚房,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紙包,放在原處,轉身就走。阿繡從後面猛撲過去,一把抱住了那人。

只聽“哎喲”一聲,那人跌倒在地。阿繡以爲他是趙家派來的,揮拳便打。那人並不還手,只是連聲求饒。阿繡點亮燈火一看,原來是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小夥子,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不由得松開了手,那小夥子趁勢翻起身來,一溜煙似的跑了。

阿繡拾起藥包,心裏更是疑惑。

第二天,顧鼎臣的傷痛全好了,他能下床走動了。阿繡把昨天夜裏遇到的事情跟父親說了,父女倆都覺得奇怪,想不出送藥人到底是誰。

到了晚上,阿繡坐在屋裏做針線活,父親在床上靜養。三更天的時候,阿繡忽然聽到竹林裏響起一陣清脆的笛聲,笛聲悠揚,十分悅耳。這笛聲是從哪裏傳來的呢?這麽晚了,誰在那裏吹笛子?

阿繡忽然想到,可能是那個送藥人在吹笛子,她好奇地走出屋門,循聲找去。只聽笛聲是從竹林深處傳來的,阿繡慢慢走過去,離笛聲越來越近了。她怕驚動了吹笛人,便輕輕撥開竹子,只見一個白衣青年正坐在一塊石頭上,全神貫注地吹著笛子。

阿繡不願打擾他,靜靜地站在一旁聽得出神。一曲吹罷,那青年擡起頭來,忽然看見了阿繡,不由得驚叫起來:“啊,你,你怎麽會在這裏?”

阿繡也吃了一驚,原來這吹笛的青年,正是前些天夜裏來送藥的那個人。阿繡也不知所措,結結巴巴地說:“這,這笛子是你吹的?”

“是我。”那青年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真不好意思,打擾你了。”

“不,你吹得很好聽。這深更半夜的,你怎麽一個人跑到這裏來吹笛子?”

“我,我睡不著覺,心裏悶得慌,便跑到這裏來吹笛子,沒想到會打擾你。”

阿繡說:“我也是聽到這笛聲才來的。你吹的笛子真好聽,是誰教你的?”

“是我父親。他年輕的時候吹得可好了,後來老了,吹不動了,便教我吹。”

“這麽說,你父親也是懂得音律之人了?”

“是的。他不但笛子吹得好,還彈得一手好琵琶,只是現在彈不動了。”

阿繡看那青年,一表人才,舉止文雅,又吹得這麽好笛子,猜想他家一定不是尋常百姓,又問道:“聽你口音,像是本地人,我怎麽沒見過你?你家住在哪裏?”

那青年說:“我家離這裏不遠,只因家父管教甚嚴,不讓我隨便出來,所以你未曾見過我。”

阿繡想問他的名字,又不好意思開口,天也快亮了,她只好告別那青年回家去了。

從此以後,每當夜深人靜時,竹林裏便響起清脆的笛聲,阿繡知道是那個青年在吹笛子,有時便跑過去聽他吹。兩個人漸漸熟悉了,話也多了起來。阿繡終于知道了那青年的名字,他叫文玉,也住在城東,離這裏十幾裏路。文玉也知道了阿繡的名字,還知道她是被革職的刑部郎中顧鼎臣的女兒。兩個人談得很投機,從音律談到詩詞,有時也談到各自的身世,只是文玉對自己的家庭談得很少。

阿繡有時也請文玉到自己家裏來做客,父親顧鼎臣見女兒領回一個英俊潇灑的青年,心裏也很高興,只是不知這青年的身世如何,也沒好意思多問。

阿繡與文玉交往多了,互相之間産生了愛慕之情。阿繡對父親說明了心意,顧鼎臣也不反對,只對女兒說:“婚姻大事,不可兒戲,等你了解了他的身世,再做決定也不遲。”

阿繡點了點頭,心裏卻在想:“文玉爲什麽總不肯說出自己的身世呢?難道他有什麽難言之隱嗎?”

這一天,阿繡在竹林旁又遇到了文玉。文玉吹完了一曲,神色黯然地說:“阿繡,我明天要出遠門了,特來向你告別。”

阿繡吃了一驚,忙問:“你要去哪裏?去多久?什麽時候回來?”

文玉說:“父親讓我到江南去采購藥材,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才能回來。阿繡,你要多保重。”

阿繡心中戀戀不舍,說:“你早去早回,我等你回來。”兩個人含情脈脈,一直到天快亮了才分手。

第二天,文玉果然走了。阿繡日夜思念,盼他早日歸來。三個月過去了,半年又過去了,卻不見文玉的蹤影。阿繡每天夜裏都跑到竹林裏去等,一直到天快亮時才回家,可每次都失望了。

這一天夜裏,阿繡又來到竹林旁,等了一夜,仍不見文玉回來。天快亮時,她忽然聽到遠處傳來馬蹄聲,由遠而近,來到竹林邊停住了。阿繡仔細一聽,好像是文玉的聲音,她急忙跑出竹林,只見文玉從馬背上跳下來,正站在那裏向她招手呢。

阿繡喜出望外,跑過去緊緊握住了文玉的手,眼淚奪眶而出,哽咽著說:“你,你終于回來了……”

文玉也激動地說:“阿繡,讓你久等了,我實在對不起你。”說著,他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包,“這是我給你買的胭脂花粉,你喜歡嗎?”

“喜歡,只要你買的,我都喜歡。”阿繡接過小包,放在懷裏,又問,“這次出門還順利嗎?”

“還好,只是回來的路上遇到了強盜,爲了保住這些貨物,我和他們打了起來,幸好有兩個江湖俠士相助,才奪回了貨物,真是好險啊。”

阿繡聽說文玉遇到了強盜,嚇得臉都白了,忙問:“那你受傷沒有?”說著,上下打量文玉,見他完好無損,這才放下心來,又說,“只要你平安回來就好,以後別再出遠門了。”

文玉點了點頭,說:“是啊,我也正想和你商量這件事呢。我父親年紀大了,需要有人照顧,他希望我留在家裏,不要再出去了。阿繡,你願意跟我一起回去,照顧我父親嗎?”文玉說完,用期待的目光看著阿繡。阿繡聽了文玉的話,心中一陣激動,這正是她一直期待的結果。她擡頭看著文玉,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說道:“我願意,我願意跟你一起回去,照顧你的父親,和你一起生活。”

文玉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感動,他緊緊握住阿繡的手,深情地說道:“阿繡,謝謝你,我會用一生去珍惜你,去愛護你。”

阿繡羞澀地低下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知道,自己找到了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

幾天後,阿繡拜別了父親,跟隨文玉回到了他的家中。文玉的父親見兒子帶回了一個如此賢惠、美麗的女子,心中十分高興,對阿繡贊不絕口。

阿繡也很快就適應了新環境,她勤勞能幹,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對文玉的父親也是孝順有加。文玉的父親看在眼裏,喜在心上,常常誇贊阿繡是個好媳婦。

文玉和阿繡在一起後,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甜蜜和幸福。他們一起照顧父親,一起經營家中的生意,一起享受著平凡而又溫馨的生活。

然而,幸福的生活總是短暫的。不久後,文玉的父親因病去世了。在臨終前,他拉著阿繡的手,感激地說道:“阿繡,謝謝你這些日子對我的照顧,你是一個好媳婦,文玉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氣。”

阿繡聽後,淚流滿面,她緊緊握住文玉父親的手,說道:“爹爹,您放心,我會一直照顧好文玉的。”

文玉的父親去世後,阿繡和文玉更加珍惜彼此,他們相互扶持,共同面對生活的挑戰。他們的感情也更加深厚,成爲了當地有名的恩愛夫妻。

幾年後,阿繡和文玉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的生活更加美滿和幸福。他們常常帶著孩子回到阿繡的故鄉,去看望阿繡的父親顧鼎臣。顧鼎臣看到女兒女婿如此恩愛幸福,也感到十分欣慰。

這段美好的姻緣一直傳頌在當地人的口中,成爲了博興縣的一段佳話。而阿繡和文玉的故事也告訴人們:真愛無畏艱難,只要心中有愛,就能克服一切困難,走向幸福的彼岸。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