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什麽沒有“高反”?

評論李萬卿 2024-05-11 20:00:54
我們爲什麽沒有“高反”?

原創 李萬卿

這次自駕西藏歸來,有人問我:您高反了嗎?

答曰:沒有!

年過花甲,在G318、G317“流竄”20多天,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地方至少有5天......我和太座都不頭痛、不頭暈、不嘔吐、有食欲、有精神,血氧飽和度從來沒有低于90......

很多人不相信。

4月18日,本打算在康定“適應”一天,但早餐後發現天放晴了,就果斷決定出發了。

翻越折多山時,太座順手打開了車載制氧機,讓氧氣在車內彌散。

折多山,折多山,“折”的確很多,越“折”越高,車子爬升到海拔4298米的觀雪平台,站在“西出折多”的巨石下,回望來路,像“豬大腸”扭曲盤旋。

此時此刻,已有不少人坐在地上喘氣、吸氧。

我和太座也有點暈暈乎乎。

這種“暈暈乎乎”,不是高反,而是“不相信”。

我們不相信爬到海拔4000多米,竟然沒有一點點“反應”。

于是,隨手發了一個朋友圈,一友人留言說:別高興得太早,高反不高反,就看這一晚。

他的意思是,折多山垭口海拔雖然高,但很快就通過了。高反,可能在幾個小時後出現。

當晚,宿雅江。

4月19日,從雅江趕往巴塘,300公裏。經山路十八彎、姊妹湖、理塘、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最高海拔4680米。行車中,我們依然開著制氧機。

還好,友人的話沒有“應驗”。

車過金沙江大橋,遇到一對河南夫妻,相約結伴而行!

河南夫妻說,他們到理塘時,妻子高反了。

他們說,聽說抗一抗就“適應”了,結果生不如死,隨車雖帶有氧氣瓶、氧氣袋,但高反之後再吸氧,只能緩解,不能“治愈”。

接下來,每隔一定的時間,我們就給他們的氧氣袋充滿氧氣,讓他們在車內“放氧”。結果,再無高反現象。他們到拉薩後,也買了一台制氧機。不過,很貴!

羊卓雍措,又稱“羊湖”,湖面海拔4400米,觀景台4600多米,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島嶼、牧場、溫泉、野生動植物、寺廟等多種景觀爲一體的、獨特的自然風景區,與納木措、瑪旁雍措並稱西藏三大天湖。

羊湖,是世間最美的水,是上蒼遺落人間的寶石,是一汪湛藍的心情。

太座沉醉其中,流連忘返,一呆就是兩個小時。

兩個小時沒有吸氧,依然沒有高反。

納木措更高,海拔4718米。

放眼遠方,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淅,峰頂白雪皚皚。

雪山的血統,讓納木錯有了婀娜的容顔:純淨、透明、超塵脫俗;高原的陽光,給納木錯釉上一層明媚的底色,風情萬種。

我們在納木錯餵鳥,拍照,散步......不知不覺,過了兩個小時。我血氧飽和度:90;太座:91。

從拉薩到類烏齊,先走高速,再轉G317,逢景點下路,至少有上千公裏在海拔4200米到4700米,全程在車內開啓制氧機,全程無高反。

安吾拉山口,海拔5089米。觀景台正對著布加雪山,連綿起伏,雪罩風舞。

一台制氧機,順利通過安吾拉山口。

這幾年,西藏遊越來越火,很多人擔心高反。于是,網上傳言:輕微高反,不要吸氧,不然會有“依賴”;要提前吃這藥喝那水,“預防”高反......等等等等。

我這次進藏,在“防高反”方面,只帶了一台制氧機、一包巧克力、少量葡萄糖。

制氧機是普通家用制氧機,在海拔4500米以上依然“氧氣十足”。

網傳的什麽“吸氧依賴”,什麽“適應高反”,不是無知,就是另有所圖。

人也如此,不要人雲亦雲,偏聽偏信,只有親身經曆才是真實的!

7 阅读:3314
评论列表
  • 2024-05-14 10:40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不能以偏帶全。有驢友帶孩子因爲高反死在路上的。

  • 2024-05-14 08:02

    我去高原很多次,徒步雨崩兩次,又去了可可西裏,在亞丁全程徒步到4800的五色海都沒帶任何氧氣,我覺得正常體質的去高原不高反的方法就是平時多跑步,多做有氧運動,提高心肺功能,加強身體的攝氧能力。那種健身房健身平時不有氧的大塊頭肌肉太多,需要的氧氣更多,反而更容易高反

  • 2024-05-15 20:35

    真的是不懂制氧機的工作原理。氧氣能不能人工制造我不知,但市面上的制氧機其實是將空氣中的氧氣單獨剝離出來供人使用。高原空氣稀薄氧氣含量低,制氧機能濃縮的氧氣非常有限,換句話說,制氧機在高原作用有限。

  • 2024-05-13 13:22

    原來是賣制氧機的。

  • 2024-05-15 23:30

    車載制氧機就是電解水,將水分解成氧氣和氫氣,怎麽會無用?這是初中化學就學習的知識,居然還有人說將車空氣中的氧氣分離出來,無語!

    用戶95xxx49 回覆:
    對頭!H2O
  • 2024-05-13 11:31

    什麽鬼都不要,合理排版行情,別激動,過了兩三個亞口(不要停留過久),經過踩棉花後,一切如li平地。

  • 2024-05-13 06:43

    是化學制氧機嗎?

  • 2024-05-13 23:32

    在車內制氧是收集車內氧氣,但後又彌散在車內能增加氧氣濃度嗎,連制氧機的原理都不明白,還出來表演,白癡!

  • 2024-05-15 23:33

    難道有人無讀過初中?就算化學成績極差,將水電解分離出氧氣及氫氣的常識都知道吧?

  • 2024-05-16 13:11

    “彌散”?那不如換成小電扇吧[呲牙笑]

  • 2024-05-16 01:26

    制氧分三種:冷凍法、吸附式、化學制氧,不知你的制氧機是那種。

  • 2024-05-17 13:41

    怎麽看怎麽像廣告!

  • 2024-05-18 08:29

    這是賣制氧機的廣告。

  • 2024-05-12 16:41

    頭次上高原,可選2500-3000米待上一天,期間適度慢跑測試身體反應,只是輕微頭暈是正常,不要吸氧,第二天基本沒事。

  • 2024-05-13 08:33

    這個東西不可靠,制氧不可能這麽小的機器能弄出來,而且要耗能。

  • 2024-05-13 20:33

    在高原上不爬山還行,去年我十一去爬了兩座大山,然後頭疼[笑著哭]

  • 2024-05-16 12:58

    說制氧機是電解水,同時罵別人白癡,真真無語!科普一下:平時所說“制氧機”,包括“醫用”,都是“聚”氧機,不“生成”!所以,簡單放車裏“彌散”純粹胡鬧,必須放口鼻處才有用!

評論李萬卿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