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國影視創作生産新風向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研討會在京舉行

文旅頭條新聞 2024-05-14 18:53:25

5月13日,現象級爆款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國內影視專家、學者以劇話産業,解密中國溫暖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標杆的流量密碼,深入探討如何運用影視文藝作品盤活資源經濟,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此次研討會由華策(廈門)影視有限公司主辦,雲南報業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活動旨在以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這一現象級作品爲典型案例,總結經驗、提煉做法,探討新時代電視劇創作品質化發展,特別是溫暖現實主義題材影視作品的創作生産,努力探索出可複制、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助力雲南在新時代創作生産出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大理州委宣傳部等單位相關領導出席活動。

打造文旅融合新標杆,成就文藝作品助力鄉村振興的點題之作

華策集團北京事業群執行總裁、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總監制張灼在研討會上說,《去有風的地方》是基于對社會情緒和對時代的洞察,大膽進行了題材和敘事方面的創新。不僅融入了對現代鄉村、人文關懷的展現與思考,還是對城市節奏、人生階段、以及抵抗焦慮話題的思考與思索,更是對家鄉的溫情呈現,對一個美好愛情、親情故事的綜合陳述。電視劇聚焦于擁有不同的人生經曆,但又共同追求治愈的年輕群體,以溫暖的風格和基調講述了在雲苗村發生的群像故事。出品團隊希望通過《去有風的地方》予人溫暖,引人思考,溫潤人心。

據張灼介紹,《去有風的地方》已經發行傳播到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新加坡、柬埔寨及歐美等國家和地區,以6種語言上線海外平台,覆蓋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

華策集團副總編輯、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總策劃賈堯進行了主旨發言,他表示《去有風的地方》真正做到了現實關照性與藝術性的兼顧,一方面有風以鄉村振興爲內核,運用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構築起以向往生活,對鄉村真實樣貌的還原,也對當代返鄉青年寫實進行寫實描述,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人間百態的真實故事,期間所傳遞出來的生活態度與取舍思辨,在內卷化的倦怠社會極具現實價值,爲觀衆構建起情感認同的橋梁和社會情緒的減壓閥,實現了現實主義田園題材劇的創新性年輕化表達。

賈堯介紹,該劇集以田園治愈作爲題材定位,用詩意化的表達手法,展現了溫情恬靜的當代鄉村生活,劇集以極具地域和民族風格的建築、服飾和美食,爲畫面增添了別具一格的情調。每一幀精美的雲南畫面,和治愈風的氛圍營造都成爲了吸引觀衆開啓雲南大理之旅的鑰匙,同時劇中藝術化的表達,也以真實細膩的人物形象刻畫,從側面反映出了當代年輕人多元包容的人生選擇和價值取向。

立足時代主題,專家評點中國影視創作生産新風向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主任趙彤,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人民日報》文藝部理論評論編輯室副主編任姗姗,《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編輯牛夢笛,北京市廣播影視協會理事長李米莉,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中國電視》高級編輯李躍森,中國電視劇制作産業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胡傑,雲南省社科聯原主席、博士生導師範建華等專家作了精彩發言。

李京盛表示,《去有風的地方》不是一時火爆的劇,經過時間的發酵之後,人們依然看到了這部劇的獨特魅力所在。該劇在題材上具有開拓性,劇情本身給廣大受衆提供的靈感題材新奇而持久。該劇細膩從容、娓娓道來的敘事手法爲影視劇敘事審美提供了新鮮獨特的呈現方式。此外,除了自身的思想藝術特征,它對整個行業創作表現出了極大的推動力和借鑒意義,很多創作經驗和啓示值得借鑒。

趙彤表示,《去有風的地方》講述了逆城市化創業的故事,展現了中國社會城市化的流動性,把握住了社會的情緒動向,特別是對青年群體的情緒動向演變,撫慰了逆城市化情緒。劇中,許紅豆、謝之遙、黃欣欣等人回到雲苗村,體現了年輕人對國家發展戰略的信心,發揮了助力鄉村振興的社會引導價值。該劇將敘事空間聚焦小城市,表現山美景美人更美的鄉村圖景,呈現出人民史觀的主體性和廣泛性,拓展了空間表達的多樣性。

尹鴻表示,《去有風的地方》已經成爲中國田園審美電視劇的代表性作品。該劇展現了鄉村振興的時代主題下一個慢節奏的、有情趣的、有態度的時代生活。劇中人物有著時代的縮影,作品有生活的質感。該劇表達了現代生活青年人對多樣化美好生活選擇的向往,對詩和遠方的追求,引發了這個時代觀衆的共鳴,成爲了彰顯我國電視劇文化多樣性新維度和高度的作品。

任姗姗表示,《去有風的地方》將文藝與鄉村相鏈接,讓觀衆看到了時代氣息,感受了地域文化特色,體會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將浪漫和青春的有機結合,輔以時代感、煙火氣的青春敘事,讓青春回到大地上。劇集作爲優質內容IP與文旅的雙向賦能,給取景地帶來流量。地方政府加強規劃與後期引導,合理統籌當地文旅優勢,建立起了長效機制,呈現長尾效應。

牛夢笛表示,《去有風的地方》開創出了一種新的返鄉劇範式,主創團隊爲這部劇角色的返鄉找到強有力的合理理由。將返鄉合理呈現,打開了此類題材電視劇創作的新思路,爲創作提供了可複制的路徑。後續大量的返鄉劇、田園劇、文旅融合的劇都被它開創出來的新範式所引領。該劇是對現實的描摹,讓田園愛情劇走向現實。主創團隊充分抓住了現實主義創作邏輯,既創造了有詩與遠方的烏托邦,又給予觀衆溫暖現實主義的慰藉。

李米莉認爲,《去有風的地方》把生活化的現實抓取、時代的號召、鄉村振興的內核立意、青春價值的融彙做到了“精制定位”。電視劇將深層次的思考都融進了流暢敘事中,觀衆在劇中完成了精神療愈,到小院打卡時,則把心中千姿百態的風,統一爲對美食美景的尋覓,實現了心境歸屬和飽覽風光的雙重目標。

戴清認爲,《去有風的地方》的主角許紅豆去雲南大理的旅行是見天地、見衆生、見自己的形而下心路之旅,也是關于人爲什麽活著、應該怎麽活著的形而上追問。選擇一種生活方式的背後是對一種價值觀的認同。紅豆身上退和進的結合,是多樣化、豐富的中國式生活選擇,奠定了中國式現代性審美重構的豐富圖景。劇中用彌漫式、滲透式的信息和情緒性的細節讓觀衆從始至終保持追劇的熱情,是一種新型美學密碼。

李躍森表示,《去有風的地方》是一部帶有示範性的作品,它真正實現了影視劇和旅遊資源的深度融合,是影視産業與文旅産業良性互動的升級版。它之所以能夠跟大衆産生共情,因爲它寫的是大衆能夠夠得到的生活。它真正打動人的地方,是它隨處可見的清新和純真。它沒有刻意去制造矛盾,而是描寫偶然的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它所表現的是那種不經意的美好,這種偶然性給作品帶來了豐富的逸韻,讓生活平凡的細節變得動人。

胡傑在發言中表示,《去有風的地方》畫面唯美,故事動人,成功地將觀衆代入充滿詩意和浪漫的遠方。作品通過描寫鄉村村民日常生活的狀態及故事,展現了當代村民的歲月沉澱和智慧,以及充滿人情味和煙火氣的當代鄉村圖景。該劇播出後,成功點燃了觀衆的追風熱,讓雲南再次成爲全國旅遊的熱門選項,提供了一個“影視+旅遊”的成功案例。

範建華表示,《去有風的地方》深刻揭示了大理生活的本真性,劇情是中國式慢生活大理樣板的完美寫照,更是中國鄉村複蘇全面振興的文化藝術精品。劇集把生活瑣事融入到國家的宏大敘事當中,開創了雲南作爲中國最佳的影視拍攝外景地的新領地。

以田園詩劇情,繪就現代農業發展鄉村振興的魅力畫卷

據了解,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華策(廈門)影視有限公司聯合創作生産,被譽爲2023年度中國十大最有影響力的電視劇之一。該劇于2023年1月起相繼在湖南衛視、芒果TV、深圳衛視以及其他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台及網絡平台播出,獲第18屆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最佳電視劇獎”、第十四屆澳門國際電視節“金蓮花最佳電視劇大獎”、第十七屆小康電視節目工程優秀電視劇、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賞析推薦作品等。該劇以田園詩般的劇情,全面真實呈現大理如畫的風景、靜美的鄉村、淳樸的民風、可口的美食、精湛的工藝、治愈的生活,向世界展示、傳播了七彩雲南、魅力大理的迷人風采,生動鮮活闡釋“來了就不想離開,離開了還想回來”的鄉愁,並成爲當下傳播最廣泛、影響最大面、療愈最溫暖、流行最時尚、受衆最青春、出圈最爆款、魅力最長效的作品之一。

作爲雲南省招商引資項目,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以柔性故事帶動品牌營銷,實現了雲南旅遊業從“門票經濟”“觀光經濟”向“綜合消費經濟”轉變。未來,雲南省將繼續錨定“影視+資源經濟”新方向,深入挖掘雲南資源經濟的亮點,實現將“雲南印象”從符號到形象、到品牌、到産業、到生産力的有效轉化,進一步講好雲南故事、傳播好雲南聲音,用影視文藝盤活壯大雲南資源經濟、助力中國式現代化雲南篇章的譜寫。

文旅頭條融媒體記者 肖傲 文

文旅頭條 圖

責編 李嬌蓉

校對 馬寅瑞

審核 華芳

終審 張敏

0 阅读:8

文旅頭條新聞

簡介:一手掌握文旅大事,全新全藝爲文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