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光無限的“反詐老陳”如今被迫求職協警,是怎麽把一手好牌打稀爛的?

曾經一句你下載反詐app了麽,讓反詐老陳火遍全網,原以爲辭掉鐵飯碗,就能穩穩接住這波流量,沒想到“反詐老陳”預判失誤,沒有搞清楚這巨大的流量關注並不是因爲自己,而是他的身份。

陳國平近日在直播中表示“我沒看清自己的身份、地位、能力,想提出辭職看看會是什麽反應,結果三天就批了,”導致一個曾經風頭無兩的網紅反詐主播,如今卻淪落到四處求職的地步。

陳國平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基層民警,屬于最常面對報案與老百姓的職務。2018年以來,他負責處理的詐騙案件越來越多,犯罪率居高不下,他意識到光憑破案是不夠的,必須從源頭進行預防教育,所以他憑借著努力與責任心投身于反詐事業,在反詐領域開創了新路途。

曾經傳統的文字宣傳無法引起公衆注意與重視,陳國平琢磨如何進行有創意的宣傳,因爲短視頻平台的興起,陳國平提出借用短視頻平台的流量進行反詐,他組織身邊親朋好友,拍攝具有強烈反差感的微電影——正義的警察對陣各色奸詐之徒,效果立竿見影,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與支持。

陳國平又開拓直播連麥的形式,當場揭露各路網紅的嫌疑,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力,在單位的支持下,陳國平注冊了多個官方認證的賬號,使反詐內容更具公信力。他還編寫謠言粉碎手冊,發布疑難解析,制作微信公衆號,構建起系統的反詐體系。

就這樣,在兩年時間裏,陳國平的反詐內容累積億級播放量,受到上億網民關注。一個默默無聞的基層民警,在網上一戰成名,成功完成了角色轉型。

2021年底至2022年初,是陳國平的巅峰時期。他登上多個電視節目,從網絡走進主流媒體,受到肯定,可就在這時,他提出辭職,想脫下警服專職公益。出乎意料的是,辭職很快被批准了,有人說陳國平是看到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不滿足與每個月幾千的工資,想把流量變現,陳國平卻表示,區區百萬不會迷惑他,他離開穩定工作,更因公益理想和減少單位麻煩。

然而理想終究是理想,辭職後的頭幾個月,陳國平還能依靠積累的人氣進行自媒體運營。但時間一長,他的內容制作能力就暴露無遺了,流量不斷下降,而他爲了吸引人氣,只能以最廉價的方式博眼球,甚至直播時發起無聊的跳操挑戰,這與他最初的理想差得太遠。

經曆了人氣急轉直下的沉痛教訓,陳國平重新明白了自己的定位。兩年後,他不得不在視頻中請求警方重新聘用,甚至不嫌其辛苦地表示願意當協警,只求重新回到警察系統。

陳國平坦言當時對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判斷錯誤,他誤以爲個人聲望高漲就是實力超群,錯把平台效應當成個人魅力。其實,他的成功需要感謝警察這一平台所帶來的影響力。

但重回警察系統並非易事。他的辭職方式過于突然,讓單位難堪,輿論很大而離開兩年後的種種表現也有損形象,

陳國平的經曆警示人要正確認識自己,很多人依傍某個系統成功的時候,往往會錯把平台效應當成個人實力。一旦放棄系統,個人魅力立刻打折。

我願意相信老陳是爲了理想才辭職的,不僅因爲他曾經是個人民警察,爲反詐事業做過貢獻,也因爲老陳最火的一年,全年收入爲133萬元,光個人所得稅就繳了40萬,剩下的老陳還捐出去84萬,如果不捐或者少捐,這些錢是他一輩子都花不完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偉人說過犯錯誤不可怕,要知錯就改,可怕的是認識不到自己錯了,在錯誤的路線上越走越遠,如今認識到自己錯誤在哪,又重新回到起點,或許也可重新出發。

作品聲明原創

1 阅读:792
评论列表

一頭妄想但又堅持的動植物

簡介:關注時事新聞 最求人間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