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韓寒說:面對特權我們厭惡,但享用特權,心裏又開始竊喜!

社會趣聞號 2024-04-10 21:25:10

作家韓寒說: “面對特權,我們厭惡, 但享用一點特權,心裏又竊喜。 面對吃特供的人,我們批判, 但自己用到了那些特權,又得意。 很多人恨特權, 因爲特權沒有在自己手中!”在我們所處的社會中,特權如同一面無形的網,悄然編織于生活的各個角落,既微妙又顯眼地存在著。這種現象引發了人們內心的矛盾情緒:一方面,我們深惡痛絕那些濫用權力、忽視公平的行爲,對特權的存在表示強烈的不滿;另一方面,當我們在某些時刻享受到哪怕一絲微小的特權帶來的便利或優勢,內心深處卻又難掩欣喜之情。

而這,正是人性的複雜性和社會現實的無奈交織出的一種獨特景觀。特權並非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社會結構、文化背景以及個體心理緊密相連。它可能是教育資源的傾斜,可能是職場晉升的機會優先,也可能是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插隊購票或者受到特殊關照。這些特權的行使者往往被視爲幸運兒,而他們在享受著這份優越感的同時,也可能面臨著公衆輿論的壓力和道德的拷問。特權並不總是惡意的産物,有時它是社會爲了平衡某種不平衡而設立的規則,比如給予殘疾人或老年人的優惠政策。但是,當特權成爲一種常態,甚至演變爲階層固化和社會分化的工具時,它的負面效應就愈發凸顯出來。在這種情況下,特權不僅加劇了社會的不公平,還可能導致人心疏離,破壞社會和諧。盡管我們不斷呼籲消除特權,追求平等,但在實際操作中卻發現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因爲特權往往會自我複制並鞏固,形成一個封閉的利益循環,使得普通人難以打破。我們也必須正視自身,在批評他人的特權使用時,也要反思是否曾因自身的特權而受益,並從中得到滿足。畢竟,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我們都在某種程度上受其影響,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能力是獲得特權的唯一途徑。我們需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財富。在這個社會裏,經濟實力往往意味著特權。我們不應該幻想社會會變得完全平等,而應該追求合理的不平等。只有通過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才能夠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在我們前行的道路上,特權總會存在,但是我們要明白,特權不是隨意談判的結果,而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和能力去贏得。我們要以合理的心態面對特權,努力提升自身實力,讓財富和能力成爲我們開啓特權通道的鑰匙。那樣的話,我們將能夠更好地駕馭自己的命運,掌握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特權固然無法消除,但我們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多的話語權和自主權。

0 阅读:5

社會趣聞號

簡介:每日更新娛樂趣聞,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