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真要動真格?催促生育無效後,兩個“新提議”獲父母們贊同

苗之芽 2024-03-04 17:25:49

近幾年,我國新生兒出生數量在快速下降,從2016年的1846萬,降至2023年的902萬,並創下曆史新低。而在此期間,我國爲了鼓勵居民多生育,避免新生兒出生數量持續下滑,先後放開了二胎、三胎政策。但是,催促生育所取得的效果卻並不理想。

爲什麽大家都不願意生孩子了呢?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高彩禮和高房價。現在國內各地的彩禮錢至少要20-30萬以上。同時,現在隨便在城裏買套商品房至少也要100多萬。很多男性家庭經濟條件並不富裕,根本拿不出這麽大一筆錢結婚。而隨著結婚率的持續下降,新生兒出生數量也會跟著一起下跌。

第二,養娃的成本在持續上升。孩子在上幼兒園後,就要報名各種興趣班,孩子在上中小學要請家教輔導。孩子上大學,即使在國內大學讀書,每年的各種費用至少好幾萬元。同時,醫療費用也在增加。孩子從出生開始,總會碰到生病治療,特別是嬰幼兒時期,身體抵抗力比較弱,這就需要提供良好的醫療條件。

第三,現在很多企業不願意招聘未生育過的女性,擔心沒過多久就要生孩子去了。同時,在很多職場女性看來,如果生育二胎或三胎,就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家庭上,這意味著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此結束了。所以,這些職場女性能生育一胎就不錯了,她們並不願意再生育更多的孩子。

而面對三胎政策放開之後,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近日,國家或許要動真格了。2024年第一次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明確表達:2024年要加快推動建立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加強人口監測預警和形勢研判,提高計劃生育家庭幫扶保障水平。這次會議用“加快推動”這四個字,來說明建立完善生育支持體系的迫切性。顯然,決策層已經認識到,之前扶持生育政策的力度還不夠。

與此同時,在兩會召開之即,有一位人大代表庹慶明就提前透露自己催促生育的“提案”內容。具體如下:一個是,對6歲以下和75歲以上公民提供免費醫療。另一個是,將2-3歲幼兒納入學前教育體系,提前進入公立幼兒園,讓幼兒提早接受良好的教育。

實際上,這位人大代表的提案還是比較有針對性的,因爲6歲以下幼兒的身體抵抗力比較弱,容易發生各種疾病,如果能實現免費醫療,就可以減輕家長的醫療支出負擔。同時,現在公立幼兒園的資源比較有限,如果讓所有的幼兒都能進入到公立幼兒園,那家長就不必再去報名價格昂貴的私立幼兒園了。

除此之外,我國人口專家梁建章和他的團隊,就曾發布過《中國婚姻家庭報告》,該報告也對我國新生兒出生數量下降提出新的建議:第一,對多孩家庭進行現金補貼。比如,二孩家庭每月補貼1000元/孩,三孩家庭每月補貼2000元/孩,補貼一直到18歲爲止。第二,建議對多孩家庭減免個稅和社保。二孩家庭的個稅和社保減免50%,三孩家庭個稅和社保減免100%。

第三,對于多孩家庭在購房時進行優惠。二孩家庭的房貸利率降至50%,三孩家庭的房貸利率降至100%。或者對買房的年輕家庭采取,一孩家庭打9折,二孩家庭打7折,三孩家庭打5折。第四,要新建大量幼兒園,至少要增加10萬個以上。這樣就可以將入托率提高至50%以上。此外,現在只有女性在生育孩子期間帶薪休産假,建議未來男性也可以帶薪休産假,這樣可以緩解女性在生育期間的壓力。

而以上這兩個“新提議”在向社會各界公布之後,馬上就獲得了年輕父母們的贊同。實際上,現代家庭並不是不願意多生育孩子,而是在經濟、教育、房子等多方面受到限制,如果真的能搬開這幾塊壓力國內家庭頭上的大山,預計居民生育願望很快就會激發出來。屆時,我國新生兒出生數量不僅能止跌回穩,而且還可能出現反轉局面。

1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