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日國際護胃日】預防胃癌四不吃,你中了幾條?

益藥健康 2024-04-09 09:17:51

病從口入,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爲很多惡性腫瘤的發生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根據研究顯示,在各種各樣的因素中,飲食因素是胃癌發生的主要原因。胃其實非常的脆弱,如果自身不注意防護,很容易使胃部發生隱匿的病變,如果沒能盡早發現並及時治療,很有可能導致癌症。

時間每過去65秒,中國就會新增1名胃癌患者;時間每過去85秒,中國就會多1人因爲胃癌離世。居高不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使得胃癌成爲當前疾病預防的重點。在“國際護胃日”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合理飲食,健康護胃。

                                           

預防胃癌四不吃

一、腌制食物

長期食用腌制食物容易誘發胃癌,鹹菜、鹹魚、鹹肉等食物味道好,烹饪簡單方便,以至于很多人都愛吃。但是腌制類食物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體內代謝成致癌性的亞硝胺和亞硝酰胺類物質,長期食用,這些物質在進入人體後就容易附著在胃部上,損傷胃黏膜,促使胃壁上的細胞萎縮,從而增加胃癌的發病幾率。

二、喝酒

很多人的飯桌上都離不開飲酒,要知道,酒精的刺激性比較大,頻繁和長期喝酒可能會增加胃癌發生的幾率,還可能使身體健康遭受嚴重影響。如果飲酒再加上吸煙,二者協同將會使胃癌的可能性變得更大。

三、燒烤類食物

無論是節假日還是日常生活裏,總會與親朋好友聚在一起紮堆燒烤,享受美食。其實,食物在燒烤的過程中,産生的苯並芘、多環芳烴、雜環胺等含量會特別高,這些有害物質會給健康帶來很大的傷害,甚至會誘發癌症發生。

四、黴變類食物

黴變食物更常見于大米、玉米、水果、堅果、幹果、花生等等。很多人可能會先把變質的部分削掉後繼續烹饪或食用,其實這樣是不建議的做法。因爲食物一旦開始黴變,沒有變質的那部分雖然肉眼可見還好好的,但其實已經産生了大量細菌和毒素,諸如黃曲黴素,黃曲黴素早被劃定爲致癌物質。

胃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引起了大家的重視,爲了自身健康,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食用以上的食物。飲食雖然並不是胃癌的決定和直接因素,但是如果合並了其他胃癌誘發因素,比如幽門螺杆菌感染、家族遺傳、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就會使得患胃癌的風險大大增加。

想要做好預防胃癌的工作,除了注意飲食習慣之外,還需要關注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的細節,減少或者避免吸煙喝酒,飲食清淡少鹽,盡量吃新鮮食物,少吃或不吃鹽腌制、黴變、煙熏、油炸食物,按時吃飯,避免暴飲暴食,適量運動。我們要將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掌握相關的維護健康的知識。

參考文獻:

[1]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20年全球癌症負擔數據報告》

[2]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

[3] 翁友良.防胃癌 講究科學飲食[J].紅土地,2013:48-48.

[4] 胃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J].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志,2019:55-82.

[5] 楊昆.了解黃曲黴素[J].金秋,2017:48.

0 阅读:127

益藥健康

簡介:幫助病人長期管理疾病,提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