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名網紅隱私被泄露,10人被抓!杭州警方最新通報

杭州日報 2024-04-10 15:50:49

今天(4月10日)上午,杭州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打擊整治網絡謠言、網絡暴力專項行動推進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自行動開展以來,杭州公安共偵破相關刑事案件10起,行政案件12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0人,行政拘留6人,行政罰款7人,教育訓誡800余人,清理網絡謠言信息11000余條,關停違法違規賬號34000余個,整治互聯網平台企業120余家次。

兩千多名網紅隱私信息被“開盲盒”

“爲吸粉”的嫌疑人均爲年輕網民

今年3月,杭州警方破獲了一起利用境外平台曝光網紅主播隱私信息,進而實施侮辱、騷擾敲詐的網絡暴力犯罪團夥。

讓人意外的是,他們曝光網紅隱私信息,竟然都是免費的。

去年8月,該團夥成員在境外某平台組建一公開群組,以免費提供網絡主播個人隱私信息爲賣點,吸引了大量“粉絲”關注。舉例來說,他們以“開盲盒”的方式,讓“粉絲”選擇要泄露信息的對象,並在群組內公開發布。提供的隱私信息包括網絡主播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戶籍或居住地,甚至是家屬的聯系方式等。

(AI生成圖片)

一些不懷好意的“粉絲”會利用這些信息對網絡主播進行騷擾、敲詐,一些網絡主播甚至已害怕到不敢接聽任何陌生號碼。

“我們調查了解到,目前已被侵害的對象已達到2006人,其中涉及杭州的主播127人,受害者以女性爲主。該團夥通過非法技術手段黑入多個網站,並從中獲取信息。”臨安公安分局網警大隊民警介紹。

(AI生成圖片)

免費開網絡主播身份外,該團夥還會以收費的方式泄露普通市民的身份信息。據了解,該團夥以每次四五百元一次的價格幫忙“調查”,並獲利十幾萬元。

從去年8月至今,該團夥已在境外平台“吸粉”超過47萬余人,泄露信息也因“粉絲”群體擴大進一步擴散。

日前,杭州警方已對該案進行集中收網,犯罪團夥10名成員被全數抓獲。這些人均爲90後、00後,分散在國內各地,線下並不熟悉。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跟珠寶搶劫案嫌疑人是親戚?

杭州男子爲博眼球被拘留

3月9日,杭州警方發布了有關“萬象城商場珠寶店搶劫案”的警情通報,該案件也在網上一度引發熱議。

很快,杭州警方注意到了該情況,並介入調查,鎖定了嫌疑人張某某。張某某交代,自己並不認識犯罪嫌疑人,造謠的目的只是爲了“顯得自己人脈很廣”。

目前,拱墅區公安分局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對張某某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惡意編造謠言、開設“水軍”公司均被查處

警方呼籲網民抵制網絡不良行爲

除以上兩個通報案例外,警方還披露了三起典型案例。

案例三:2024年1月,臨平區公安分局工作中發現,網民顔某某捏造事實,虛構“臨平區發生一起四名男子奸殺一女子”的惡性案件的謠言,發布在國內某知名內容分發平台。後經查明,顔某某爲獲取平台收益,將道聽途說來的消息,未經核實擅自向社會公布,並且爲增加流量,配上了網上隨意找來的圖片,造成大量不明真相網民圍觀傳播,嚴重影響城市形象和市民安全感。臨平區公安分局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對其處以行政拘留8日的處罰。

案例四:2024年3月,市局網警分局工作中發現,河北網民李某某、甘肅網民張某某爲引流牟利,利用社會熱點事件,虛構事實博取關注,在短視頻平台發布涉杭州某知名企業虛假信息,造成不良影響。網警分局迅速會同西湖分局赴兩地將違法嫌疑人抓獲。西湖區公安分局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對兩人均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

案例五:2024年1月,拱墅區公安分局偵辦“王某某等人涉嫌非法經營案”。經查明,該案中王某濤、王某娜、都某峰等人在安徽某地創辦專業“水軍”公司,雇傭王某、朱某、王某馨等25名員工,按照前端客服部、後端市場部等任務分工,從國內主要外賣平台拉取商家信息,爲其提供刷好評、刪差評服務,形成規模化産業鏈,對外賣平台運營秩序、電商生態環境造成重大破壞。2023年4月至今,查證的該公司銷售額已達400余萬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杭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提到,下一步,杭州市公安局將不斷強化和持續推進打擊整治網絡謠言、網絡暴力專項行動,進一步開展好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和生態治理,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公安機關也呼籲廣大網民,要進一步規範自身網上言行,積極參與到抵制網絡謠言的行動中,自覺抵制違背公序良俗、虛構矛盾沖突、汙名化特定群體、煽動對立情緒、蹭(炒)熱點話題等網絡不良行爲,共築清朗網絡空間。

1 阅读: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