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底數,精准照護“老養殘”家庭|新京報社論

新京報評論5 2024-04-08 12:40:43
從現實出發,積極統籌社會合力免除“老養殘”家庭的後顧之憂,宜早不宜遲。 ▲老人用輪椅推著患有腦癱的兒子在樓下散步 。圖/新華社 新京報社論 如今,養老行業高速發展,要找一家合適的養老機構養老,並不是特別困難。但對于那些“老養殘”家庭——“日漸老去的家長,和正值壯年卻離不開照料的特殊孩子”來說,要找一家養老機構或照護機構卻很難。近日,媒體調查發現,這樣的“老養殘”群體僅在上海就有十余萬,他們普遍面臨著“公立養老院不收、私立又太貴”的困境。 社會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老養殘”群體作爲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他們的需求也進一步凸顯出來。相對一般情況,這個群體因爲同時疊加了養老和殘疾人照護需求,他們所需要的服務也更爲複雜、更加多元,超出了傳統養老和殘疾人服務的供給範疇,需要在制度上給予精准響應。 就當前來看,最基本的一點是,這個特殊群體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各地各部門有必要利用大數據先摸清底數。 要知道,“老養殘”家庭在過去並未專門作爲一個群體被統計,同時他們的具體情況又往往有很大差異,唯有查明具體情況,才能確保新增服務資源供給的精准化和人性化。因此,第一步,還是要在摸清需求底數的基礎上,將其正式納入養老服務體系完善的考量之中去。 同時,這裏面還有諸多的細節需要加以重視。比如,不同的“老養殘”家庭,有的可能適合社區養老,有的適合進入養老院,有的面臨“老”和“殘”需要分離照護的情況,有的殘疾人子女還可能需要接受專業治療。甚至,在老年人離世後,殘疾子女如何被妥善照護,也同樣是非常現實的問題。這些複雜情況,決定了相應的服務體系建設必須要對需求有全面的洞察。 在具體應對上,有兩個關鍵。一是,打通養老服務體系和殘疾人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的壁壘,通過跨部門的管理協同、資源共享形成合力,實現對“老養殘”群體的精准照護。 如有人大代表就表示,“以老養殘”家庭養老上面臨著多頭管理、政策碎片化等問題,可針對重度失能、失智和高齡老人的老殘家庭,建立專門的“老殘家庭集中共養住區”。要實現這一點,就離不開跨部門的聯合保障機制作爲支撐。 二是,考慮到“老養殘”家庭需求的高度多元化,除了公共服務機構要增加兜底性福利保障,也應該重視鼓勵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爲“老養殘”家庭提供多樣化、專業化的服務。 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是,“老養殘”家庭所面臨的困難往往並不僅僅是養老,而更是一種系統性的社會支持的缺乏。 如有報告顯示,超過四成的家長沒有爲子女或自身的養老進行一定的規劃和准備,抱著“過一天是一天”的心態。 這種情況下,他們對財産如何合理規劃、意定監護怎麽做,其實都有非常迫切的幫扶需求。而要滿足這些系統性需求,注定離不開政府與社會力量的通力合作。 目前,已有一些地方開始著手爲“老養殘”家庭建立針對性的服務體系。如去年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就明確,未來五年,北京市將深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開展“老殘雙養”寄宿托養試點項目。 此外,也有一些市場化機構開展了探索。如北京已有“特需兒童康複—大齡特需青年職業培訓轉銜與輔助就業—家庭養老”全生命周期的照護機構。 當然,著眼現實需求,相關試點行動還需要加快,針對社會力量的自發探索,也可在政策上給予更明確的激勵。 總之,“老養殘”家庭是特殊群體,也是弱勢群體,他們的養老困境和需求,應該被社會鏡頭所看見。從現實出發,積極統籌社會合力滿足他們的現實之需、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宜早不宜遲。這是體現民生保障溫度和養老服務厚度的應有之義。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楊許麗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並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範,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後支付稿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