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氣:以新質生産力爲抓手,繪就綠色發展新篇章

環球Tech 2024-03-28 09:50:35

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發展新質生産力已成爲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列爲2024年的首項工作任務。另一方面,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能源”被提及12次,“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更是爲推動能源轉型指明了方向。

新質生産力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是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動力。同時,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也爲新質生産力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面對機遇期,能源領域企業如何加速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作爲面向工業和能源兩大技術創新主戰場的“國之重器”,上海電氣給出了兩“新”聯動的電氣方案。

將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作爲重要場景,培育新質生産力

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9.2億千瓦,同比增長13.9%。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6.1億千瓦,同比增長55.2%;風電裝機容量約4.4億千瓦,同比增長20.7%。但從另一個維度看,我國火電累計裝機容量在電源結構中占比48%,2023年火電發電量爲6.1萬億千瓦時,貢獻占比達66%;風電光伏的總裝機去年年底達到36%,其發電量卻不足15%;出現一定結構性矛盾。

在此背景下,要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爲主體的新型能源體系,結構轉換就勢在必行。上海電氣科技管理部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型能源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即爲提高整個電網體系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使整個電力支撐體系發生本質性的變化。在此過程中,通過一系列在設備、技術等領域的創新舉措,使得能源體系有新的發展,就是新質生産力能起到的關鍵作用。

在上海電氣看來,新質生産力在能源領域的應用可歸結爲通過科技創新,廣泛應用智能技術、綠色技術,創造出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産品,進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而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過程中,如何通過能源裝備的創新使可再生能源成爲主體支撐;傳統能源體系如何通過提升靈活性、可靠性,同時實現增效降碳;新老能源之間如何銜接等皆是上海電氣培育新質生産力的方向。

上海電氣新能源發展部負責人認爲,從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角度來說,低碳清潔、安全充裕、供需平衡、靈活智能、經濟高效等發展方向都需要新質生産力的發展做支撐。新質生産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以此爲前提,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作爲培育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重要場景,即爲兩“新”聯動的契合點。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能源變革是産業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新型電力系統的概念提出以來,上海電氣一直致力于傳統能源與新型能源的協調聯動,培育以風光爲主體的新型能源等重科技、促發展方向工作。此外,上海電氣同時加大力度培育新興産業,前瞻性地布局未來産業。集團在十四五戰略中明確新賽道布局方向,發揮多元裝備集團的優勢,促進傳統與新興能源的優化組合。”該負責人說。“煤燃核”與“風光儲氫”共同發力,提供綠色發展新動能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産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近年來,上海電氣積極擁抱綠色發展大勢,擁抱技術革命浪潮,擁抱新的發展生態,全力蹚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之路。一方面,持續鞏固和擴大“煤燃核”等傳統能源裝備優勢,進一步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明確新能源發展戰略,重點圍繞“風、光、儲、氫”等新興能源領域展開布局。

國能粵電台山2號機組升參數提效改造項目

燃氣領域,上海電氣科技管理部負責人介紹,集團從設計、制造、運維三個方面實現自主化,可以說是國內國産化率最高的供應商。今年2月,上海電氣助力中國重燃實現了我國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術等級的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首台樣機下線。此舉對我國燃氣輪機基礎學科進步、産業技術發展具有顯著的帶動輻射作用,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和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0 阅读:22

環球Tech

簡介:環球網旗下定位國際科技資訊的科技媒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