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內核居然被熔岩層包裹!

天文在線 2024-05-06 21:34:10

揭秘不一樣的火星內核!

被一層熔岩包裹的火星內核看起來比實際上要大

2021年,研究火星內核的科學家發現,火星內核出奇地大而輕。現在,我們也許能解釋這些顯示異常的觀測結果。

這位藝術家的概念圖展現了火星的剖面,以及2021年兩次地震所産生的地震波路徑。(圖片來源:美國國家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大學/馬裏蘭大學)

科學家們通過兩項新的研究發現,火星內核可能比實際看起來更大,這是因爲火星內核被以前從未被發現的熔岩層包裹著。

研究人員表示,這也許能解釋一個兩年前的謎團,即火星內核爲何顯得出奇的大而軟。

研究小組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爲火星是唯一一顆(除地球之外)接受深層內部掃描的行星。科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2018降落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的洞察號探測車上的傳感器,(這些科學家中一部分人參與了這項研究),分析了火星岩石上的地震波,以便能夠深入了解火星內部結構。

2021年,基于對火星內部掃描的三項研究發現,火星內核很有可能比預期的要大得多。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行星科學家Amir Khan告訴Space頻道,2021年的測量結果表明,這顆紅色星球的中心直徑約爲2235英裏(3600公裏),或者可以這樣說,“大約是地球大小的一半”。(相比之下,地核直徑約爲4350英裏即7000公裏)

2021的發現進一步表明,與地核相比,火星內核密度低得出乎意料,這意味著它極有可能是由液態鐵、硫、碳、氧以及氫等較輕的元素混合而成的。

Amir Khan說:“這個發現讓每個人都大吃一驚。”地核中鐵和鎳的重量總和約占90%,其他輕一些元素占比10%。相較而言,2021年的研究說明火星內核中的各元素重量總和與地球相比顯然輕了約20%。“20%的差異實在差得太多了。”Amir Khan說道。

這些較輕的元素爲什麽會存在,用已有的火星形成過程模型很難解釋。Amir Khan說:“在火星形成時,所有重量較輕的元素都進入火星內部從而形成火星內核,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

自2021研究以來,洞察號探測到了更多的火星地震波,隕石撞擊遠離著陸器的火星表面産生了這些地震波。Amir Khan說,“撞擊生成了大量能量,形成了能穿越火星內核的地震波。在這之前,我們無法獲得任何數據,通過對地震波的研究,使得我們能描繪出一個全新的火星內部影像,特別是從前我們無法觸及的火星深層結構。”

兩項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火星內核直徑約爲2050至2080英裏(3300至3350公裏)。總之,火星內核的“體積比以前預估的要小30%”,法國巴黎城市大學的行星動力學家亨利•塞缪爾告訴Space頻道。

新的研究結果還表明,地核的密度比2021年研究結果所估計的要大得多,“而且形成地核所需要的較輕元素更少,” Amir Khan說,“目前,我們所推測的結論是,火星內核元素重量約爲9%至14%,這顯然更有意義。”

這兩項新開展的研究結果都揭示了,一層以前未曾探查到的厚約93英裏(150公裏)的軟質富硅岩包裹著火星的液態鐵核。這個熔岩層反射地震波的方式有助于解釋爲什麽2021年的研究結論無法准確估計這顆紅色星球內核直徑。

然而,對于熔岩層的密度和組成,這兩項研究結論存在分歧。具體來說,塞缪爾和他的團隊指出,熔岩層結構異常致密且富含硫和氧。而另一個版本,Amir Khan和他的同事們則認爲,熔岩層密度較小,硫和氧的數量也相對較少。

——火星內部的深度可能是導致火星大氣層消失的因素。

——好奇號火星車新發現的證據表明火星曾經存在適宜生命生存的條件。

——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了古老的“生命基石”。

塞缪爾解釋,致密且富含硅的熔岩石層可以起到隔熱的作用,防止火星內核冷卻和凝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火星內核熔岩層的存在更有助于解釋火星爲什麽沒有行星磁場——地球磁場是地球固化的內核攪動其外層的液體,産生強大的電流,從而形成磁場。

塞缪爾指出,盡管火星目前沒有磁場,但是,在它形成後的前5億到8億年中,火星地殼中仍保留著磁場活動的痕迹。他說,因爲宇宙撞擊,或者與已經消失的古代火星衛星之間的相互作用,都有可能形成磁場。

相反,密度較低的富硅熔岩層則有助于解釋火星上所觀測到的其他細節。熔岩層的存在可能會加劇火山活動,以塔爾西斯(Tharsis)的形成爲例,火星內核熔岩層爲火山活動不斷提供熔岩流,使得塔爾西斯(Tharsis)成爲太陽系中最大的火山。另外,被稱爲極樂平原(Elysium Planitia)的火山因熔岩層的存在,仍可能不斷發生火山活動。

總而言之,隨著火星內核熔岩層這一新地層的發現,“我們需要根據這種新範式重新分析和解釋四年來的地震記錄,以及其他所有物理觀測結果,”塞缪爾說,“這樣做可能會引發更多關于火星地幔及其內核深層結構的發現。”

科學家們在《自然》雜志發表的兩篇文章中詳細披露了他們各自不同的研究內容。

BY:Charles Q. Choi

FY: 萬琳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0 阅读:10

天文在線

簡介:發布與天文相關的一切天文科普知識文章以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