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區:全力繪就鄉村旅遊“好風景”

善舉之行 2024-05-16 06:35:38

近年來,崆峒區積極探索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將鄉村旅遊與特色農業、生態環境、紅色文化相結合,走出鄉村旅遊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铿锵步伐。

崆峒區以旅遊産業作爲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積極發展鄉村旅遊和休閑觀光農業,逐步形成了“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格局,培育餐飲、民宿等産業發展,爲村集體經濟發展增添動能,同時也爲鄉村旅遊産業發展增添了特色亮點,助推全域旅遊發展。

如今,露營風已吹進千家萬戶,家門口的“詩與遠方”讓露營經濟越來越火,深受廣大市民的歡迎。走進崆峒鎮西溝村的壹號營地露營基地,帳篷錯落有致、環境優美,遊客們或圍爐燒烤,或盡享親子時光,使這裏成爲了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休閑勝地。

遊客于昕延說:“今天媽媽帶我來這裏玩,這裏有很多小朋友。我最喜歡玩秋千和吊床,今天我玩的非常開心。”

海寨溝景區位于大寨鄉柳溝村,距離平涼中心城區30公裏,景區深入推進“旅遊+消費”“旅遊+農業”“旅遊+娛樂”“旅遊+康養”等新模式,依托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資源,成爲了鄉村旅遊的特色地標,優美的自然風光不僅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遊樂項目更是必不可少的打卡地。

遊客金女士說:“今天和朋友來這裏,項目非常多,玩的也非常開心,很有意思。”

從美麗鄉村到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再到如今的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寺溝村的村容村貌一年一個樣,旅遊設施、基礎設施不斷增加,形成了集吃住行品娛遊爲一體的旅遊新業態,吸引了衆多遊客來此遊玩,讓鄉村切實成爲“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好地方”。

花所鎮寺溝村黨支部書記黨海說:“今年以來,寺溝村已建成田園窯洞、竹林茶社、民宿院子、農産品展銷中心、露營燒烤基地等設施,進一步完善鄉村旅遊要素,提升寺溝旅遊知名度。流轉土地200余畝,群衆增收10萬余元,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8萬元。”

白廟鄉立足區位和鄉村旅遊産業優勢,充分挖掘鄉土人文、紅色資源、綠色生態,依托“支部+合作社+産業+農戶”的發展模式,建成集農耕體驗、研學觀光、田園餐飲、親子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農旅融合産業示範基地,遊客可以零距離感受傳統農耕文化,體驗農耕之樂,了解身邊的紅色曆史。

白廟鄉柴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馬廣軍說:“柴寺村農耕文化體驗園以‘了解農耕文化、傳播農耕文明、發揚農耕精神’爲主題,通過各類農具器械展示、五谷雜糧耕種等體驗方式,進一步傳承傳統農耕文化,年均接待研學團隊及遊客5000余人次。”

崆峒區不僅大力推動鄉村旅遊建設,加大文旅、農旅開發融合力度,做大做強鄉村旅遊産業,還舉辦了冰雪文化旅遊節、高堡桃花節等一系列形式多樣的鄉村文旅活動,爲鄉村旅遊發展增色添彩。(記者:周瑩 編輯:蘭雪榮 責任編輯:牛棟)

0 阅读:0

善舉之行

簡介:發現身邊的小事,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