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說的出版新探索:如何讓每一本書被“看”見?

野馬財經 2024-05-13 20:03:35

數字時代,出版有什麽新玩法?

作者 | 高清宇

編輯丨高遠山

來源 | 野馬財經

互聯網日新月異發展、各種娛樂方式層出不窮的今天,還有多少人會把自己的時間分給閱讀?喜歡閱讀的人變少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4中國網絡文學閱讀平台價值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網絡文學閱讀市場規模達404.3億,同比增長3.8%;網文作品數量達3620萬部;網文用戶數量達5.37億,同比增長9%。如果按照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網民數量10.92億計算,看網文的用戶占據了中國網民的半壁江山。

人們並沒有摒棄閱讀習慣,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延續對文字的熱愛。而這也在無形中對出版行業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與作者、讀者們一同成長?如何讓更多作品被“看”見?近日,番茄小說分別與阿來書房、北京出版集團舉辦了行業論壇,分享了自身在融合出版方面的探索實踐,也給出版行業帶來了一些新啓發。

作爲一個數字閱讀平台,番茄小說如今已跻身網文閱讀市場第一梯隊。在自身不斷成長的同時,番茄小說也在思考如何幫出版行業做大蛋糕。

01數字化融合出版浪潮已至

很長一段時間內,文字都是通過印刷品傳遞給讀者。但現在,全媒體數字出版已不是新鮮事。閱讀、創作、傳播方式,都在跟隨時代發生變革。

以2023年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千裏江山圖》爲例,其在紙質書熱銷的同時,電影、電視劇、話劇、廣播劇、評彈、有聲書、電子書、紅色劇本殺等版權也多點開花。

現在,抖音許多複述書籍、分析書籍的視頻博主,都坐擁數萬甚至數十萬粉絲,視頻的播放量也能達到百萬級;更有消費者選擇在抖音邊看直播邊下單買書。董宇輝傾情推薦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一年半被印了600萬冊。放在以前,這個數字對于小衆讀物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與此同時,浙江文藝出版社常務副社長曹元勇表示,今天的數字化閱讀,也改變了所謂的網絡文學作家和嚴肅文學作家的界限,慢慢地越來越模糊。好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在于寫作技法、寫作流派、嚴肅或草根等。

這背後,是文學創作題材,以及創作者的身份都在被逐漸豐富。《報告》指出,包括行業文、二次元、輕小說等從小衆題材演變爲流行題材,國潮、種田、非遺、職場等題材不斷湧現。

圖源:罐頭圖庫

在此背景下,網文早已不能與此前不少人刻板印象中的“快餐”、“爽文”相提並論。其正呈現出精品化的發展趨勢。

目前,已有144部網文作品入藏國家圖書館,10部網文的數字版本入藏國家圖書館,還有16部中國網文被大英圖書館收錄。網文的“文”不僅是文章的“文”,更是文化的“文”。

02如何讓每一本書被“看”到?

更多樣化的形式、更豐富的內容、更龐大的讀者、作者群體,也給平台和出版方留下了新課題。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內容,如果無法被讀者接收到,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而在這方面,番茄小說通過這些年以來的實踐和探索,已經解鎖了一些對策。

在行業論壇上,番茄小說分享了一些有意思的數據。截至2023年底,番茄有超過50萬部原創網文作品。平台有超過300萬用戶喜愛《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超過20萬用戶閱讀《法治的細節》,了解法學理念的誕生;2023年11月,茅盾文學獎揭曉之際,番茄小說通過平台宣傳茅盾文學獎曆屆獲獎書單,四天獲千萬次曝光,超20萬用戶閱讀到獲獎書籍。

能將各種類型的優秀作品,無論專業性強弱、閱讀門檻高低,都呈現在對其感興趣的用戶面前,番茄小說執行總編輯樂力認爲,這與平台在技術、運營、推廣等方面的優勢有關。

得益于此前技術的積累,番茄小說在興趣推薦方面有其獨到之處。此外,番茄小說還在平台上構建了良性的社區生態。

圖源:罐頭圖庫

番茄的讀者可以將喜歡的書單發布在書荒廣場,推薦給其他人;也可以在讀書社區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大家互相啓發、互相汲取。正所謂“獨樂樂不如衆樂樂”,這種類似“讀書角”的生態,能有效提升用戶的閱讀體驗。《哈克曆險記(英文版)》、《怦然心動(中英雙語版)》等書,就是由站內熱烈的話題討論氛圍帶火的。

在運營方面,番茄小說包括banner、開屏、彈窗等在內,日曝光量千萬級別的各類資源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茅盾文學獎獲獎書單的曝光和展現,就離不開書城banner的宣推。

基于自己的這些優勢,番茄小說已經與人民文學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新經典、世紀文景等衆多出版機構達成版權合作,引入了《白鹿原》、《三體》、《追風筝的人》、《人類簡史》等超級暢銷書,目前累計傳統出版精品內容資源超28萬部,這部分內容每天吸引著超600萬用戶閱讀。

收納版權書籍的同時,番茄小說還于2022年啓動了圖書電商,填補上了實體書這一環,進而成爲了鏈接數字閱讀與實體書的橋梁。

在平台舉辦的圖書超級品類日、圖書秒殺等活動中,《魔力的胎動》、《楊绛全集》、《被討厭的勇氣》、《夜幕之下》等成爲了最熱銷的圖書,上線後累積銷售單數達數萬單。

圖源:罐頭圖庫

03傳統出版業,還有怎樣的想象空間?

事實上,將版權書籍引流到線上,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進行推介和宣傳,進而達成銷量轉化的生態閉環,還只是融合出版的初級形態。在技術和運營的加持下,傳統出版業還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圖源:罐頭圖庫

當下各路大廠都在押注的AI,已經能與閱讀産生緊密的聯動。隨著AI進化,這種聯動的發展就更值得期待。

新經典文化副總裁黎遙認爲,AI技術的發展給讀書帶來的衆多改變中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AI能讓很多複雜的書變簡單,比如《紅樓夢》人物衆多、情節複雜、線索交叉,而AI能迅速梳理出各種脈絡,由此組合成階梯式的讀書方法。對于晦澀難懂的讀物,AI也可以將其轉化爲通俗易懂的語言,方便讀者理解;二是AI有助于提高知識積累速度。

此外,通過開發“聽讀”的功能,番茄的AI語音朗讀可通過文字轉語音技術實現多音色的AI聽書,用不同聲線的真人語音朗讀目前平台上的所有讀物,讓用戶在有聲書方面實現DIY播講。

大廠旗下不同媒體形式産品、業務線之間的互聯互通也很值得關注,這在傳統出版業通常是比較難見到的。

番茄小說就可以通過搜索、抖音視頻卡鏈接、達人推書等傳播方式,爲優質內容導流。出版社與番茄小說合作授權後,內容會同時在抖音、今日頭條上架,實現“一箭三雕”的效果。在大廠不斷“拆牆”的趨勢下,類似的聯動也會不斷爲市場打開新的可能。

當然,在這些想象轉化爲現實前,番茄小說也需要爲出版社搭建起足夠堅實的底座。今年,番茄預計將面向出版社整體升級運營後台,通過上線新作者主頁、出版社主頁,升級出版榜單等方式,支持更多的運營能力。

針對參與活動的出版社,番茄2024年全年分成比例還將調整爲100%,平台不僅不參與抽成,還會拿出1億的內容成本補貼好書,真正踐行“讓每一本書都被喜愛的人‘看’見的理念”。

這些動作,其實已經能幫助傳統出版行業做大蛋糕,讓更多出版商,分到數字時代的一杯羹。但番茄還不想止步于此,文字的魅力就在于,其既是簡單的符號,也是藝術創造和審美的載體,通過IP化、影視化的改編,傳統出版業在商業化變現上,也有新路徑可以探索。

在此之前,番茄原創高分作品《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已經成功改編成動畫《斬神之凡塵神域》;近日,《斬神》改編的同名影視劇也在發布了概念海報,由南派三叔擔任編劇開發制作已經箭在弦上。此外,番茄平台上破圈的懸疑作品《十日終焉》也與檸萌影視達成了影視化改編的合作。

圖源:宣傳海報

據第三方數據機構易觀數據統計,2022-2023年,包括出版、遊戲、影視、動漫、音樂、音頻等細分賽道在內的中國網絡文學的IP全版權運營市場,整體影響規模超過2520億元。預計到2025年,網絡文學IP改編市場價值總量將突破3000億元。

結合AI的發展、平台的互通、生態的聯動,我們或許已經可以看到一條泛娛樂産業鏈的輪廓和雛形。

你有在番茄小說上閱讀過嗎?體驗如何?評論區聊聊吧!

0 阅读:4

野馬財經

簡介:關注金融創新的財經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