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父母老房子有新規定了,撒潑哭鬧也沒用,別吃信息差的虧

沸點史記 2024-04-16 12:28:52

現在的房價寸土寸金,北京、上海等地的房價能達到每平米七八萬元。因此,很多人不僅把房屋看作安身立命之所,還將其當成投資理財。

根據2020年央行發布的《城鎮家庭資産負債報告》顯示,城鎮家庭的總資産平均超過300萬元,住房資産占據總資産的59%,爲187.8萬元。

早些年,家裏大部分都是三四個孩子,很多兄弟姊妹因爲爭奪房産打得不可開交,最後甚至鬧到法庭,老死不相往來。

爲了明確房産繼承問題,新出台的《民法典》在繼承編對遺産繼承方面作了詳細的解釋。

以後不管孩子再怎麽鬧,繼承父母老房子都得按照新規實施。

一、《民法典》實施後,遺産繼承範圍擴大,這些人也能繼承老人房産

有些老人兢兢業業一輩子,省吃儉用買個房,只爲老有所居,馬大爺便是如此。

他在上海奮鬥多年,買下一套價值三百多萬的房子,只等和老伴安度晚年,順帶照顧有精神疾病的兒子。

可惜他的妻子和兒子早早離開人世,留下孤苦無依的馬大爺獨自居住。

他有時耐不住寂寞,經常到樓下的水果店湊熱鬧。水果店老板小遊發現馬大爺一個人住,主動照顧他。

幾年裏,小遊照顧馬大爺像對待自己的親生父親般,從未怠慢。

馬大爺覺得小遊可以托付余生,和對方簽訂遺贈撫養協議。小遊給馬大爺養老,馬大爺把自己的房産贈送給他。

有人覺得馬大爺的行爲不合規矩,法律會允許老人隨便把自己的房子送給別人嗎?

其實《民法典》裏有規定,老人在意識清醒的情況,可以與其他人簽訂遺贈撫養協議。

受遺贈人爲老人養老送終,老人把自己的房子等遺産作爲報酬送給受贈人。

那些一心獨吞老人財産,又不想贍養老人的白眼狼要遭報應。不管他們再怎麽鬧,老人完全可以把遺産留給別人,讓其他人照顧自己。

二、遺囑出新規,公證遺囑喪失優先權,其他不符合規定的遺囑無效

也許有些“精明”的人覺得,要是事先哄騙老人寫下遺囑,雙方共同到公證處辦理公證,靠遺囑獲得財産就行。

按照以前的繼承法,公證遺囑具有優先權,要以公證過的遺囑爲准。

但根據《民法典》的最新規定,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權,而是按照遺囑的設立時間爲准。哪個遺囑最晚設立,哪個遺囑最終生效。

法律改變後,可以杜絕子女拿到遺囑後不再孝順老人的情況。

有《民法典》撐腰,老人可以隨時隨地重新更改遺囑,把財産留給對自己最好的孩子。

不過人老後,身體難免變得老眼昏花,寫字不利索,很難寫出字迹清晰的遺囑。爲了方便老人更改遺囑,法律新增錄音遺囑、打印遺囑和代寫遺囑三種方式。

老人只需要口述,其他人能通過工具,把老人的真實意思記錄下來。

不過這些遺囑方式必須有老人和記錄人的親筆簽字,還要有兩個見證人在場,要不然整份遺囑是無效的。

三、虐待老人的子女不能繼承遺産,洗心革面或有機會繼承

繼承制度的改變,是爲了敦促子女可以孝敬老人。

烏鴉尚且反哺,很多孩子卻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一心壓榨父母的價值。這群人盼望父母早點去世,方便繼承遺産。

他們把父母當成累贅,心裏暗自稱父母爲“老不羞”。

此類不孝子女平日裏吃香喝辣,從不虧待自己的嘴巴。他們給父母吃的飯菜特別簡陋,連點油水都見不到。

更有甚者對父母動辄打罵,把年老的父母親當成生活的出氣筒,毫不在乎他們的身體健康。對于這種人,法律堅決不讓他們繼承遺産。

依照法律規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無法繼承遺産。老人可以依照子女平常對自己的態度和表現,選擇是否將其排除在遺産繼承範圍之外。

要是子女依舊想要繼承遺産,必須好好表現,改善自己在父母眼中的形象。興許父母一時心軟,寬恕了他之前的所作所爲將其列爲繼承遺産的對象。

法律成爲老年人的依靠,他們可以自主處理遺産,不用擔心無人養老。

最後:

關于繼承方面的法規適應了時代發展,新增許多遺囑方式,更加靈活多變。而且老人也有了更高的遺産分配權,能自主選擇是否將遺産留給子女。

法律變化的背後,是爲了提醒子女善待老人。子欲養而親不待,切勿忘記父母恩情,徒留遺憾。

1 阅读:460

沸點史記

簡介:沸點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