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迹象表明,普京這次訪華後,將會對烏克蘭放開手腳

劍道2049 2024-05-14 17:35:00

近日,普京正式就任俄羅斯總統,開啓了其個人的第五個任期。而國際社會最關心的,是普京當選新一屆總統的內外政策,尤其和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系。

一般來說,一國領導人外訪首選哪個國家,表示他的對外政策重點會放在該國。而這次,普京把他的外交首秀選在中國,而且是在就職儀式結束後的首周即來北京訪問,足以體現俄中關系的特殊性以及莫斯科對北京的重視和信任。

雖然普京這次高票當選,但這個任期對于普京來說並不輕松,因爲俄烏沖突已經已經進入了第三年,各種外溢影響威脅著俄羅斯的內部穩定,比如前段時間發生在莫斯科音樂廳的恐怖事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普京開啓第五個總統任期】

所以,普京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確保這場沖突盡快結束,而且是要以俄羅斯勝利爲結果,否則將嚴重威脅普京未來的執政。除此之外,普京面臨的另一重挑戰,是如何在美國和西方前所未有的制裁下實現俄羅斯的經濟增長。

再結合中國歐亞事務特使李輝剛剛結束了新一輪穿梭外交,以及即將在下個月舉辦的和平峰會,很多人都將普京的這次訪華看作是結束俄烏沖突、或者有望與烏克蘭走向和談的重要轉折點,但依我來看,結果可能恰恰相反,原因有三個。

首先,我們回顧上次普京來華的時候,當時俄烏雙方同樣處于僵持狀態,但當普京結束訪華後不久,俄軍便開始展開大規模的行動。而這次,情況估計也是一樣的。

眼下,距離普京來華訪問僅剩下兩天時間,但俄軍卻突然對哈爾科夫動手,在短短幾天內就控制了11個定居點,直接把烏軍打服了。烏前線指揮官評價道,別看俄軍這次沒有在縱向打出效果,但卻橫掃了一大片區域,如果換做是烏軍來打,可能需要幾個月才能做到。

【哈爾科夫地區受傷的烏軍】

目前,俄烏雙方繼續在沃夫昌斯克展開爭奪,但烏軍反攻能力十分有限,讓俄軍在哈爾科夫的推進猶入無人之境。由此可見,隨著沖突的延續,烏軍的不足正在慢慢暴露出來,甚至將矛頭對准備烏克蘭內部而不是俄軍。在這種情況下,俄軍很有可能會繼續行動徹底收割戰場。

其次,面對北約的派兵挑釁,俄方的態度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在去年12月份的時候,普京表示無論從經濟還是軍事利益的角度考慮,俄羅斯都不願意與北約直接開戰,因爲俄羅斯並不想破壞與北約的關系,並有意發展同北約國家關系。

到今年3月底的時候,普京甚至駁俄羅斯與北約開戰的言論爲一派胡言。但眼下,俄外長拉夫羅夫卻西方喊話,“如果西方想在戰場上爲烏克蘭戰鬥,俄羅斯已經對此做好准備,如果他們想在戰場上解決,那就在戰場上解決”,語氣跟之前相比強硬了不少。

最後,在俄軍加緊行動之余普京做出一項重要決定,對澤連斯基進行通緝。雖然從現實角度來看,俄方的這份通緝令其毫無價值,甚至說白費力氣。但從政治角度來看,俄方此舉就相當于告訴外界,不再將澤連斯基視爲可以談判的對象,或者說對烏克蘭關上了談判的大門。

【俄軍加快在哈爾科夫的行動】

但是中方早就有言在先,政治解決是俄烏沖突唯一的出路,但普京卻在即將訪華前通緝澤連斯基,激化與烏克蘭的矛盾,這顯然與中方一直推動的和平談判相悖,並不利于和平談判進程的推進。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來,俄羅斯壓根就沒有與烏克蘭和談的計劃。

所以,普京的這次訪華,與其說是希望中國勸和促談,不如說是在大規模軍事行動前來向中方通氣。

對于普京來說,面對接下來可能引發的國際反應,俄羅斯可能會希望中國在政治、經濟或外交上提供某種形式的支持或者至少是理解。特別是在可能遭遇西方世界的經濟制裁和政治孤立的情況下,中國的支持對俄羅斯來說非常重要。

此外,面對潛在的西方制裁,俄羅斯需要尋找經濟和貿易上的替代方案。而中國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俄羅斯在能源出口、技術和貨物進口方面的重要夥伴。確保與中國的良好關系,對于俄羅斯應對接下來的制裁至關重要。

而在采取重大軍事行動之前,向中方通報計劃,也可以看作是俄方尊重和信任中方的體現。總的來說,俄方現在已經深刻的認識到,在戰場上拿不回來的,也別指望會在談判桌上拿到。雖然我們不贊成俄烏局勢進一步擴大,但面對西方的步步緊逼,俄羅斯除了證明自己已別無選擇。

但對于我們來說,不會因爲俄羅斯擴大行動就改變立場,中國的態度是一貫的,那就是站在和平的一邊,站在促和止戰的一邊。至于和俄羅斯的合作,我們向來是在商言商,爭取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西方口中所謂的“輸血”。

7 阅读:7844

劍道2049

簡介:看劍道2049,品社會世間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