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雞枞菌別貪便宜,可能你買的便宜貨,就是個人工養殖的蘑菇

風雲圈 2024-04-29 22:14:02

在雲南,人們對蘑菇有著濃厚的興趣,又到了一年一度吃蘑菇的季節。我們都知道,有些菌類食品蘑菇能吃,有些不能吃,不但不能吃還容易出現中毒反應。前不久,有生態環境研究所發布了兩種已經“消失”多年的稀奇菌類物種,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這是一種長得類似頭狀小舌菌的真菌,上一次發現這類菌類標本還是1939年的事,從那之後,再也沒有這類菌類的記載。

這是一種長得像鵝膏屬獨特的真菌,菌托上有著絨狀鱗片,是一種絨托鵝膏。上一次采集到它是在1992年。

不過咱們看熱鬧不嫌事大,這兩種經曆“消失”又再次出現的菌類,網友調侃道:也就只是看看,長得就不像能吃的。

油鹽君曾經在雲南南部和北部一些地區有過長達數月的留宿,那些地方,可以說每個鄉鎮都是被大山和小河所分割。剛到了那裏的時候,也是對當地的菌子忍不住要嘗嘗,時間久了,和采菌子的山民混熟了,才知道上世紀70年代之前,山上的菌子比現在多得多,可他們幾乎都不去光顧那些山裏的野味。因爲他們的父母灌輸的思想大概是:只有自己種出來的,才是自己能夠吃的。所以當時不管是小河裏的魚蝦,還是山裏的菌子,都處于一種“漫山遍野”狀態。並且當時如果誰家有人去閑的沒事采蘑菇了,河裏摸魚了,簡直就是全村爲恥,丟人的事。

他們說當時撲蝴蝶,抓蜻蜓,偶爾也做成最簡易的標本,在老人們面前,都是被批評,沒出息的表現。當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填飽肚子。這樣說來,他們的采蘑菇的經驗,也是最近一些年,菌子漲價,商品經濟導致的。

在雲南地區,人們最廣泛食用的菌類就是雞枞菌了。據說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爲它們在菇蕾摸樣的時候看起來像雞,不過油鹽君是真的沒看出來。

還有一點需要提前說,如果購買雞枞菌的時候有人說他的雞枞菌便宜,是因爲人工養殖出來的,味道和野生的差不多,千萬別信,因爲雞枞菌的人工養殖,目前還沒成功。可能你買到的便宜的雞枞菌,是一種叫做卵孢小奧德蘑的品種。這種卵孢小奧德蘑種植簡單,菌肉嫩脆,和雞枞菌確實相似,所以不懂雞枞菌的人很容易上當。最簡單的辨別方法,一個是卵孢小奧德蘑顔色偏灰,再就是看價格,看價格!太便宜的,一定是假的。

真正的雞枞菌,市面上常見有五種,按照口感好壞以及價格排序,依次是:白皮雞枞、青皮雞枞、黃皮雞枞、火把雞枞和雞枞花。其中個頭最大,品質最優的是白皮雞枞,香味濃郁,口感很棒。

再說一類常吃的牛肝菌。按照口感好壞以及價格排序,依次是:乳牛肝菌、黑牛肝菌、白牛肝菌、黃牛肝菌和蔥菌五類。其中乳牛肝菌的數量最多,也是經常能買到的一類。而價格和品質都還可以,或者說性價比最高的,是黑牛肝菌,雖然口感上略輸乳牛肝菌,但已經實現了人工養殖,價格上還是可接受的。

最後,提醒大家的還是老生常談的一點,那就是網上流傳的各種毒蘑菇辨別法多數都是誤導,世上目前還沒有簡單通過肉眼就能識別的毒蘑菇分辨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越沒吃過的蘑菇就別吃!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