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注解》之周本紀30

均是天涯淪落人 2024-04-25 09:34:38

五十九年,秦取韓陽城、負黍。西周恐,倍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師出伊阙攻秦,令秦無得通陽城。秦昭王怒,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秦受其獻,歸其君于周。《史記注解》之周本紀29

五十九年,秦攻取了韓的陽城、負黍兩地,西周害怕,違背了和秦的盟約,開始于其他部落定立盟約,他們集合精銳的兵馬出伊阙攻打秦部落,阻斷了秦通往陽城的道路。

秦昭王十分生氣,讓將軍摎領兵攻打西周,西周王來到秦部落,叩頭請罪,他將自己統轄的三十六座城池,百姓三萬人全都獻出來,請求秦昭王的原諒,秦王接受了他的請求,讓人將西周王送回了周部落。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東亡。秦取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于惠狐。後七歲,秦莊襄王滅東周。東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周王赧去世後,西周的人民于是逃到了東周,秦將西周的社稷重器九鼎和其他的珍寶都收歸己有,將西周王遷移到了惠狐居住。

過了七年,秦莊襄王滅掉了東周,東西周都被納入了秦的統轄範圍,周王朝于是宣告滅亡。

太史公曰:學者皆稱周伐纣,居洛邑,綜其實不然。武王營之,成王使召公蔔居,居九鼎焉,而周複都豐、鎬。至犬戎敗幽王,周乃東徙于洛邑。所謂“周公葬于畢”,畢在鎬東南杜中。秦滅周。漢興九十有余載,天子將封泰山,東巡狩至河南,求周苗裔,封其後嘉三十裏地,號曰:“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

太史公說學者麽都說周討伐纣之後,將都城定在了洛邑,我通過多方的考察發現並不是這樣的。

武王營建洛邑,成王讓召公占蔔合適定都的地方,結果顯示這兒適合安放宗廟,因此周重新回到了豐、鎬定都。

等到犬戎打敗了幽王,周于是將都城向東遷移到了洛邑,所說的周公安葬在了畢地,畢地在鎬東南地區的杜地中,秦滅亡了周。

漢朝建立九十多年後,天子將要去封禅泰山,向東巡狩到黃河南岸,向百姓尋求周王的嫡系後裔,封給周王後裔嘉三十裏土地,稱呼他爲周子南君,他的地位和列侯相等,讓他來供奉祖先的祭祀。

對于個人而言興衰總是無法抗拒的,個人能夠做的便是做好當下的事情,努力去過好生活中的每一天,讓自己的生命獲得充實。對于企業而言,任何的繁華都會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自己所能做的便是無愧于心,讓其能夠在存在的時候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