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5次提及汽車業,中國新能源汽車國際競爭力如何?

九派新聞 2024-03-05 20:50:36

這是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期間,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一處服務站拍攝的五菱新能源車(2022年11月13日攝)。來源:新華社

3月5日上午9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內容豐富,亮點頻出,從國內生産總值超過126萬億元到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等多項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在回升向好。

在産業體系建設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中國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傳統産業加快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産業蓬勃發展,未來産業有序布局,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一批重大産業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産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國産大型郵輪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

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占比引發廣泛關注。近年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電動汽車市場,中國領先于德國,法國等國際知名的汽車巨頭。2023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産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引發了美國、挪威和其他最早采用電動汽車的國家的關注。

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占比再次印證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大受歡迎。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擁有衆多的優勢,質量過硬,技術先進,價格合適等等讓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不僅在國內暢銷,而且讓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等地區大受追捧。展望新能源汽車,國際能源署法提赫·比羅爾強調,“電動汽車是正在迅速興起的全球新能源經濟的驅動力之一,它爲全球汽車制造業帶來曆史性變革”。

2024年2月28日,在南非立法首都開普敦,人們在公交總站登上一輛比亞迪電動公交車。來源:新華社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成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在核心技術和創新方面的投入,與中國的工業能力(包括造船業)産生協同效應等。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在買車時都開始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在街道上,新能源汽車也變得隨處可見。國內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需求不斷上漲,相關産業成爲新的朝陽産業。

同時,中國産業之間的協同效應爲新能源汽車暢銷提供了競爭優勢。中國的造船業和工業能力不容小觑。中國在交通運輸方面的産業能力強,體系完善,爲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和交通運輸行業互相合作,相互促進,讓中國能夠將更多的汽車出口到國外。

而且隨著各國加大環境保護的合作,新能源汽車作爲向低排放和零排放交通方式過渡的重要工具更加符合這一潮流趨勢,也獲得了各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預測,到2030年,全球銷售的新車中有超過三分之一將是電動汽車,這將使每天的石油需求減少500萬桶,約占目前全球石油需求的5%。這意味著到本十年末將減少70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量,大致相當于德國或沙特阿拉伯的年排放量。

在衆多的優勢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國在開發和發展新能源汽車領域中所表現的遠見思維和對創新的全力投入。衆所周知,歐洲和美國的汽車制造商曆來在內燃機的核心技術上擁有強大的競爭力。在這一領域,中國汽車行業明顯落後于這兩個地區。但在20世紀初,中國汽車制造商意識到,動力電池成本將占電動汽車總制造成本可以達到30-40%左右。這意味著新來者有機會通過專注于爲這一核心組件提供動力的技術來實現超越。

巧合的是,中國擁有發展動力電池技術的優勢,特別是原材料供應方面的優勢。中國擁有豐富的鎳、钴和锂等資源。例如,中國稀土公告顯示,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2022年,中國的稀土産量爲21萬噸,占全球的70%,排名世界第一。第二名是美國,年産量爲4.3萬噸,占全球的14%,約爲中國産量的1/5。稀土是電池生産的核心成分。這意味著中國電池企業在供應鏈占有極其顯著的優勢地位,這既可以爲他們開發新的電池技術提供位置優勢,也可以爲他們提供與電池以外的供應商談判的權力。同時,中國擁有豐富的锂資源,這爲生産锂電池提供了便利條件,使其汽車制造商在電動汽車生産成本方面具有優勢。

2月28日,觀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2024年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參觀。來源:新華社

爲了進一步加大創新研發,中國公司與其他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進行了廣泛的合作,以加強他們在電動汽車制造方面的能力。例如,當比亞迪開始其電動汽車之旅時,它從生産手機電池轉向生産汽車電池。在這一過程中,比亞迪積累了豐富的電池領域的專業知識。隨後,比亞迪與戴姆勒和豐田等汽車品牌進行合作,以獲得電動汽車制造的知識,作爲交換,比亞迪分享了自己在電池制造技術方面的知識。2018年,比亞迪與中國科技巨頭百度合作。通過與百度合作,比亞迪提升了品牌電動汽車的軟件服務能力。

中國的電動車品牌通過不斷地創造創新的解決方案來加深技術之間地交流合作,從而讓越來越多的品牌擁有更加先進和完善的技術,推動了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加速發展。更多的品牌加入這一合作將爲電動車未來注入更多的科技動力。

正是通過和其他科技公司的不斷合作並深耕創新,中國汽車制造商加快了電動汽車關鍵的部件的開發,加快了上市速度。這種互利共贏的方法使比亞迪等中國電動車品牌能夠圍繞其核心快速有效地協調互補資源,從而幫助它們成爲中國乃至世界知名的電動汽車制造商。

(部分信息參考央視網,證券時報,新華網)

九派新聞記者 木楊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