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血脂防治指南發布,這些人群是“超高危”,給您科學降脂方法

心血管湯醫生 2024-04-07 20:00:01

導讀:看看自己是不是超高危人群,血脂檢查查哪幾項?多久檢查一次好?哪些是需要重點檢查的人群?不同人群血脂降到多少最理想?怎樣實現血脂達標?

在心血管醫生的眼中,高血脂和糖尿病一樣重要,根據最新《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有一類人群屬于“超高危險人群”,對照一下自己,如果您屬于“超高危”,那麽,您要想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那麽,就嚴格按照指南的要求,把您的血脂管理好。

這類人群是:

如果發生過2次及以上的嚴重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比如發生過2次以上的心肌梗死或者腦卒中。

如果只發生過1次心肌梗死或者腦卒中,但是合並有2個高危因素,比如有高血壓、糖尿病、長期吸煙、高齡、高血脂等2個高危因素的人群,都屬于超高危人群。

對于不同的人群,我們血脂的管理要求不同。

咱們血脂到底包含哪幾項?哪一項最爲關鍵呢?血脂的常規檢查項目除了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血脂4項”以外,建議檢查載脂蛋白A1,載脂蛋白B和脂蛋白的水平。

根據不同的年齡和危險程度,咱們血脂的檢查時間間隔也不一樣:對于40歲以下的人群,每2-5年檢查一次即可;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檢查一次;中小學生都應該檢查;有高膽固醇家族史的應該檢查。

對于以下人群,屬于重點檢查對象: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人;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人;家族父母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人;皮膚有黃色瘤或者腳後跟跟腱增厚的人。

咱們平時的血脂多少最理想呢?

簡單地講,對于普通人沒有心血管的危險因素,比如沒有高血壓糖尿病,不吸煙,也沒有肥胖或者家族遺傳史,咱們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要求可以放寬一些,小于3.4mmol/L就可以了;

對于有心血管危險因素,但是還沒有造成嚴重的冠心病中風等人群,這部分人群屬于中高風險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要求控制在2.6mmol/L以下;

但對于已經有了冠心病,中風,或者高血壓合並糖尿病等,危險程度屬于極高危人群,那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要控制在1.8mmol/L以下,並且要求,和自己降脂治療之前的對比,要下降50%以上;

咱們前面講過,如果屬于超高危人群,心血管危險程度較高,隨時都有再次發作的風險,這樣的患者一定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1.4mmol/L以下,並且要求,和自己降脂治療之前的對比,要下降50%以上。

要想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進行科學管理,綜合治療。指南要求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生活方式管理上,要完全戒煙,有效避免二手煙;每周堅持至少150分鍾的有氧運動,並且要達到中等強度。

飲食對血脂的影響較大,必須限制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油脂每天控制在20-25克,使用植物油或者橄榄油,避免吃可可脂、威化餅幹、漢堡等高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多吃全谷類、水果、蔬菜等,每周要吃25種以上的食物。

平時要養成合理睡眠的習慣,學會調節情緒給自己減壓。

對于體重的控制也很關鍵,要求體重指數在20-23.9kg/m2,男性腰圍小于85厘米,女性小于80厘米。

通過以上的調整,如果還不能達到目標值,那麽,就需要借助降脂藥物實現達標。

對于單純甘油三酯升高的人,可以口服貝特類或者煙酸類降脂藥效果更好,像非諾貝特是治療的首選;

對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的人群,首選他汀類降脂藥,如果對降血脂要求不高,可以選擇弱效的他汀類,像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但是如果屬于極高風險人群,需要口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好。

當他汀類藥物已經使用常規劑量仍然不能達標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加上膽固醇吸收的抑制劑,叫依折麥布,加上飲食控制等,能夠實現血脂達標;

對于超高風險人群,要求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1.4mmol/L以下,兩種聯合治療的效果仍然不佳,或者遇到了頑固性家族遺傳的高脂血症患者,需要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上堪稱“血脂疫苗”的PCSK-9抑制劑,像依洛尤單抗、阿利西尤單抗等,能夠實現血脂達標。

總之,對于心血管病的高風險人群,血脂管理非常重要,這是有效預防心血管事件的關鍵環節。#頭條創作挑戰賽#

0 阅读:221

心血管湯醫生

簡介:專注心血管健康咨詢與慢性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