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AI格鬥,不止是換遊戲顯卡,最好連玩家都換掉

穿過大海來摸魚 2024-05-08 21:27:51

5月3號,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洛克希德·馬丁臭鼬工廠與美國空軍試飛員學校以及其他政府和行業合作夥伴一起接待了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Frank Kendall)駕駛X-62A可變飛行模擬測試飛機(VISTA),弗蘭克·肯德爾親自體驗了一把AI空戰。

此前各國的空戰AI都是在模擬條件下進行,相當于積累遊戲數據,Ai需要有一個學習的過程,需要我們事先帶著它把各種場景都經曆過一遍,它收集到這些數據以後,會進行分析,並保存下來。在此之後,它再一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就可以自己做出反應了。這次上真機的意義就不一樣了,標志著AI實戰化又近了一步。

美國空軍計劃最快于2028年推出首架未命名的AI戰機,並計劃打造一支超過1000架的AI戰機機隊。這一舉措不僅展現了美國空軍對未來技術的積極追求,也反映了其對提升空中力量的決心。肯德爾部長表示,不擁有此類技術將成爲未來的安全隱患。

早期AI

項目方表示VISTA是一個人工智能探路者,通過新的無人駕駛車輛設計促進尖端人工智能技術的開發和測試。這項工作對于實現分布式團隊至關重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這些團隊在X-62A的系統中安裝了最初的實時AI代理,演示了第一次AI與人類的混戰,並在21次試飛中完成了超過100,000行飛行關鍵軟件更改。

VISTA是一個人工智能探路者,通過新的無人駕駛車輛設計促進尖端人工智能技術的開發和測試。這項工作對于實現分布式團隊至關重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這些團隊在X-62A的系統中安裝了最初的實時AI代理,演示了第一次AI與人類的混戰,並在21次試飛中完成了超過100,000行飛行關鍵軟件更改。

線上AI空戰演習

此前的兩年時間裏VISTA完成了自主飛行和自主戰術機動,和空中格鬥相比這些都是小兒科,從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的這一期間,VISTA共進行了21次試飛。在爲期兩周的與駕駛F-16的人類飛行員的空中格鬥中,VISTA嘗試了在各種情況下作戰,包括在比有人駕駛戰鬥機處于劣勢的情況下。VISTA從防禦性飛行開始練習,以建立對其飛行安全的信心,然後轉向激烈的進攻機動。VISTA戰鬥機以每小時1200英裏(約1931公裏)的速度飛行,每架飛機之間相距不到2000英尺(約610米),包括進行機頭對機頭的通過和垂直機動。兩名操作員在VISTA的駕駛艙內監控其系統,並切換不同的人工智能代理以測試其性能,但人類操作員不直接參與飛行。

美軍通過測試活動充分了解到其可以相信人工智能可以安全、有效地執行操作。對于具備自主能力的系統和裝備來說,空中格鬥是自主技術的信任問題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案例,也代表了人工智能學習的一套完全不同的技能。到目前爲止,美軍一直將自主技術用于可預測的飛行方面,並基于一套已知規則,例如防止F-35等噴氣式飛機墜毀的自動地面防撞系統。但是,空軍試飛員學校指揮官表示,在視距範圍內的空中格鬥也許是飛行員可以參與的最危險、最不可預測的飛行形式,也是軍事飛行員必須掌握的最困難的能力之一。

5月4日當天,肯德爾乘坐的是一架由F-16雙座型改裝的測試機,肯德爾坐在前座,另一名飛行員則在後座以確保安全。這架由人工智能控制的X-62A以每小時550英裏(約合885公裏)以上的速度進行高度機動飛行,爲此肯德爾承受了5G過載(相當于自身體重五倍)的壓力。這架飛機與另一架人類飛行員駕駛的F-16戰鬥機進行了模擬近距格鬥,兩架飛機不斷急轉和盤旋,試圖占據有利攻擊位置,距離最近時只有300米——這個距離以當時的飛行速度只需要一秒鍾!

目前,VISTA在獲取數據和信息處理上的速度是人類追不上的,AI飛行員的核心優勢之一在于能高效處理這些信息,並做出快速准確的飛行決策。最大的痛點還是在關鍵的判斷和決策階段,AI飛行員高度依賴于訓練和數據,在面對與訓練數據不一致或未遇到過的情況時難以很好地應對。人類面對海量信息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信息時,往往會根據經驗和直覺做出判斷。而AI飛行員的判斷則是嚴格根據信息數據爲依據,如果對手有意釋放大量錯誤的戰場信息,或將嚴重幹擾AI飛行員的決斷。

AI測試“殺死”操作員雖是口嗨但美軍在AI領域發力是事實

現在爲了完善AI的判斷能力,主要還是通過深度學習,說白了就是餵數據,這一技術的核心在于利用先進的算法和數據叠代,使AI能夠快速適應複雜的空戰環境,並做出最優決策。在這一方面老美之前玩模擬飛行積累下來的數據真沒白給,看來遊戲玩得好的確是生産力。目前在空中作戰上,AI已經在偵察,自動駕駛,打擊任務上挑大梁,無人機作戰都能實現自動化,而空中格鬥則是最後的一塊壁壘,因爲狗鬥是最具挑戰性,最複雜的一種作戰形式,這就要求AI不能只按照固定的程序指令行動,而是要觸及一個技術上的禁區——自主意識,讓武器自己做出判斷什麽時候痛下殺手,這是一個敏感問題,同時也足夠誘人。

國際紅十字會(ICRC)指出,任何自主武器系統都必須遵守國際人道法,確保其能夠區分軍事目標和平民目標。聯合國《特定常規武器公約》(CCCW)也在討論要不要限制這種“殺手機器人”。不過對此我估計國際人道主義的努力是比較蒼白的,倫理討論在現實的戰鬥力生成面前就沒去過像樣的作用,能夠省飛行員,還可以獲得更快的反應速度,足以讓各國軍隊蠢蠢欲動,在生死面前,文件上的法條能起多大作用。

1 阅读:15

穿過大海來摸魚

簡介:分享有趣的東西,開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