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春日美景,來崇明的森林裏采蘑菇!

上海崇明 2024-04-22 10:26:06

四月春日,走進廟鎮鎮東村的林下經濟實驗基地,一簇簇赤松茸正從稻草覆蓋下的泥土裏冒出頭來。不久後,這裏會迎來一群“客人”——崇明多所學校的親子家庭,他們將在這裏采摘、烤制赤松茸,制作樹葉貼畫,和森林來一場約會。

“看,這個赤松茸真大,是個‘菌王’!” 這兩日春雨綿綿,赤松茸長得格外快。正在動手采摘、分揀的,是鎮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顧大豐和村裏的選調生周童。爲這小小的菌菇,整個村委會已前後忙了幾個月。

今年是鎮東村嘗試種植赤松茸,發展林下經濟的第一年。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首先要敲定發展方向。“當時,我們去了多地走訪調研,回來後其實蠻擔心的。”顧大豐回憶,“相較于已經成熟的規模化種植,我們在林下種植赤松茸沒有成本優勢,如何才能在同行競爭中脫穎而出?”

聚在一起討論後,大家得出結論:光靠種植銷售不行,關鍵要走出自己的路子,在第一産業的基礎上“接二連三”,利用屬地資源優勢,開展農文旅融合發展,讓小小的菌菇不僅“好吃”還“好玩”。

鎮東村的林下經濟實驗基地大約有7畝地,雖不大,但卻是塊 “寶地”。這裏位于廟鎮種種片林的中心地帶,旁邊是進口商品直采中心、鎮東村鄉村振興體驗館,再步行一段路,便來到515咖啡藝術中心。

去年,鎮東村獲評“上海市森林鄉村”,全村森林覆蓋率接近70%,處處樹木環繞,堪稱天然“森林大氧吧”。“能不能結合屬地文旅資源優勢,搞一個采摘活動,把人氣聚起來,再帶動周邊産業消費?”經過討論,大家一拍即合。

選調生周童主動站了出來,和顧大豐一起挑起大梁。這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的博士,雖來到鎮東村才幾個月,但卻敢想敢幹,決心在“小菌菇”上做出“大文章”。鎮東村圖文商標的設計與注冊、采摘活動的方案策劃、菌菇及盲盒的外觀設計……周童全程親力親爲,爲鎮東村探索林下經濟打下了一針強心劑。

說起赤松茸的質量,大家頗爲自信。“都是原生態自然生長,除了一開始的菌種種植,後續生長過程中,我們沒有過多的幹預。”周童介紹,“不同于工廠化生産的松茸,我們的松茸在林地中自然生長,單位面積産量略少,但部分菌菇的質量也會好一點。”

林下不僅有菌菇,還有鮮花。依托廟鎮與東方國際集團的合作關系,鎮東村把此前的“花牆模式”移植到林下。所謂“花牆模式”,即是在老百姓宅子的圍牆周邊種植鮮花,經東方國際統一回購的“家門口産業”。矮牽牛、孔雀花、一串紅……如今,這些鮮花被移栽到了菌菇種植林,成爲林下經濟的一部分。“春天正是鮮花盛開、赤松茸收獲的季節,兩者結合在一起特別應景。” 顧大豐表示。

蘑菇“盲盒”系列

此外,大家一起頭腦風暴,開發了以蘑菇爲主題的“盲盒”系列。可愛的彩色包裝下,裏面是一支菌棒,只需灑灑水,就能長出各式各樣的菌菇,趣味十足。“我們聯合十所鄉村學校,開展了教育實踐活動,學生們在鎮東村遊學後,還可以挑個盲盒帶回去種,再對種出來的蘑菇查資料鑒定。這可能是他們近期最有趣的課後練習。” 周童笑著說。

經過精心策劃,這片美麗、有趣的森林已准備就緒。近日,鎮東村作爲支持單位的“走讀長江口美麗鄉村 服務生態島綠色發展”項目已經拉開帷幕。再過幾天,第一批孩子們將來到這裏,搶先體驗春日森林的“限時”美好。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