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登月僅用8天,中國采樣卻要53天,技術還不如55年前的美國?

5樓的男人 2024-05-11 21:33:03

2024年5月3日,位于海南的文昌發射基地陰雲密布,風雨交加。此時正值五一期間,許多人大老遠趕到發射基地對面,只爲了目睹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雖然此時人山人海,很多人冒雨在等待,只爲了見證一個重要時刻。等待的衆人心裏都沒底,在天氣這麽惡劣的情況下,位于發射塔上的嫦娥六號還能如期發射嗎?

時間走到17點27分,這是嫦娥六號奔赴月球的首發時間,一聲巨大的轟鳴聲響徹天地,嫦娥六號如同一柄利劍刺破蒼穹。

在飛行2000秒後,嫦娥六號如期進入到地月轉移軌道,意味著嫦娥六號成功發射,也意味著嫦娥六號正式飛出地球,開啓了爲期53天的探月之旅。

在公布嫦娥六號任務耗費時間後,很多人都難以相信,以地月間38萬公裏的距離,爲何需要耗費如此長的時間。

這個時間不要說與阿波羅11號登月的8天時間相比了,就連嫦娥五號的23天時間都無法相比了。根據中國航天中心發布的信息,嫦娥六號是作爲嫦娥五號的備份,功能與嫦娥五號類似。但是根據嫦娥六號還做出了一些優化。應該來說,時間更短才對。

那麽嫦娥六號爲何會耗時53天之久?1969年前美國登月僅耗費了8天時間,難道我國如今的技術還不如55年前的美國嗎?

阿波羅11號探月的背景,決定了其時間短暫

時間回到阿波羅11號登月的7年前,也就是196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在賴斯大學發表了一遍著名的演講,演講主題爲《我們決定登月》。

至此,載人登月項目正式被確定下來。在肯尼迪發表演講的這一刻,很多人不會想到這是真的,因爲在1年前,也就是1961年,人類才由加加林完成了首次太空之旅。

這就好比印度在完成載人前往太空後,馬上宣布要在7年後實施登月計劃。是不是聽起來讓人覺有有些瘋狂和難以置信。是的,對于當時世界上大多數人來說,也讓人難以相信。

近些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發展速度算快的,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很多人包括外國人,都認爲中國航天領域發展速度飛快。

然而,中國從2003年首次執行載人航天任務,到中國決定在2030年登月,中間這段時間就是27年,而美國僅用了7年時間,而且還是55年前完成的。不得不說當初的阿波羅登月項目,就是人類曆史上的奇迹了。

說回正題,在肯尼迪發表了演講後,就爲阿波羅登月計劃定下了基調,那就是由美國政府主導的登月計劃,舉全國之力來完成這項任務。

美國之所以耗費如此巨大的代價,也要完成這項任務,實際上並非因爲科研需要,而是一種科技實力的展示。

當時,處于冷戰的白熱化時期,美蘇兩方都想壓制地方一頭。在雙方都明白無法發動戰爭,避免發動戰爭的情況下,那麽科技實力的比拼,就是兩者最好的交戰場地了。

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最能體現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地方,無疑就是太空探索領域了,其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而且對科技實力也有較高的要求,並且還要這個國家有數量較多的人才儲備,即便是在今天,也沒有幾個國家能玩得起這個領域。

因此,太空探索最能代表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因爲這個原因,雙方就把目光瞄向了“太空”。開啓了一場太空實力的比拼,成爲人類曆史上絕無僅有的太空競賽了。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的太空競賽美蘇兩國雖然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對人類文明的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當時的太空科技轉向了民用。

在太空競賽之初,蘇聯可以說是一步絕塵,步步領先,不要說其他國家了,就是美國也是步步落後。

在那些年,給全世界人都造成一種感覺,那就是美國太空探索能力不如蘇聯。這是美國無法忍受的,最終決定放個大招,也就是開啓了“載人登月”計劃。

阿波羅11號登月爲何僅用8天時間?

從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開啓的那一刻,美蘇雙方太空競賽的舞台,從地球搬到太空,又從太空搬離到了月球之上。

在登月計劃正式啓動之後,在此後的7年時間裏,美國這架國家機器正式啓動開來,也展現了它在那個難帶恐怖的實力。爲了支持整個登月計劃,就耗費了250億美元。

這可是55年前的250億美元,當時的美元還不叫美元,被稱爲美金,其價值與黃金直接挂鈎的。現在的價值起碼要乘以10以上。

除了耗費海量的資金外,美國還發動了2萬多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計30多萬人參與到阿波羅登月計劃中來,這些人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都是美國當時的精英。

在明面上,我們看到的是阿波羅11號上的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兩位宇航員登上了月球,實際上,其背後有著30多萬人,一起托舉著他們登上月球。

從美國航空航天局事後公布的資料來看,阿波羅11號能夠成功登月,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裏面,其成功率大約在50%左右。

從地球到月球這一段路程,阿波羅11號還算順利,而到達月球後,卻出現了幾次意外。如果不是運氣好,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就有可能永遠留在地球上,位于軌道艙的柯林斯就只能單獨駕駛返回艙返回地球了。

阿波羅11號著陸器,在距離月球表面1800米處,突然發出了兩個錯誤警報,在出現這種情況後,阿姆斯特朗作爲指令長,迅速做出反應,接手操作著陸器,最終還是比預定計劃多飛了4秒鍾,在燃料耗盡前,著陸在月球表面,比原定計劃偏離了6公裏左右。

幸好位置雖然偏離,但是地勢還是比較平坦,否則即便降落成功,“鷹號”著陸艙也有可能發生側翻。

事後,曾經有人複盤,如果當時不是阿姆斯特朗作爲指令長,而是奧爾德林的話,以他稍顯暴躁的性格,絕對沒有這麽冷靜,在僅有的幾秒鍾反應時間裏,就很有可能出現著陸器墜毀的風險。

實際上,在阿波羅11號發射起飛的那一刻,美國方面就准備了A和B兩套方案,A方案就是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的方案。

而B方案就是做好宇航員出現意外的方案,在出現意外後,電視上的登月直播會被切斷,然後舉行一場月球葬禮。在阿波羅11號登月前的幾秒之間,B計劃差點就執行了。

由于阿波羅11號登月本身就不是科研目的,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美國與蘇聯在科學技術實力上的比拼,既然安全降落後,此次目的也就達到了。停留時間越長,風險越大。

阿波羅11號上兩名登月宇航員,僅在月球表面呆了2個小時後,就開啓了返回地球之旅程,但是奧爾德林在進入登月艙的時候,意外的損壞了啓動發動機的斷路器,導致發動機無法點火,如果無法點火,那麽兩人就被困在月球上,那麽這次登月也將宣布失敗了。

這個時候,兩名宇航員想到了用圓珠筆充當連接器,嘗試著點火後,發現這種方法有效,上升器的發動機果然被啓動,兩個飛到軌道上與軌道器連接,隨後返回地球。

從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場登月行動准備並不是非常充分,有些冒險成分在裏面,但是美國想要贏得與蘇聯在太空競賽的勝利,那麽就必須冒這個風險,最終幸運女神站在美國一方,雖然登月過程磕磕碰碰,但是卻成功了。

因此,美國用8天時間登月返回,與美國的登月性質有很大的關系,其並非是科研目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宇航員降落在月球上,只要達到這點,那麽就算成功。

但是嫦娥六號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科研任務,所以,才會耗費53天時間采樣返回。

嫦娥六號爲何耗費53天時間?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那就是雖然55年的美國科技水平沒有現在高,但是當時美國有一個天才的火箭設計師——馮·布勞恩。

其設計的土星五號巨型火箭,地月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達到了45噸。而如今嫦娥六號的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其地月運載能力只有8噸。

這就意味著阿波羅11號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料,其動力更加強勁,僅耗費了3天左右,就從地球飛到月球,而嫦娥六號從5月3日發射,直到5月8日才被月球引力捕獲,也就是耗費5時間,就時間上來看,以嫦娥六號的能力,最快也需要11天時間。

但是嫦娥六號之所以耗費53天時間,因爲嫦娥六號一次發射,卻是多項任務,除了自己本身的采樣挖土任務外,還攜帶了國際上的4個載荷。

那麽從任務上來看,嫦娥六號需要執行5個任務。在嫦娥六號到達月球7天後,嫦娥六號已經完成了此行的第一個任務,那就是釋放巴基斯坦的立方星,如今任務已經完成,成爲巴基斯坦曆史上第一艘月球探測器,立方星也拍出了巴基斯坦曆史上第一張近月相片,在這裏要恭喜巴鐵兄弟了。

嫦娥六號除了任務多以外,任務難度也不同,主要是嫦娥六號的降落地點是在月球背面,從阿波羅等級計劃6次任務,都選擇在月球正面登陸,而沒有選擇月球背面,就可以看出其難度有多大。

如果難度小的話,當年美國就載人登陸月球背面了。哦!有可能是這樣,美國航空航天局認爲月球背面是黑的,登上去看不見,所以就不選擇登陸了(雖然不是原話,但是NASA局長在聽證會上,就是這麽個意思)。

實際上,雖然嫦娥六號任務多,登月難度大,但是耗費時間也不會花費這麽久的時間,其僅在月球軌道上就要停留20天時間,一方面是調整姿態,另一方面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對月球進行細致的勘探。

而細致勘探的目的,就是爲了將來登月做准備。這點從嫦娥六號的任務性質就可以看出這點,其主要就是模擬載人登月而采用複雜的登月方式。

所以,其耗費如此久的時間,並非技術不如55年前的美國,而且任務性質不同。實際上在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後,我國就具備了載人登月的實力,之所以要等到2030年才登月,主要是爲了保證航天員的安全性。

要知道美國在阿波羅11號之前,並未執行過無人登月任務,並未進行過相關的技術驗證,如果不是運氣好,那麽阿波羅11號有很大的可能就會失敗。

目前除了運載能力不如阿波羅11號以外,嫦娥六號可以說在技術上,是全面碾壓阿波羅11號,因爲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産品。

但是我國絕對不會像阿波羅11號那樣,讓航天員去冒那個50%成功率的風險,我國在太空探索上,都是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目標。

最後,預祝嫦娥六號順利完成任務,在月球上有更多的發現,爲將來我國載人登月打下堅實的基礎。

0 阅读:207

5樓的男人

簡介:感受世間萬物的神奇,一同探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