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6低調發新,理想汽車還能打嗎?

尺度商業 2024-04-20 12:20:23

文 | 金衛

理想MEGA風波之後,理想汽車回到自身熟悉的增程賽道發布新車。

4月18日,理想汽車發布L6,新車價格首次下探到30萬以下,也是理想目前最便宜的一款車。

20萬--30萬的價格市場,是中國車企競爭最激烈的市場,而理想汽車是真正意義上第一次進入這個紅海市場,競爭如何還有待銷量數據驗證。不過,從理想的新車計劃來看,L6承擔著理想産品價格帶下沉與今年增量的核心主力車型,被喻爲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

L6的發布,雖然沒有遭遇MEGA那樣大的輿情風波,但還是引發了車圈的一些吐槽,被稱爲是“複制粘貼”L7的造型設計,L6或將沖擊L7的市場。

4月19日,理想汽車港股一度大跌逾8%,截止收盤,理想汽車報于106.3港元,跌幅達到7.4%,總市值爲2256億港元。

理想L6:不能輸的戰役

4月18日,理想汽車在發布會上宣布,理想L6車型正式上市,理想L6 Pro售價爲24.98萬元,理想L6 Max售價爲27.98萬元。理想L6基于理想汽車第二代增程平台進行打造,瞄准的是家庭用戶極爲重視的空間和舒適度需求。

一個月前,理想發布純電版新車MEGA,當時李想自信地稱MEGA將是理想汽車下一個爆品,有信心成爲50萬元以上乘用車銷量第一的産品。不過,其後MEGA遭遇外觀風波,銷量遭遇滑鐵盧。

相比MEGA時李想的躊躇滿志,這一次L6發布時李想變得格外低調。在理想L6的整個前宣周期內,李想微博全程保持沉默,發布會上只是匆匆錄播了幾分鍾。

李想在發布會上表示,在理想ONE推向市場之前,他們所堅持的增程系統並未獲得資本市場和媒體的廣泛認可。“我要爲自己和用戶造車,而不是爲資本造車。”

李想表示,增程車型結合了傳統燃油車和純電動車的優勢,既能解決電動車續航裏程短的痛點,又能降低用戶對充電樁的依賴。因此,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繼續深耕增程車型的發展路線。

作爲理想汽車2024年唯一一款增程車型,理想L6爲增程四驅,CLTC綜合續航1390公裏,純電續航212公裏。李想稱,理想L6在尺寸、性能方面比肩保時捷卡宴。

按理想汽車官方介紹,理想L6擁有基于新一代磷酸鐵锂電池打造的增程電動系統,全新研發了新一代高能量密度鐵锂電芯,兼顧高功率性能,特別是配合整車能耗以及風阻優化,提升續航能力,實現20分鍾從20%充電到80%。

此外,理想L6在駕駛輔助、續航裏程、動力性能等方面也有著不錯的表現。在智能化方面,理想汽車實現車內四屏交互,理想L6的四屏交互由中控屏、副駕娛樂屏、安全駕駛交互屏和HUD擡頭顯示組成。

駕駛輔助方面,Pro車型標配AD Pro,標配高速智能駕駛NOA。Max車型標配AD Max,提供終身免費試用的城市智能駕駛功能,城市NOA全國都能開,並新增代駕指揮功能。

目前,市場對L6的反饋呈現分化態勢,有些人對這款新車贊不絕口,認爲其配置豐富,價格合理。不過,理想L6受到更多的關注話題是與L7的對比,因爲L6更像是一個尺寸更小的、價格更便宜的、減配版本的理想L7。

有車主表示:“感覺L6的性價比更高。性能、舒適性、智駕都沒太大差別,還便宜4萬元。”因此,市場擔心L6大量上市之後,或對L7造成沖擊。

按計劃,理想L6下周將進行小批量交付,5月開啓大批量交付。作爲理想汽車首款定價在30萬元內的車型,理想L6無疑承載著巨大的市場期待。

貼身肉搏,勝算幾何?

去年,理想汽車以37.6萬輛的成績拿到新勢力銷量冠軍的理想。

作爲新勢力的銷冠,今年以來,理想汽車開局有些不利,一直受到問界的強烈競爭壓力,連續三個月丟失了此前穩固占據的新勢力品牌月銷冠軍地位。

今年1月,理想汽車全系交付3.12萬輛,環比下降38%,而問界環比增長35%,全系交付3.3萬輛,

1月、2月均屈居第二的理想原本想在3月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于3月1日推出旗艦車型理想MEGA,沒想到MEGA上市後風波不斷,不僅完全沒有進入預定“軌道“,還對原本的L系列都産生了一些影響。

最終3月理想共交付新車2.89萬輛,一季度全系的銷量爲8.04萬輛,冠軍讓位給問界8.58萬輛。

李想在員工信中承認對純電戰略節奏誤判導致了MEGA的出師不利,表示“事實求是、知錯就改。”

理想今年計劃一共推出8款新車,包括三個改款車型,理想MEGA、理想L6以及另三款純電動車型M系列。在MEGA首款純電車型失利後,理想希望通過推出價格較低的L6來實現其銷量的繼續增長。

相比于理想L7、L8所在的30萬以上的乘用車市場空間,理想L6定位于20萬~30萬元價格帶,這塊的市場空間更爲廣闊,但競爭也更加激烈。

目前,20萬--30萬的市場,衆多車企在該細分市場進行布局。據悉,理想L6價位所處的細分市場存在包括特斯拉Model Y、問界M7、問界新M5等。

其中,問界M7是理想L6當前最爲直接的競爭對手。今年3月,問界品牌全系交付新車約3.17萬輛,連續三個月奪得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冠軍。其中,問界新M7在3月交付新車近2.46萬輛,上市累計交付量超過12萬輛。

今年4月周銷量數據顯示,理想汽車又超越了問界,而且當初能以一己之力硬剛理想L系列的問界M7,周銷量也已被理想L7超越。不過,在L6發布會之前,問界新M5僅憑一張海報獲得萬輛訂單,搶單意味明顯。

華爲董事余承東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問界M5會提供“超好看、超好開、超智能、超安全”的全新體驗,問界新M5的智駕水平不會差,也是體驗華爲高階智駕的高性價比之選,這也是産品的主要賣點。

在三月連續失利之後,4月份,理想和問界的“貼身肉搏“結果,將決定了問界和理想接下來的排位座次。

事實上,理想的壓力不僅來自于處于同賽道的問界,還有整個汽車市場。

今年汽車市場高度內卷,小米SU7、智界S7、極氪009、零跑C10、智己L6等新款重磅車型摩肩接踵走向市場,今年4月,已有至少15款全新車型上市。

根據車企已披露的信息統計,2024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上,光是全新的車型就會達到上百款。有業內人士預計,2024年上市的新車數量(包括改款等)將遠超1000款,或將創下曆史新高。

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統計,剛剛過去的2023年內,中國汽車市場上就推出了1100余款新能源汽車車型(包括改款等)。

理想L6進入了20-30萬元這一競爭最激烈的市場區間,該區間存在大量性價比極高的成熟品牌,既有合資也有自主品牌,今年各大車企都在“卷”這個價格區間,L6的市場空間會被極限壓縮。

今年,理想汽車給自己設定的銷量目標是80萬輛,這個目標相當于在去年基礎上翻一倍多,堪稱激進。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車主動下調了7萬輛的預期。市場流傳一份未經證實的溝通紀要顯示,理想對全年80萬輛的交付量目標下調,調整至56萬輛到64萬輛,下降了16萬至24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車對于理想L6的預期並沒有降低,內部認爲“穩態依然是月銷超2萬輛”。“在整個20萬~30萬元的價格區間,我們希望在今年年底單月市占率能達到10%左右。”理想汽車産品線總裁劉傑此前也向媒體表達了對理想L6的預期。

L6能否打開市場空間?理想又能否實現2024年的銷量目標?我們拭目以待。

對理想汽車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