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清豐縣食用菌産業優勢凸顯

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2024-05-10 09:18:17

食用菌設施規模,遙遙領先。河南清豐縣百座食用菌大棚以上的基地有70個達1700萬平方米,種植白靈菇、茶樹菇等品種11個,年産菌菇43萬噸,一産增加值35億元;培育“豐”字號工廠化企業17家,産量23萬噸,居河南省首位,工廠化率53%;産業園單層和立體種植面積860萬平方米,工廠化企業14家,規模以上食品加工、電商物流企業36家,産業園總産值56.2億元,主導産業産值32.6億元,占比58%。

食用菌融合勢頭強勁。清豐縣培育出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市級龍頭企業33家,食用菌加工業産值19.6億元,與一産産值之比爲2.3∶1;“小金魚”菌菇馄饨年銷1.2億袋,知名藝人賈玲、嶽雲鵬代言的“野人日記”菌菇蒸餃、“飯來張口”菌菇辣椒醬成爲網銷爆品,清豐茶樹菇占北京新發地市場70%以上份額;萬邦農批市場、大地密碼電商等線上線下食用菌營銷總額突破20億元,美洲、東南亞出口創彙800萬美元;蘑菇小鎮、花開州頭民宿等休閑農業,每年研學、觀光33萬人次。

科技興農效果明顯。清豐縣建成食用菌加工技術研發中心等國家級平台3個、省級平台7個;每年財政列支700萬元用于支持科技創新;引進國內知名專家6名,培育專業技術人員475名、“菌秀才”1070人,取得專利成果86項。

綠色發展深入推進。清豐縣先後參與制定食用菌國標2項、省標1項,推廣清潔生産、清潔能源、清潔循環等技術15項;突出飼料化、基質化、肥料化,年均利用玉米芯、稭稈32萬噸,菌糠綜合利用率98%,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分別爲41.9%、40%;食用菌經高溫滅菌,全過程無藥肥;清豐白靈菇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産品,杏鮑菇、海鮮菇等6個品種入選全國名特優新名錄。

聯農帶農成績斐然。清豐縣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家庭農場64家、合作社79家,形成包棚創業、菌棒托管、勞務承包、基地務工等惠農模式,7.8萬名群衆家門口就業增收;産業園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萬元,高于全縣36個百分點,2021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政策支持有力度有溫度有成效。清豐縣落實縣鄉村三級書記責任制和黨政同責考核,縣食用菌産業服務中心履行綜合協調、技術服務職能;每年財政預算列支5000萬元,並設立發展基金支持産業發展;食用菌保險全覆蓋;連續舉辦菌博會暨食用菌産業發展大會,以會促銷、以銷帶産。(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