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國際關系和相鄰大國關系的典範(和音)

人民日報國際 2024-05-18 11:31:03

中俄雙方將繼續秉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原則,不斷深化政治互信,尊重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在相互堅定支持中實現各自發展振興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是中俄關系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重要年份。5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習近平主席在會談中強調,中俄關系75年發展曆史得出的最重要結論,就是兩個相鄰的大國之間,必須始終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相互尊重、平等互信、照顧彼此關切,真正爲雙方的發展振興相互提供助力。這既是中俄兩國正確相處之道,也是21世紀大國關系應該努力的方向。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論述,爲中俄關系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元首外交引領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全方位發展。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先後會面40余次,保持著密切溝通,爲確保中俄關系健康穩定順利發展作出戰略引領。此次,兩國元首舉行了坦誠友好、內容豐富的會談,全面總結了建交75年來兩國關系發展的成功經驗,就雙邊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對下階段兩國關系發展和各領域合作作出規劃和部署。兩國元首還共同簽署並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在兩國建交75周年之際關于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聯合聲明》,見證了多項兩國政府間和部門間重要合作文件簽署,爲中俄關系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勁動力。雙方將繼續秉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原則,不斷深化政治互信,尊重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在相互堅定支持中實現各自發展振興。

  75年來,中俄關系曆經風雨,曆久彌堅,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攜手走出了一條大國、鄰國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的嶄新道路,已經成爲新型國際關系和相鄰大國關系的典範。中俄關系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些顯著成就,得益于雙方始終做到“五個堅持”,即堅持以相互尊重爲根本,始終在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持;堅持以合作共贏爲動力,構建中俄互惠互利新格局;堅持以世代友好爲基礎,共同傳遞中俄友誼的火炬;堅持以戰略協作爲支撐,引領全球治理正確方向;堅持以公平正義爲宗旨,致力于推動熱點問題政治解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俄關系始終穩定向前發展,兩國全面戰略協作不斷加強,經貿、投資、能源、人文、地方等領域合作持續推進,爲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作出了積極貢獻。雙方以建交75周年爲新起點,進一步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持續豐富雙邊合作內涵,將更好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爲世界繁榮穩定貢獻更多正能量。

  雙方要進一步優化兩國合作結構,鞏固經貿等傳統領域合作良好勢頭。去年,中俄雙邊貿易額超過2400億美元,比10年前增長了近1.7倍。這是中俄兩國不斷深化全方位互利合作的一個縮影。雙方要積極尋找兩國利益彙合點,發揮各自優勢,深化利益交融,實現彼此成就。要進一步優化合作結構,鞏固好經貿等傳統領域合作良好勢頭,支持搭建基礎科學研究平台網絡,持續釋放前沿領域合作潛能,加強口岸和交通物流合作,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

  雙方要打造更多人文交流亮點,共同辦好“中俄文化年”,密切地方合作,持續拉緊民心紐帶。當前,雙方以落實《2030年前中俄人文合作路線圖》爲主線,不斷擴大人文領域合作。今明兩年是“中俄文化年”,雙方將舉辦一系列接地氣、連民心、有熱度的文化交流活動,鼓勵兩國社會各界、各地方加強交往,更好促進民心相知相通、相近相親。

  雙方要加強在聯合國、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多邊平台以及地區事務中的溝通和協作,展現國際擔當,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中俄兩國同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主要新興市場國家,雙方加大戰略協作,拓展互利合作,順應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曆史大勢,是兩國共同的戰略選擇。今年,俄羅斯擔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年內中方將接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雙方將相互支持彼此主席國工作,構建更加全面、緊密、務實、包容的高質量夥伴關系,團結壯大“全球南方”。

  積土而爲山,積水而爲海。經過75年堅實積累,中俄兩國世代友好和全方位合作已經彙聚成雙方不畏風雨、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中俄雙方將始終堅守初心、協力擔當,爲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爲世界安全穩定作出應有貢獻。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