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車展“C位”變遷史看中國汽車品牌影響力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5-03 20:15:20

4月25日,在2024北京國際車展上,一群參觀者在蔚來汽車展台參觀電動汽車換電站演示。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今年北京國際車展,參展新能源車型278個,比上屆增長了70%;在117款全球首發新車中,新能源車型占比超過80%;近20個新能源品牌首次亮相,創下多個曆史記錄。

在過去很長時間裏,合資車、外資車是最受矚目的焦點。但在第18屆北京國際車展上,中國車企們正能帶動來自全球1200多家展商開始“拼”起來,“拼”電動、“拼”智駕、“拼”出海、“拼”流量……

“C位”悄然變了

在34年前的首屆北京國際車展上,桑塔納還只是展示出的,爲數不多的合資轎車。此後的十數年裏,桑塔納、富康、捷達合資車“老三樣”曾經充實了一代人對北京國際車展的記憶。再後來,“BBA”(奔馳、寶馬、奧迪)開始走進車展舞台的中心。現在,則是國産新能源汽車接棒“C位”。新的電池技術發布、汽車“長出翅膀”、AI大模型“上車”……

——更高效的新能源技術。首次亮相北京國際車展的甯德時代,發布了兼顧1000km續航和4C超充特性的磷酸鐵锂電池新品。極氪帶來了超快充解決方案,“極氪009光輝”5分鍾內即可增加256公裏的續航裏程,氫燃料電池汽車憑借“0排放”、續航能力強、電池性能穩定等優點,在本屆北京車展上開始嶄露頭角。上汽榮威、現代、豐田等多個品牌紛紛推出了搭載氫燃料電池的新車。

——更智能的駕駛體驗。在車展上,可以看到整車與零部件企業和ICT(信息與通信技術)企業已然深度“綁定”。

4月25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舉行的2024北京車展上,觀衆在北汽集團觀看“北極星”全數字化高端電動平台。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本次車展常熟汽飾帶來了“第三代智能座艙駕駛室”,該智能座艙集監測、傳感、觸控等功能于一體,可識別語音和手勢。近年來,常熟汽飾與蔚來、小鵬、極越、極狐等國內外品牌達成合作,已成長爲全球整車企業的一級供應商。

地平線、黑芝麻等企業也帶來了最新的智能解決方案,並向所有品牌敞開大門。

4月25日,在2024北京國際車展上,參觀者觀看一款新能源汽車的智能車控系統演示。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汽車産業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正加速融合,引領全球産業變革。”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說,面向未來,在電動化、數字化賦能下,新的産業生態和競爭格局將加速形成。

——更“未來”的創新。“你想來逛逛北京車展,只需要在微信上告訴你的AI精靈,AI精靈就會查閱好溫度、天氣,建議合適的穿著,第二天早晨還會提前准備好車內的溫度、座椅,設置好導航。”吉利汽車CEO淦家閱表示,除了代步,未來汽車還將逐漸扮演一個對用戶生活體貼入微、事無巨細的“管家秘書”角色。

數據顯示,我國已有117個大模型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記者梳理發現,目前“上車”的大模型,既有華爲的盤古、百度的文心一言、科大訊飛的星火、360的智腦等科技企業的通用大模型,也有比亞迪的璇玑、小鵬的靈犀等車企自研的行業大模型。從終端看,已有超過10個品牌的汽車搭載大模型。

“C位”的背後

在本屆車展高人氣的背後,中國新能源汽車靠什麽脫穎而出?

——“超級市場”。如果說,走過34年的北京國際車展已經成長爲全球汽車工業的“超級秀場”。那麽,背後支撐它的則是中國這個規模龐大的“超級市場”。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産銷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産銷均首次超過3000萬輛,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別爲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此外,4月上半月,乘用車市場零售51.6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市場零售26萬輛。這意味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首次突破50%。

“中國消費市場龐大且多元,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創新與提升提供了優越環境。”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爲,超大規模的市場一方面爲國産造車新勢力提供了良好的內生環境;另一方面,外生“磁力”也吸引更多國際車企將新品、新技術率先投放中國市場。

——“超級産業鏈”。此次車展,地方“新能源汽車産業圈”組團開秀,讓産業界看到了多地布局的新能源汽車“超級産業鏈”。

比亞迪合肥基地整車下線。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以安徽爲例,安徽已基本構建“合肥—蕪湖”雙核聯動、其他市多點支撐發展格局,集聚奇瑞集團、江汽集團、蔚來汽車、大衆安徽、合肥比亞迪、合肥長安、漢馬科技等7家整車企業,涵蓋動力電池、電機電控、銷售維保、回收利用等汽車全産業鏈。

其實,不只是安徽。近年來,上海、廣州、重慶、西安等等多個國內省市均圍繞新能源汽車産業鏈進行了布局和優化。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桃花鎮一家機械企業生産車間,工人在生産汽車零配件。新華社發(陳家樂 攝)

長三角更是形成了新能源汽車“4小時産業圈”。這意味著,上海本地,提供芯片、軟件等組成的“大腦”;向西約200公裏外的江蘇常州,提供作爲“心髒”的動力電池;向南200多公裏外的浙江甯波,提供完成“身體”的一體化壓鑄機……在長三角,通過産業集群協同發展,一家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可以在4小時車程內解決所需配套零部件供應。

站上“C位”了,然後呢

汽車産業的競爭向來都是無比激烈的。

34年,北京國際車展“C位”幾番變化。僅看近10年,就有29個品牌在這裏消失,又有36個新品牌在這裏出現。這其中,國外品牌少了14個,本土品牌多了21個。

在這三十多年中,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和工業體系經曆從無到有,引進消化吸收再發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終于形成了現在堅實的制造基礎。

中國品牌站上了車展“C位”,參展者均表示,今年的北京車展外國觀衆變多了,朝陽館零部件展區短短3天就吸引2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4.9萬人次觀衆參觀,海外觀衆占比37.6%,其中還包括多個國際買家團。

在全球車企聚焦中國的同時,中國自主汽車品牌正在通過多種方式加速打造全球化品牌。

4月25日,參觀者觀看展出的小鵬X9新能源汽車。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在參加完北京國際車展媒體日活動後,2000多名奇瑞全球經銷商與合作夥伴分批搭乘高鐵專列,前往位于安徽蕪湖的奇瑞總部,參觀工廠。

今年1月,比亞迪決定將第一個歐洲新能源乘用車工廠建在匈牙利。4月19日,奇瑞宣布,將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自由貿易區建立完整的汽車制造基地。

不僅是海外投資建設整車工廠,中國新能源汽車也在不斷完善産業生態鏈“出海”。蔚來表示,已在歐洲建設了42座換電站,初步在歐洲構建了一個完善的換電網絡……

中國車企正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 兩個市場 ,適應國際産業結構調整的新變化,跟上國際制造業發展的新趨勢,參與國際産業分工。

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的國産品牌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生産、在全球銷售,更多的汽車品牌將出現在全世界。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黃浩

編輯 趙司堯

流程編輯 劉偉利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