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這個方向,小心埋人!

遠望金牛 2024-05-10 21:38:52

今天港股起飛,大漲2%。在1月初大跌後,恒生指數已經從最低點迅速反彈27%。哪怕1月份有所 下跌,今年漲幅也有11%了。

今天漲的理由是所謂的紅利稅減免。

作爲散戶,如果直接開港股券商賬戶買港股,收到的股息要交10%的稅。

可如果通過港股通間接買港股,那麽收到的股息要交兩道稅,一道是本來就有的10%,另一道是中國結算額外收的20%。

現在傳言這第二筆20%會減免,這顯然利好散戶南下投資港股,提升港股價值。大漲就這麽來了。

港股的稅負之重是顯而易見的。

咱就說中國移動吧,在港股和A股都上市了。

移動港股的股息率確實很高,按今天收盤價算是6.5%。

可如果考慮到前面這兩重稅,大陸散戶通過港股通購買移動港股的實際股息率就只有4.7%了。

移動A股的股息率雖然只有4.4%。但持有1年以上,就免除稅負了,稅率爲0。實際收到的就是4.4%,不比港股少多少。

而移動在港股的流動性比A股差多了,換手率只有0.3%,遠低于A股的2.5%。另外,港股交易摩擦成本也比A股高,還面臨彙率波動分割線。

所以綜合看下來,移動在港股6.5%的股息率貌似比A股這邊的4.4%高得多,但實際優勢很有限。

這正是爲什麽即使同一家公司,A股通常比港股貴30%左右。

如果我們把A股和港股雙重上市的公司做個股價對比(A股股價/港股股價),則過去20年是這樣的:

總體上看,股價比值波動較大,從85%到213%,波動幅度驚人。由此也可見股市情緒波動之大。

只能說,股價很多時候反映的是人心,而不是公司本身

雖然波動很大,但均值差不多在130%左右(上圖中紅線),即A股股價通常是港股的1.3倍。

而最新值是1.37倍。

如果傳言成真,上述比值可能會進一步收斂到125%甚至120%、110%。

換言之,一旦傳言兌現,在A股股價震蕩不變的前提下,港股還有10%~24%的上漲空間。

。。。。。。

寫A股和港股股價比值時,我又想到另一組比值,就是成長股和價值股的股價比值。

下圖是過去10年A股的成長股和價值股比值。向上表示成長股股價走強,向下表示價值股股價走強。

我沒有用20年,因爲20年前銀行還是成長股呢,市盈率都50倍起步,參考性不強

過去10年,成長和價值主要有數次交鋒,也帶了3波市場風格。

2014年~2015年,二者總體均衡;

2016年~2018年,是價值股牛市;

2019年~2021年中,是成長股牛市;

2021年中~2023年,是價值股牛市。

每當一種風格走強,那就是一代版本一代神。別的不說,就說咱基金行業吧。

2016年~2018年價值股牛市,火的是深度價值的基金經理。比如曹名長、丘棟榮。指數方面,紅利和價值指數的概念被廣泛普及。

2019年~2021年中的成長股牛市,走上神壇的是偏成長股的基金經理。比如坤子、蘭子、春子、菜狗子。醫藥、消費和新能源指數大火。

2021年中~2023年,又回到價值股牛市,曹名長、丘棟榮重新翻紅。紅利和低波指數風雲再起。

形勢比人強,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至于規律,總結起來就三點:

(1)某一種風格確定性走強後,會演繹到極致,通常持續2~3年;

(2)但風格的確定性走強是不確定的,屬于事後驗證。最典型的就是近年來價值股的走強,期間被成長股反攻過多次,如2021年底和2022年中。我們事後知道那僅是短期反擊,可在當時誰也不知道這是徹底逆轉還是短期反攻。

(3)成長股和價值股的股價比值會在一定範圍內波動,過去10年這個範圍是0.7~1.3。

回到當下。運用曆史規律,我們還是有所感悟的——雖然近幾年價值股很強,但可能接近了某種極限:

從時間周期上講,價值股已經走強了兩年半,繼續走強的時間空間在變小。

從股價漲幅上講,成長股和價值股的股價之比已經回到了0.7,處于曆史低值。價值股繼續走強的股價空間也在變小。

當然,我也不認爲價值股會出現所謂的崩盤。

准確地說,A股的價值股和成長股都很便宜,但相較于成長股,價值股的股價優勢已所剩無幾。

這時候,我們沒必要挖空心思地賭方向,但還是有必要堅持均衡持倉。

因爲我知道,每一次風格逆轉和走強,不一定會致富,但一定會埋人

最後報下格指2.53,投資機會S-。幹貨不易,還望各位大佬點贊、在看或分享支持~

0 阅读:49

遠望金牛

簡介:華寶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徐鵬 S0890122060011